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5913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炊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电磁线圈盘,包括凹形盘体,还包括至少两个侧面线圈,各所述侧面线圈连接于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且各所述侧面线圈沿所述凹形盘体侧面周向排布。所述电炊具具有上述的电磁线圈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其各所述侧面线圈沿所述电磁线圈盘的凹形盘体侧面周向排布。侧面线圈可沿周向排列于内锅的周围,每个线圈单独形成一个加热区域,多个区域均匀分布覆盖整个加热区域,加热更均匀,多个加热区域更加有利于食物的翻滚,从而提升了加热效果,烹煮效果佳,便于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坎具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坎具。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电磁线圈盘的电坎具中,例如电饭煲,大多采用单一线圈,加热效果不均匀,食物的翻滚不充分,烹饪效果欠佳,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坎具,其烹饪效果佳,便于用户的使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磁线圈盘,包括凹形盘体,还包括至少两个侧面线圈,各所述侧面线圈连接于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且各所述侧面线圈沿所述凹形盘体侧面周向排布。可选地,所述侧面线圈设置有至少三个且沿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周向均布。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侧面线圈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可选地,所述凹形盘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底部线圈。可选地,至少一所述侧面线圈与所述底部线圈串联连接,或者/和,至少一所述侧面线圈与所述底部线圈并联连接。可选地,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组绕线槽,每组绕线槽包括至少两圈环形绕线槽,各组所述绕线槽沿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均布,每组所述绕线槽绕设有一个所述侧面线圈。可选地,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一体成型于有至少两组凸筋,每组凸筋包括多个沿径向间隔设置的弧形凸筋或环形凸筋,相邻的所述弧形凸筋或环形凸筋之间形成所述的环形绕线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坎具,所述电坎具具有上述的电磁线圈盘。可选地,所述电坎具包括锅体和设置于所述锅体内的内锅,所述电磁线圈盘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锅体的下端伸入所述电磁线圈盘的凹形盘体。可选地,所述电坎具为电磁加热电饭煲或电磁加热电压力锅或电磁加热电炖锅或电磁加热电蒸锅。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坎具,其各所述侧面线圈沿所述电磁线圈盘的凹形盘体侧面周向排布。侧面线圈可沿周向排列于内锅的周围,每个线圈单独形成一个加热区域,多个区域均匀分布覆盖整个加热区域,加热更均匀,多个加热区域更加有利于食物的翻滚,从而提升了加热效果,烹煮效果佳,便于用户的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盘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盘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盘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线圈盘,包括凹形盘体1,还包括至少两个侧面线圈2,各所述侧面线圈2连接于所述凹形盘体I的侧面,且各所述侧面线圈2沿所述凹形盘体I侧面周向排布。凹形盘体I可呈碗形,侧面线圈2可沿周向排列于内锅的周围,每个线圈单独形成一个加热区域,多个区域均匀分布覆盖整个加热区域,加热更均匀,多个加热区域更加有利于食物的翻滚,从而提升了加热效果,烹煮效果佳,便于用户的使用。具体地,所述侧面线圈2设置有至少三个且沿所述凹形盘体I的侧面周向均布,侧面线圈2的个数越多,加热效果越均匀。具体地,至少两个所述侧面线圈2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具体应用中,相隔的侧面线圈2可以串联,以进行分组加热。具体地,所述凹形盘体I的底部还可设置有底部线圈3,以提升加热效率。具体地,至少一所述侧面线圈2与所述底部线圈3串联连接,或者/和,至少一所述侧面线圈2与所述底部线圈3并联连接,以形成不同的加热模式,便于用户的使用。具体地,所述凹形盘体I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组绕线槽,每组绕线槽包括至少两圈环形绕线槽101,各组所述绕线槽沿所述凹形盘体I的侧面均布,每组所述绕线槽绕设有一个所述侧面线圈2,以便于侧面线圈2的绕设。具体地,所述凹形盘体I的侧面一体成型于有至少两组凸筋,每组凸筋包括多个沿径向间隔设置的弧形凸筋111或环形凸筋,相邻的所述弧形凸筋111或环形凸筋之间形成所述的环形绕线槽101,其结构可靠性佳。当然,也可以先将各侧面线圈2绕设成型并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于凹形线盘的侧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坎具,所述电坎具具有上述的电磁线圈盘。各所述侧面线圈2沿所述电磁线圈盘的凹形盘体I侧面周向排布。侧面线圈2可沿周向排列于内锅的周围,每个线圈单独形成一个加热区域,多个区域均匀分布覆盖整个加热区域,加热更均匀,多个加热区域更加有利于食物的翻滚,从而提升了加热效果,烹煮效果佳,便于用户的使用。具体地,所述电坎具包括锅体和设置于所述锅体内的内锅,所述电磁线圈盘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锅体的下端伸入所述电磁线圈盘的凹形盘体I。侧面线圈2可沿周向排列于内锅的周围。 具体地,所述电坎具可以为电磁加热电饭煲或电磁加热电压力锅或电磁加热电炖锅或电磁加热电蒸锅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坎具,其各所述侧面线圈2沿所述电磁线圈盘的凹形盘体I侧面周向排布。侧面线圈2可沿周向排列于内锅的周围,每个线圈单独形成一个加热区域,多个区域均匀分布覆盖整个加热区域,加热更均匀,多个加热区域更加有利于食物的翻滚,从而提升了加热效果,烹煮效果佳,便于用户的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电磁线圈盘,包括凹形盘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侧面线圈,各所述侧面线圈连接于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且各所述侧面线圈沿所述凹形盘体侧面周向排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线圈设置有至少三个且沿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周向均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侧面线圈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盘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底部线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侧面线圈与所述底部线圈串联连接,或者/和,至少一所述侧面线圈与所述底部线圈并联连接。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组绕线槽,每组绕线槽包括至少两圈环形绕线槽,各组所述绕线槽沿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均布,每组所述绕线槽绕设有一个所述侧面线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一体成型于有至少两组凸筋,每组凸筋包括多个沿径向间隔设置的弧形凸筋或环形凸筋,相邻的所述弧形凸筋或环形凸筋之间形成所述的环形绕线槽。8.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线圈盘,包括凹形盘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侧面线圈,各所述侧面线圈连接于所述凹形盘体的侧面,且各所述侧面线圈沿所述凹形盘体侧面周向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洁梁坚民蒙剑友何田田张翼飞范吉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