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跃专利>正文

皮肤涂药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903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肤涂药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涂药棒体进行改进,不采用传统的棉签形式,而是采用表面光滑的棉棒状、圆柱状、或扁平状结构,并在涂药棒体的表面设置均匀分布的凸点,并通过对凸点尺寸的合理设置,使凸点增加了涂药棒体的表面积,使涂药棒体表面能粘附足够量的药物,而又能使粘附的药物均能被涂到患者的皮肤上而避免药物的浪费,同时也不会使凸点刮伤皮肤,而且药物中的水分不会被涂药棒吸收,能保证疗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廉,实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皮肤涂药棒
技术介绍
目前,皮肤病患者多用棉签涂抹药膏到患处,但棉花会沾上较多药物而涂抹不到皮肤上,并且皮肤科大部分外用药膏价格不菲,这样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棉花还会吸收药物里的水分,影响疗效;而如果采用手涂的方式:此种方法方便,药物涂抹均匀,但不卫生,很多病人也不愿接受用手直接接触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肤涂药棒,它避免了使用棉花棒的药物浪费,节约了药膏,保持了药物的疗效,而且还能多次使用,;避免了皮肤病患者用手直接涂药的不卫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皮肤涂药棒,包括手持棒体,在手持棒体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涂药棒体,涂药棒体为球状、圆柱状或扁平状,药棒体的表面光滑;或在涂药棒体的表面设有圆弧面结构的凸点,凸点均匀分布在涂药棒体的表面上,相邻的凸点之间的间隔为1.2-1.5mm,凸点的高度为0.5-0.8mm,凸点与涂药棒体接触位置上的直径为1.6-1.8mm,手持棒体与涂药棒体连接为一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对涂药棒体进行改进,不采用传统的棉签形式,而是采用表面光滑的棉棒状、圆柱状、或扁平状结构,并在涂药棒体的表面设置均匀分布的凸点,,并通过对凸点尺寸的合理设置,使凸点增加了涂药棒体的表面积,使涂药棒体表面能粘附足够量的药物,而又能使粘附的药物均能被涂到患者的皮肤上而避免药物的浪费,同时也不会使凸点刮伤皮肤,而且药物中的水分不会被涂药棒吸收,能保证疗效。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廉,实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1:皮肤涂药棒的结构如图1所示,皮肤涂药棒,包括手持棒体1,在手持棒体I的两端设有涂药棒体2,涂药棒体2为球状,并在涂药棒体2的表面设有圆弧面结构的凸点3,凸点3均匀分布在涂药棒体2的表面上,相邻的凸点3之间的间隔为1.2-1.5mm,凸点3的高度为0.5-0.8mm,凸点3与涂药棒体2接触位置上的直径为1.6-1.8mm,手持棒体I与涂药棒体2连接为一体。本技术的实施例2:皮肤涂药棒的结构如图2所示,皮肤涂药棒,包括手持棒体1,在手持棒体I的一端设有涂药棒体2,涂药棒体2为表面光滑的棉棒状,手持棒体I与涂药棒体2连接为一体。以上实施例中,手持棒体、涂药棒体2及凸点3采用一次注塑成型,材料可选用能与皮肤接触的、对人体无毒的塑料或其它材质。【主权项】1.一种皮肤涂药棒,包括手持棒体(I),其特征在于:在手持棒体(I)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涂药棒体(2),涂药棒体(2)为球状、圆柱状或扁平状,药棒体(2)的表面光滑;或在涂药棒体(2 )的表面设有圆弧面结构的凸点(3 ),凸点(3 )均匀分布在涂药棒体(2 )的表面上,相邻的凸点(3)之间的间隔为1.2-1.5mm,凸点(3)的高度为0.5-0.8mm,凸点(3)与涂药棒体(2)接触位置上的直径为1.6-1.8mm ;手持棒体(I)与涂药棒体(2)连接为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皮肤涂药棒,本技术对涂药棒体进行改进,不采用传统的棉签形式,而是采用表面光滑的棉棒状、圆柱状、或扁平状结构,并在涂药棒体的表面设置均匀分布的凸点,并通过对凸点尺寸的合理设置,使凸点增加了涂药棒体的表面积,使涂药棒体表面能粘附足够量的药物,而又能使粘附的药物均能被涂到患者的皮肤上而避免药物的浪费,同时也不会使凸点刮伤皮肤,而且药物中的水分不会被涂药棒吸收,能保证疗效。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廉,实用效果好。【IPC分类】A61M35-00【公开号】CN204364642【申请号】CN201420801631【专利技术人】张跃 【申请人】张跃【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肤涂药棒,包括手持棒体(1),其特征在于:在手持棒体(1)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涂药棒体(2),涂药棒体(2)为球状、圆柱状或扁平状,药棒体(2)的表面光滑;或在涂药棒体(2)的表面设有圆弧面结构的凸点(3),凸点(3)均匀分布在涂药棒体(2)的表面上,相邻的凸点(3)之间的间隔为1.2‑1.5mm,凸点(3)的高度为0.5‑0.8mm,凸点(3)与涂药棒体(2)接触位置上的直径为1.6‑1.8mm;手持棒体(1)与涂药棒体(2)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
申请(专利权)人:张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