冰区分布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7256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区分布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电线积冰观测站采集到的覆冰数据,计算得到覆冰的标准冰厚;采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气象参数;对覆冰的标准冰厚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标准冰厚与气象参数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气象因子;建立修正后的标准冰厚与影响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采集第一区域中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影响气象因子,将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影响气象因子代入回归方程,生成第一区域的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冰厚序列;生成第一区域的冰区分布图。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特定的地域中,由于电线积冰观测站较少,测得的覆冰数据记录也少,导致根据覆冰数据记录生成的冰区分布图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绘图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冰区分布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冰区分布图是电网防冰雪灾害的基础,相关部门可以依据冰区分布上的不同区域 的冰区等级来作为新建、扩建输变电工程的防冰设计依据,一般来说,现有的绘制冰区分布 图的方法是采集积冰观测站所观测的大量的导线覆冰数据,根据该大量的导线覆冰数据计 算得到导线的覆冰冰厚,再根据上述覆冰冰厚形成的序列去顶不同区域的冰区等级,再形 成冰区分布图。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特定区域中,积冰观测站比较少,因而观测的到的导线 的覆冰数据也比较少,导致了根据上述有限的积冰观测站观测到的数据绘制的冰区分布图 不准确。 针对上述在特定的地域中,由于电线积冰观测站较少,测得的覆冰数据记录也少, 导致所述覆冰数据记录生成的冰区分布图不准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区分布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在特定的 地域中,由于电线积冰观测站较少,测得的覆冰数据记录也少,导致覆冰数据记录生成的冰 区分布图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冰区分布图的绘 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电线积冰观测站采集到的覆冰数据,计 算得到覆冰的标准冰厚;采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气象参数;对覆冰的标准冰厚进行修 正,生成修正后的标准冰厚;根据多元逐步回归算法对修正后的标准冰厚与气象参数进行 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气象因子;建立修正后的标准冰厚与影响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采集 第一区域中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影响气象因子,将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影响气象因子 代入回归方程,生成第一区域的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冰厚序列;根据多个非电线积冰 观测站的冰厚序列生成第一区域的冰区分布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冰区分布图的绘 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电线积冰观测站采集 到的覆冰数据,计算得到覆冰的标准冰厚;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气象 参数;修正单元,用于对覆冰的标准冰厚进行修正,生成修正后的标准冰厚;分析单元,用 于根据多元逐步回归算法对修正后的标准冰厚与气象参数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气象因 子;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修正后的标准冰厚与影响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第一生成单元,用 于采集第一区域中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影响气象因子,将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影响气 象因子代入回归方程,生成第一区域的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冰厚序列;第二生成单元, 根据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冰厚序列生成第一区域的冰区分布图。 根据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电线积冰观测站采集到的覆冰 数据,计算得到覆冰的标准冰厚;采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气象参数;对覆冰的标准冰 厚进行修正,生成修正后的标准冰厚;根据多元逐步回归算法对修正后的标准冰厚与气象 参数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气象因子;建立修正后的标准冰厚与影响气象因子的回归方 程;采集第一区域中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影响气象因子,将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影响 气象因子代入回归方程,生成第一区域的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冰厚序列;根据多个非 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冰厚序列生成第一区域的冰区分布图,解决了在特定的地域中,由于电 线积冰观测站较少,测得的覆冰数据记录也少,导致覆冰数据记录生成的冰区分布图不准 确的问题。【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 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冰区分布图的绘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冰区分布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冰区分布图的绘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可选的冰区分布图的绘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 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 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 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 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 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 "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 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 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区分布图的绘制方法。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冰区分布图的绘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 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S12,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电线积冰观测站采集到的覆冰数据,计算得 到覆冰的标准冰厚。 具体的,上述覆冰数据可以为导线覆冰数据,上述第一区域可以为包含积冰观测 站较少的区域,例如,北京地区只有两个积冰观测站,由于两个积冰观测站所采集的导线覆 冰数据较少,即观冰序列短,所以在本方案中,可以获取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的电线积 冰观测站所采集的导线覆冰数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导线覆冰数据的观测记录分别记录的东西 向和南北向的覆冰直径、覆冰厚度、覆冰冰重等参数数据,由于每次过程覆冰的形态和密度 不同,其记录的原始覆冰直径、厚度等数据不具备可比性,所以在本方案中,需要换算为密 度为0. 9g/cm3的均匀裹覆在导线周围的覆冰厚度,即标准冰厚。 可选的,上述第二区域可以为上述第一区域的周边区域,且上述第二区域的电线 积冰观测站点相对于第一区域的电线积冰观测站点多,获取的覆冰数据较丰富。 例如,北京地区只有2个电线积冰观测站,所以在本方案中,还考虑了北京周边华 北地区蔚县、丰宁、遵化、廊坊、霸州、唐山等6个积冰观测站积冰数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北京地区只是一个例子,本申请描述的方案适用于 世界地区任意区域。 步骤S13,采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气象参数。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可以采集上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气象参数,可选的,上 述气象参数可以为:天气湿度、降水量,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等多个种类。 步骤S14,对覆冰的标准冰厚进行修正,生成修正后的标准冰厚。 具体的,可以对上述标准冰厚进行高度修正和线径修正,将冰厚统一修订为离地 10米、直径为26. 8毫米导线的覆冰冰厚。 步骤S16,根据多元逐步回归算法对所述修正后的标准冰厚与气象参数进行回归 分析,确定影响气象因子。 具体的,可以根据现有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电线积冰观测站观冰数据和气象 参数,通过回归方程法确定适合第一区域中的的多个气象因子。 例如,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冰区分布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区分布图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电线积冰观测站采集到的覆冰数据,计算得到覆冰的标准冰厚;采集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气象参数;对所述覆冰的标准冰厚进行修正,生成修正后的标准冰厚;根据多元逐步回归算法对所述修正后的标准冰厚与所述气象参数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气象因子;建立所述修正后的标准冰厚与所述影响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采集所述第一区域中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影响气象因子,将所述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影响气象因子代入所述回归方程,生成所述第一区域的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冰厚序列;根据所述多个非电线积冰观测站的冰厚序列生成所述第一区域的冰区分布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恺张祎果王谦叶宽李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