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5737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浮床,包括框架主体和固定件,框架主体上方开口,框架主体内部包括上层漂浮层和下层基质层两层,固定件穿过上层漂浮层和下层基质层用于将框架主体固定,上层漂浮层采用海绵材料制成,高度为3-5cm,下层基质层包括基质球和球形悬浮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减少了种植篮的使用,材料简单易得,制备成本低,组装简单,易于维护,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浮床,属于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人工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让水生植物得到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水生植物能够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富营养物质,降低水体中C0D、氨氮、总磷的含量;同时能够人工营造一个动物、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达到修复水生态系统,调节自然生态平衡的目的。人工浮床无需专业的机械设备以及化学药剂的投入,能够降低成本,减少动力、能源和日常维修管理费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约能源、运行性能稳定、日常维护简单等优点。又有类似湿地功能和景观作用,而与建设和维护同等面积湿地相比,费用低廉,工程简便。因此,人工浮床在全国各地广泛用于城市湿地建设。但目前商业化成套浮床组合繁琐、浮体和篮筐分离安装时需要工人下水操作、景观效果在季节上不连续特别是冬季。所以,为解决目前市场上已有浮床在结构上的缺陷,拟从结构改造增加浮岛组合便利性,将篮筐和浮体及链接附件结合设计成一体的模式,也有利于减少组装时间和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人工浮床组合连接繁琐,浮床篮筐分离安装时需要下水操作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的篮筐和浮床及连接附件结合成一体的新型简易人工浮床。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浮床,包括框架主体和固定件,所述框架主体上方开口,框架主体内部包括上层漂浮层和下层基质层两层,所述固定件穿过上层漂浮层和下层基质层用于将框架主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漂浮层采用海绵材料制成,高度为3-5cm。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基质层和框架主体之间有无纺布层。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主体采用土工格栅制成,所述土工格栅上密布有尺寸大小为2?3X2?3cm的网格。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基质层包括基质球和球形悬浮填料。进一步的,所述球形悬浮填料的直径大小为3?10cm。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呈丁字形,采用铁丝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基质球外层均包裹有无纺布。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减少了种植篮的使用,材料简单易得,制备成本低,组装简单,易于维护,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框架主体1、上层漂浮层2、下层基质层3、固定件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浮床,包括框架主体I和固定件4,框架主体I上方开口,框架主体I采用土工格栅制成,土工格栅上密布有尺寸大小为2?3X2?3cm的网格,框架主体I内部包括上层漂浮层2和下层基质层两层3,上层漂浮层2采用海绵材料制成,高度为3-5cm,不仅起到使人工浮床漂浮在水面上的作用还能够用于种植固定水生植物,下层基质层3包括基质球和球形悬浮填料,基质球和球形悬浮填料体积比1:2,每个基质球外层均包裹有无纺布,下层基质层3和框架主体I之间有无纺布层,固定件4呈丁字形采用铁丝制成,固定件4能够穿过上层漂浮层2和下层基质层3将框架主体I固定。使用时,在需要种植水生植物的地方,划开上层漂浮层,将水生植物根茎塞入划开的缝隙中,将根部插入至下层基质层中进行水生植物种植和造景,水生植物初期能利用下层基质层中的基质球供其正常生长,球形悬浮填料可增强生态浮床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主权项】1.一种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I)和固定件(4),所述框架主体(I)上方开口,框架主体(I)内部包括上层漂浮层(2)和下层基质层(3)两层,所述固定件(4)穿过上层漂浮层(2 )和下层基质层(3 )用于将框架主体(I)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漂浮层(2)采用海绵材料制成,高度为3-5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基质层(3)和框架主体(I)之间有无纺布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I)采用土工格栅制成,所述土工格栅上密布有尺寸大小为2?3X2?3cm的网格。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基质层(3)包括若干基质球和球形悬浮填料,所述球形悬浮填料的直径大小为3?10cm,所述每个基质球外层均包裹有无纺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呈丁字形,采用铁丝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浮床,包括框架主体和固定件,框架主体上方开口,框架主体内部包括上层漂浮层和下层基质层两层,固定件穿过上层漂浮层和下层基质层用于将框架主体固定,上层漂浮层采用海绵材料制成,高度为3-5cm,下层基质层包括基质球和球形悬浮填料。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减少了种植篮的使用,材料简单易得,制备成本低,组装简单,易于维护,应用范围广。【IPC分类】C02F3-32【公开号】CN204369657【申请号】CN201420800650【专利技术人】周丽, 盛凯, 徐静, 代克岩 【申请人】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1)和固定件(4),所述框架主体(1)上方开口,框架主体(1)内部包括上层漂浮层(2)和下层基质层(3)两层,所述固定件(4)穿过上层漂浮层(2)和下层基质层(3)用于将框架主体(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丽盛凯徐静代克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