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试管风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5935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风干架,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中央设置有立柱(2),在立柱(2)上对称地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上的支撑板(3),在每块支撑板(3)上间隔地设置有支柱(4),在支撑板(3)的两侧设置有挂钩(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试管风干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而且兼风干和收纳的功能于一身,能够有效的解决实验室中试管的风干问题以及试管刷、抹布和玻璃棒的收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管风干架,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的试管风干架。
技术介绍
实验中,试管的使用很普遍,每次实验使用的数量也很多,以至于使用完毕后,清洗干净的试管的风干问题成为一大难题。普通风干试管的装置容量小,不能满足需要;另夕卜,实验室中没有专门用于放置试管刷和抹布的地方,用完这些东西后一般都是随手乱丢,不利于实验室的清洁和整洁;最后,玻璃棒也没有专门的放置工具,而且其属玻璃制品,易碎,又由于其形状的独特性,往往落在某个缝隙里不易于发现,拿的时候一不小心又会碎掉,对实验人员的安全也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的试管风干架,它兼风干和收纳的功能于一身,方便实用,能够有效的解决实验室中试管的风干问题以及试管刷、抹布和玻璃棒的收纳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试管风干架,包括底座,在底座中央设置有立柱,在立柱上对称地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上的支撑板,在每块支撑板上间隔地设置有支柱,在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挂钩。在立柱顶端设置有沉孔,且立柱可绕底座中心旋转,这样设置便于拿取试管、试管刷、抹布等。所述的支撑板上下交错设置,这样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便于试管拿取。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试管风干架的支撑板上下错落分布,能有效的增加试管风干架容量,有效的解决试管的风干问题,而且在支撑板的两边设有挂钩,可以用于悬挂各种规格的试管刷和抹布,起到很好的收纳作用,也便于清洗试管时使用,还可以保持实验室的整洁。此外,本技术试管风干架的立柱可以旋转,方便拿取支撑板上的试管和试管刷,而且在立柱的顶端有一定深度沉孔,可以用于放置玻璃棒。因此,本技术试管风干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而且兼风干和收纳的功能于一身,能够有效的解决实验室中试管的风干问题以及试管刷、抹布和玻璃棒的收纳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底座,2-立柱,3-支撑板,4-支柱,5-挂钩,6-沉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试管风干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底座1,在底座I中央设置有立柱2,在立柱2上对称地设置有三组支撑板3,在每块支撑板3上间隔地设置有支柱4,在支撑板3的两侧设置有挂钩5,该挂钩5可以用于悬挂各种规格的试管刷和抹布,起到很好的收纳作用,也便于清洗试管时使用,还可以保持实验室的整洁。进一步,在立柱2顶端设置有沉孔6,可以用于放置玻璃棒,同时立柱2可绕底座I中心旋转,这样设置便于拿取试管、试管刷、抹布等。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3上下交错设置,这样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增加试管风干架容量,有效的解决试管的风干问题,且便于试管拿取。【主权项】1.一种试管风干架,包括底座(I ),其特征在于:在底座(I)中央设置有立柱(2),在立柱(2)上对称地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上的支撑板(3),在每块支撑板(3)上间隔地设置有支柱(4),在支撑板(3)的两侧设置有挂钩(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风干架,其特征在于:在立柱(2)顶端设置有沉孔(6),且立柱(2)可绕底座(I)中心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风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3)上下交错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试管风干架,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中央设置有立柱(2),在立柱(2)上对称地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上的支撑板(3),在每块支撑板(3)上间隔地设置有支柱(4),在支撑板(3)的两侧设置有挂钩(5)。本技术试管风干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而且兼风干和收纳的功能于一身,能够有效的解决实验室中试管的风干问题以及试管刷、抹布和玻璃棒的收纳问题。【IPC分类】F26B9-10【公开号】CN204373334【申请号】CN201420830742【专利技术人】林海波, 苑嫒, 王旭 【申请人】贵州大学【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管风干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中央设置有立柱(2),在立柱(2)上对称地设置有至少两组以上的支撑板(3),在每块支撑板(3)上间隔地设置有支柱(4),在支撑板(3)的两侧设置有挂钩(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波苑嫒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