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轻便多功能复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399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轨道车辆脱轨后的救援起复设备,它由1个或2个千斤顶、操作千斤顶的油泵系统、与千斤顶下端活动连接的底座、与千斤顶上端活动连接的顶托及上下定位件组成,设计的复轨器具有托重工作点低,升举和横移量大,可适合在平道,深沟等复杂地段使用的特点,该复轨器既可做同时升举和横移的复轨操作,又可单独升举和横移。(*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轨车辆用的救援起复设备。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起复设备是多节式,分段式液压复轨器,它们都是采用先垂直升举,然后再水平横移的分步液压起复原理。这类复轨器虽有多种结构,但存在下述一个或多个缺点,〔1〕结构复杂,体积大。〔2〕升举量不高,横移量又小,托重工作点偏高,不能将脱轨车辆一次举升、平移复轨,要几次起复才能完成复轨的升高量和横移量的要求,所以复轨时间长,效率低。〔3〕对于深沟地段的复轨操作必需事先用大量枕木填平地沟,费时费料。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托重工作点低,升举和横移可同时进行,能一次复轨的复轨器。本技术设计的复轨器包括千斤顶、操作千斤顶的油泵系统,与千斤顶下端活动连接的底座,与千斤顶上端活动连接的顶托。底座上装有下定位件,顶托上装有上定位件。下定位件可以是长度可调的定位杆,也可以是装在底座底面的锯齿形条。上定位件可以是定位杆,也可以是摩擦系数较大的橡胶,塑料摩擦片。为了使复轨器能起复下陷特深、地面又软的车辆,复轨器有两个千斤顶和两个底座,两个千斤顶的上端都与顶托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设计的单千斤顶的复轨器的复轨示意图。图2是双千斤顶的复轨器的示意图,下定位件是装在底座底面的锯齿形条。图3是下定位件采用软连接带的双千顶的复轨器在平道上采用车钩处复轨的示意图。其中虚线是复轨前的状态,实线是脱轨车辆已起复到轨道上方的状态。图4是下定位件采用调孔式定位杆的双千斤顶的复轨器在平道上采用车轴复轨的示意图。其中a为复轨前,b为复轨到轨道上方的状态。图5 是图4中的复轨器在深地沟采用车轴复轨的示意图,其中虚线为复轨前,实线为复轨后的状态。图6 是底座的结构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仰视图。图7 是长度可调的下定位杆的几种结构图,其中a为调孔式结构,b为软带结构,c为调螺式结构。图8 是顶托的结构图。本技术设计的复轨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垂直升举和水平横移可同时并举,起复成功率高;起复速度快,一般不超过10分钟,而现有的复轨器至少一小时以上;托重工作点低,在250毫米以下的托重工作点时,仍有400毫米的升程;通过调整千斤顶行程可使升举高度达400-1000毫米,横移300-400毫米以上,复轨器不仅可做为各种轨道车的起复救援,也可起复陷轮汽车,也可做架车机。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设计的复轨器的实施方式及效果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 是一种单千斤顶的复轨器。它由千斤顶1,操作千斤顶的油泵系统(图中未示),与千斤顶下端活动连接的底座4,与千斤顶上端活动连接的顶托3,装在底座上的下定位件6和装在顶托上的上定位件7组成。采用图8所示的顶托,上定位件为定位杆,套装在顶托的两端或一端。上定位件也可用装在顶托上端面的摩擦系数较高的橡胶、塑料等定位片。下定位件也可采用多种结构,如定位杆,锯齿形条等,定位杆又可采用调孔式,调螺式,软带等长度可调的多种形式。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顶托活动连接,如螺栓连接。在复轨过程中,千斤顶可分别绕与底座和顶托的连接点转动。这种结构的复轨器特别适合脱轨距离较近,下陷较少或整体道床的地段脱轨后的复轨。使用时,可先在车轴9下方安装好复轨器,然后操作油泵使千斤顶伸长,推动车轴横移靠住钢轨8;再继续操作油泵使千斤顶进一步伸长,此时车轮即沿着钢轨向上滑升,当车轮超过钢轨时,滑升即变为横移,当轮缘横移过钢轨时,开始放油,车轮即可复轨。复轨操作不足十分钟,最低工作点可在250毫米左右。图2-5为一种双千斤顶复轨器,与图1不同之处是多用一个千斤顶。这种结构的复轨器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单独升举或横移,也可升举和横移同时进行;既可在平道上使用,又可在深沟中复轨,可大量地节约填沟用枕木,并减轻劳动强度;既可安装在车轴上复轨,又可安装在车钩上复轨。图2中的复轨器采用带锯齿形条的底面的底座,使用时,将底座下的锯齿按需要分别插入地面即可使千斤顶的两个下端定位,下定位件26是锯齿条,顶托与千斤顶之间用螺栓连接,上定位件是固定在顶托上表面的橡皮片27。图3中的复轨器的下定位件36是软带,该带的两端分别与底座连接,中间还可用顶垫支起调节底座间的距离。图中给出了在平道上采用在车沟处复轨前后的位置。图4中的复轨器的下定位件46采用调孔式结构的定位杆,上定位件47采用定位杆结构。图4a为在平道上复轨前的车轮与复轨器的相对位置,图4b为复轨后的位置图。图5为深地沟起复的示意图。当机车,车辆在地沟处或平道处脱轨时,分别采用图2-5所示结构的复轨器进行复轨,并用现有的分节式复轨器对比复轨。对于深地沟地断的复轨,使用现有分节式复轨器时,需用几十根枕木填平地沟,用两套千斤顶交替数次才能达到所需的升程,然后再放上横移装置才能复轨,整个操作需1小时左右,而采用图5所示的复轨器不需填地沟,只需十分钟即可复轨。升举高度可达1000毫米。对于在平道地段,与现有的相比,又具有托重工作点低的优点,托重工作点在250毫米以下时仍有400毫米的升程,而现有的复轨器不能在这样的托重工作点下操作。使用本技术设计这种结构的复轨器复轨时,先在车轴或车钩下安装复轨器,顶托对准重心,然后同时操作两台千斤顶的油泵,使其伸长上举顶起车轴或车沟;当车轮超过钢轨高度时,靠钢轨一侧的油泵停止泵油,另一侧继续泵油,使千斤顶51继续伸长,车轮即可弧线横移到钢轨上方,最后同时操作两台油泵放油即可复轨。使用这种结构的复轨器,可以方便地起复各种复杂地段,(如平道、道口、道叉、曲线地面,地沟等地段)的机车和车辆,又可在事故现场代替吊车和架车机升举车辆进行各种操作。它特别适用于铁路、矿山、地下铁道使用的各种机车及城市轻轨机车、车轮脱轨后在要求托重工作点低矮,垂直上举量高,水平横移量大的复轨作业。经试验证明,这种复轨器不仅复轨快,而且复轨成功率高,安全性高,是铁路、地质、矿山,林区等各有轨车辆或不同轨距机车的不可缺少的起复救援工具。权利要求1.一种复轨器,它包括千斤顶,操作千斤顶的油泵系统,其特征是,所说的复轨器还包括与千斤顶下端活动连接的底座,与千斤顶上端活动连接的顶托,在所说的底座上装有下定位件,在所说的顶托上装有上定位件。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复轨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千斤顶和底座各有两个,两个千斤顶的上端都与顶托活动连接。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复轨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上定位件是安装在顶托侧面的定位杆。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复轨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上定位件是安装在顶托上表面的摩擦片。5.按权利要求3所说的复轨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下定位件是长度可调的定位杆。6.按权利要求4所说的复轨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下定位件是长度可调的定位杆。7.按权利要求3所说的复轨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下定位件是装在底座底面的锯齿形条。8.按权利要求4所说的复轨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下定位件是装在底座底面的锯齿形条。专利摘要一种轨道车辆脱轨后的救援起复设备,它由1个或2个千斤顶、操作千斤顶的油泵系统、与千斤顶下端活动连接的底座、与千斤顶上端活动连接的顶托及上下定位件组成,设计的复轨器具有托重工作点低,升举和横移量大,可适合在平道,深沟等复杂地段使用的特点,该复轨器既可做同时升举和横移的复轨操作,又可单独升举和横移。文档编号B61K5/00GK2084026SQ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轨器,它包括千斤顶,操作千斤顶的油泵系统,其特征是,所说的复轨器还包括与千斤顶下端活动连接的底座,与千斤顶上端活动连接的顶托,在所说的底座上装有下定位件,在所说的顶托上装有上定位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海淀区车辆技术交流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