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台车的卡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678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高保持.解除升降台的上升位置的卡扣装置的耐久性,并且容易组装。设置使设置于叉状的支架上的升降台相对支架上下运动的平行连杆机构,使上述平行连杆机构动作的动作杆,保持.解除上述升降台的上升位置的卡扣装置,其按照可向前方摆动的方式将卡合臂连接于与上述平行连杆机构的升降台侧连接的连杆臂的顶端部,同时在该卡合臂的前端部设置有卡合体,在上述支架的侧部架上开设环状的导向槽,该导向槽沿前后和上下方向对上述卡合体进行导向,在该导向槽的顶部设置后部侧呈台阶状下降的止动壁,在导向槽的前部设置逆止阀,该逆止阀允许上述卡合体向前方通过,并且将该通过的卡合体导向到导向槽的顶部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台车的卡扣装置,其以抬起方式搬运接纳有部件、食品等的小件物品的接纳箱。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包括有图8~10所示的类型。在图8~图10中,标号1表示升降台车,标号2表示其支架。该支架2由左右间隔开的一对侧部架2a、2a和与该侧部架后部(图8中的右部)连接的横向架2b形成,呈前部侧开口的叉状,在各侧部架2a、2a的前部安装有前轮3、3,在上述横向架2b的左右两端部安装有后轮(脚轮)4、4和把手6。在上述支架2上按照可从上方以上下运动的方式嵌合有叉状的升降台5。该升降台5由覆盖各侧部架2a、2a的侧部升降台5a、5a和与该侧部升降台的后部(图8中的右部)连接的后部升降台5b构成,呈前部开口的叉状,各侧部升降台5a、5a的截面呈倒U型,覆盖各侧部架2a、2a的顶面和左右两侧,并且在其内侧壁的底端成一体连接沿对面方向(内方)突出的爪5c、5c。上述升降台5像图9、图10所示的那样,通过促动装置10上下运动。该促动装置10由平行连杆机构12、卡扣装置20构成。在上述平行连杆机构12中,在各侧部架2a、2a和各侧部升降台5a、5a的前部与后部,朝向前后相同方向设置前部连杆臂12a和后部连杆臂12b,通过前部销P1、P1,以可旋转的方式将其前端连接于各侧部升降台5a、5a上,通过后部销P2、P2,以可旋转的方式将其后端连接于各侧部架2a、2a上。在上述各后部连杆臂12b的后端成一体连接动作杆13、13。各动作杆13、13像图8所示的那样朝向后方伸出,该后端互相通过踏杆13a而连接。使用者通过脚踩上述踏杆13a,使后部连杆臂12b以后部销P2为中心,按照约45度的角度向上方旋转。由此,使升降台5相对支架2向上方平行移动,使其爪5c从地面上升。在上述各后部连杆臂12b部位上设置保持·解除升降台5的上升位置的卡扣装置20。即,像图10所示的那样,在后部连杆臂12b的前部销P1上,按照可向前方(图10中的左方)伸出、旋转的方式连接卡合臂16,在该卡合臂16的前端安装由滚轮形成的卡合体17。另外,在该卡合臂16的前端卡扣螺旋弹簧(弹性体)18的后端,向前方拉伸该螺旋弹簧18,其前端与托架19卡扣,该托架19以立起方式固定于位于后部连杆臂12b的前方的侧部架2a的底部上。在上述侧部架2a的侧面,并且在伴随后部连杆臂12b的旋转的卡合体17的移动轨迹的中途安装卡扣装置20。该卡扣装置20包括限制体21,该限制体21在卡合体17的后方移动的中途进行限制;侧面看呈C形的止动件22,该止动件22阻止受到限制的卡合体17向前方的移动(复原)。即,像图10所示的那样,如果踩踏动作杆13,使后部连杆臂12b向上方旋转,则像该图中的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卡合臂16通过螺旋弹簧18的反力而向上方旋转,卡合体17在向上抬起规定量的状态,与上述限制体21碰撞,如果在该状态,停止动作杆13的踩下动作,则后部连杆臂12b因升降台5的重力向下方旋转。在此场合,由于后部连杆臂12b的前部销P1还位于初始位置的上方,通过螺旋弹簧18的反力使卡合臂16向上方旋转偏置,故在上述卡合体17与限制体21离开、向前方移动(复原)时,该卡合体17移动到限制体21的上方、向前方移动,该卡合体17像图10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嵌入止动件22的卡合凹部22a,阻止向前方的移动(复原),因此,升降台5的下降受到阻止,该升降台5处于从地面浮起的状态。由此,可使支承于升降台5的爪5c上的接纳箱25移动。在上述状态,如果再次踩踏动作杆13,使后部连杆臂12b进一步向上方旋转,则像该图中的虚线所示的那样,上述卡合体17与止动件22的卡合凹部22a脱开,并且通过卡合臂16和螺旋弹簧18移动到止动件22的顶部侧。接着,如果停止上述动作杆13的踩踏动作,则后部连杆臂12b因升降台5的重力向下方旋转,伴随该旋转,上述卡合体17一边在止动件22的顶面滚动一边向前方移动,复原到初始位置。由此,可将接纳箱25放置于规定位置,使台车1与接纳箱25脱离。在上述过去的技术中,由于保持·解除升降台5的上升位置的卡扣装置20采用螺旋弹簧18,故如果螺旋弹簧18折损,则无法应急处理,对作业造成妨碍,并且组装麻烦。另外,如果弹簧的反力降低,则必须要求更换该弹簧,维修·检查麻烦。专利文献JP实公平4-10144号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卡扣装置的耐久性高,并且组装容易的升降台车的卡扣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像下述这样构成。即,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台车的卡扣装置,该升降台车设置有升降台,该升降台设置有叉状的支架,在该支架中通过横向架连接左右间隔开的一对侧部架的后端部,并且在底部设置有车轮,该升降台覆盖上述各侧部架中的至少内侧和顶面,另外,设置有促动装置,该促动装置使上述升降台相对支架上下运动,该促动装置包括平行连杆机构、动作杆和卡扣装置,该平行连杆机构水平地保持升降台,使该升降台相对支架上下运动,上述动作杆使上述平行连杆机构动作,上述卡扣装置保持·解除上述升降台的上升位置,该卡扣装置按照可向前方摆动的方式,将卡合臂连接于与上述平行连杆机构的升降台侧连接的连杆臂的顶端部,在该卡合臂的前端部设置有卡合体,在上述侧部架上开设环状的导向槽,该导向槽沿前后和上下方向对上述卡合体进行导向,在该导向槽的顶部设置后部侧呈台阶状下降的止动壁,在导向槽的前部设置逆止阀,该逆止阀允许上述卡合体向前方通过,并且将该通过的卡合体导向到导向槽的顶部侧。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上述导向槽形成于独立于侧部架的单独的板上,该板固定于上述侧部架的侧面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在因升降台的自重平行连杆机构向下降侧动作的初始期间,通过平行连杆机构的连杆臂的顶端部将卡扣装置中的卡合臂向前方按压,卡合体打开逆止阀,通过该部位,然后,移动到导向槽的前端侧,接着,逆止阀因自重而关闭。如果在该状态使升降台位于接纳箱的底面侧,踩下(操作)动作杆,使平行连杆机构向上升侧动作,则升降台从支架向上方移动,使上述接纳箱从地面上升。另一方面,伴随上述平行连杆机构的上升侧的动作,通过该平行连杆机构的连杆臂的顶端部,将卡扣装置的卡合臂向后方拉动,沿上述逆止阀的顶面将卡合体导向到导向槽的顶部侧,接着,与设置于该顶部侧的止动壁的上段碰撞。如果在该状态解除上述动作杆的踩下动作,则因接纳箱的重力升降台下降,因此,使上述平行连杆机构向下降方向动作,但是,此时,上述卡合体与上述止动壁的下层碰撞(卡合),阻止平行连杆机构向下方的动作,因此,可阻止升降台的下降,使接纳箱处于从地面抬起的状态,通过台车使上述接纳箱移动。接着,在从台车上卸下接纳箱时,如果踩下上述动作杆使上述平行连杆机构进一步向上升侧动作,则上述卡合体与止动壁的下段脱离,因自重下落到导向槽的前部侧底部。如果在该状态停止上述动作杆的踩下动作,则因接纳箱和升降台的重力,该平行连杆机构沿下降方向动作,因此,上述卡合体在导向槽的底部侧向前方移动,打开逆止阀、通过该部位后,移动到导向槽的前端侧,接着,逆止阀因自重而关闭,处于初始状态,接纳箱触地,可使台车与接纳箱脱开。因此,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可在不采用弹簧的情况下,保持·解除升降台的上升位置,耐久性提高且组装容易。在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台车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台车设置有升降台(40),该升降台(40)设置有叉状的支架(31),在该支架(31)中,通过横向架(33)连接左右间隔开的一对侧部架(32)的后端部,并且在底部设置有车轮(34、35),该升降台(40)覆盖上述各侧部架(32)中的至少内侧和顶面,另外,设置有促动装置(45),该促动装置(45)使上述升降台(40)相对支架(31)上下运动,该促动装置(45)包括平行连杆机构(46)、动作杆(48)和卡扣装置(50),该平行连杆机构(46)水平地保持升降台(40),使该升降台(40)相对支架(31)上下运动,上述动作杆(48)使上述平行连杆机构(46)动作,上述卡扣装置(50)保持.解除上述升降台(40)的上升位置,该卡扣装置(50)按照可向前方摆动的方式,将卡合臂(51)连接于与上述平行连杆机构(46)的升降台(40)侧连接的连杆臂(47b)的顶端部,同时在该卡合臂(51)的前端部设置有卡合体(52),在上述侧部架(32)上开设环状的导向槽(54),该导向槽(54)沿前后和上下方向对上述卡合体(52)进行导向,在该导向槽(54)的顶部,设置后部侧呈台阶状下降的止动壁(54b、54c),在导向槽(54)的前部设置逆止阀(55),该逆止阀(55)允许上述卡合体(52)向前方通过,并且将该通过的卡合体(52)导向到导向槽(54)的顶部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野公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青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