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拆装支撑座及安装拆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3824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拆装支撑座及安装拆卸方法,该拆装支撑座呈对称结构,并且其包括一对支撑体和连接该对支撑体的一对连接组件,该对支撑体的顶面均设置成弧形面,转臂和枢轴的安装拆卸方法均采用该拆装支撑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拆装支撑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轻松地将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检修工作效率,而且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安装、拆卸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行业,尤其涉及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安装、拆卸方法。
技术介绍
水电厂的轴流转桨式机组在进行扩大性大修时通常需要将水轮机转轮进行分解。如图3所示,转轮主要包括转轮体100、铜瓦200、转臂300和枢轴400。现有的大容量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转臂300和枢轴400重量大,且转臂300与枢轴400及枢轴400与铜瓦200的配合间隙小,因此在转轮分解时转臂300和枢轴400的拆装工作至关重要,转臂300和枢轴400拆装的快慢及工作能否安全地进行直接影响整个机组检修工期与安全工作。转臂300和枢轴400在吊装过程中的工作难点有:无论是拆除工作还是回装工作,都必须保持转臂300、枢轴400、和铜瓦200三者的水平同轴度保持不变,否则吊装时枢轴400插入铜瓦200和转臂300内时,极难就位,同样的,拆除吊出枢轴400时从转臂300和铜瓦200的孔内抽出也很困难。目前,在水轮机转轮分解过程中,转臂300和枢轴400为分体结构拆除和安装采用的方法是,一是转臂300吊装时,要将转臂300吊挂在悬挂梁上一同起吊安装;二是当枢轴400要回装或拆除前,要提前在转轮体100的法兰面上安装重约1.5吨的悬挂梁,通过挂在悬挂梁上的两个手拉葫芦和安装在转臂300底部的两个千斤顶来调整转臂300与枢轴400、转轮体100上铜瓦200的同轴度,即,先把转臂300固定好才能将枢轴400吊离转轮体100或装进转轮体100。这些传统的吊装方法,工作繁重,工作效率不高,并且只能拆装重量较轻的转臂300和枢轴40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安装、拆卸方法,通过拆装支撑座能轻松地将水轮机转轮的转臂、枢轴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轮机转臂和枢轴的拆装支撑座,其呈对称结构,并且其包括一对支撑体和连接该对支撑体的一对连接组件,该对支撑体的顶面均设置成弧形面。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一对支撑体均包括位于下方底座、位于上方主体部、以及固定连接在该底座和主体部之间的支撑筒,其中主体部的顶面设置为弧形面。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一对支撑体相互连接的两根全牙螺杆,和分别与该两根全牙螺杆相互螺纹连接并且均位于该对支撑体外侧的四个螺母,每根全牙螺杆与两个螺母相互螺纹连接。所述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拆装支撑座进行转臂和枢轴安装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桥式起重机与转臂相互连接,并把转臂吊入转轮体内的相应位置,调整好转臂与铜瓦的同轴度;2)在转臂的下部放置所述拆装支撑座,扭紧该拆装支撑座上的连接组件;3)使用手拉葫芦和吊带将与转臂连接在一起的螺杆固定在转轮体上,然后拆除步骤1)中与转臂相互连接的桥式起重机,完成转臂的固定与同轴度的调整;4)使用桥式起重机吊起枢轴,并将其插入转轮体和转臂内,完成安装工作。所述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拆装支撑座进行转臂和枢轴拆卸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在转臂的下部放置所述拆装支撑座,并通过调节拆装支撑座上的连接组件以调整转臂、铜瓦和枢轴的同轴度;2)使用手拉葫芦将与转臂连接在一起的螺杆固定在转轮体上,然后拆除枢轴,并使用桥式起重机将其吊住;3)拆除手拉葫芦;4)用桥式起重机把转臂吊出,完成拆卸工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拆装支撑座结构简单,可随意拆装,占用空间少,携带方便,容易保管,并且操作方便,能在狭窄工作空间进行工作。安装转臂和枢轴时,通过该拆装支撑座的弧面支撑转臂,使转臂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保证了转臂与枢轴间的间隙均匀不变,枢轴吊装能够容易地完成。拆卸转臂和枢轴时,拆装支撑座的支撑作用使得转臂、枢轴和铜瓦的同轴度保持不变,转臂和枢轴的拆装工作易进行。因此该拆装支撑座能轻松地将水轮机转轮的转臂、枢轴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率,并且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拆装支撑座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拆装支撑座的侧视图。图3是拆装支撑座的主体部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水轮机转轮的剖视图。图中,1-支撑体,2-连接组件,11-底板,12-支撑筒,13-主体部,14-全牙螺杆,15-螺母,23-连接板,24-第一侧板,25-第二侧板,26-第三侧板,27-第四侧板,100-转轮体,200-铜瓦,300-转臂,400-枢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其所示的是拆装支撑座,由图可看出,该拆装支撑座其呈左右对称结构,并且整体由钢材制作而成,其包括一对支撑体1和连接该对支撑体1的一对连接组件2,该对支撑体1的顶面均设置成弧形面。具体地,支撑体1包括底板11、支撑筒12、主体部13。其中,底板11为支撑体1的下部,呈正方形;支撑筒12呈中空的圆柱形,其横截面直径为150mm,壁厚为10mm,并且其下端采用焊接方式与底板11相互固定连接,其上端采用焊接方式与主体部13相互固定连接;进一步参照图3,主体部13呈中空状,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3、第一侧板24、第二侧板25、第三侧板26和第四侧板27,其中连接板23与支撑筒12相互固定连接,第一侧板24和第二侧板25为方形板,并且第一侧板24高于第二侧板25,第三侧板26和第四侧板27的顶边设置为弧形,因此主体部13的顶面为弧形面。上述的第一侧板24和第二侧板25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上下排布通孔(图未示),并且第一侧板24上的上方通孔与第二侧板25上的上方通孔处于同一水平线,第一侧板24上的下方通孔与第二侧板25上的下方通孔处于同一水平线。连接组件2包括两根全牙螺杆14和四个螺母15,其中,该两根全牙螺杆14分别水平地穿过第一侧板24和第二侧板25上的通孔,而每一根全牙螺杆14与两个螺母15相互螺纹连接。安装时,两个支撑体1相互对称排列,并且是第一侧板24位于外侧,第二侧板25位于内侧,然后使用两根全牙螺杆14将该两个支撑体1相互连接在一起,最后从全牙螺杆14的端部扭入螺母15,调节螺母15可调整两个支撑体1的间距。采用上述拆装支撑座的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安装方法,其步骤如下所示:1)使用桥式起重机与转臂300相互连接,并把转臂300吊入转轮体100内的相应位置,调整好转臂300与铜瓦200的同轴度;2)在转臂300的下部放置上述拆装支撑座,扭紧该拆装支撑座上的连接组件2;3)使用手拉葫芦和吊带将与转臂300连接在一起的螺杆(图未示)固定在转轮体100上,然后拆除步骤1)中与转臂300相互连接的桥式起重机,完成转臂300的固定与同轴度的调整;4)使用桥式起重机吊起枢轴400,并将其插入转轮体100和转臂300内,枢轴400到位后移除该拆装支撑座,完成安装工作。采用上述拆装支撑座的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拆卸方法,其步骤如下所示:1)在转臂300的下部放置上述拆装支撑座,并通过调节拆装支撑座上的连接组件2以调整转臂300、铜瓦200和枢轴400的同轴度;2)使用手拉葫芦将与转臂300连接在一起的螺杆(图未示)固定在转轮体100上,然后拆除枢轴400;3)使用桥式起重机将转臂300吊住,拆除手拉葫芦;4)用桥式起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3/CN104668933.html" title="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拆装支撑座及安装拆卸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拆装支撑座及安装拆卸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拆装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其呈对称结构,并且其包括一对支撑体和连接该对支撑体的一对连接组件,该对支撑体的顶面均设置成弧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桥式起重机与转臂相互连接,并把转臂吊入转轮体内的相应位置,调整好转臂与铜瓦的同轴度;2)制作拆装支撑座,该拆装支撑座呈对称结构,其包括一对支撑体和连接该对支撑体的一对连接组件,该对支撑体的顶面均设置成弧形面;在转臂的下部放置所述拆装支撑座,扭紧该拆装支撑座上的连接组件;3)使用手拉葫芦和吊带将与转臂连接在一起的螺杆固定在转轮体上,然后拆除步骤1)中与转臂相互连接的桥式起重机,完成转臂的固定与同轴度的调整;4)使用桥式起重机吊起枢轴,并将其插入转轮体和转臂内,完成安装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支撑体均包括位于下方底座、位于上方主体部、以及固定连接在该底座和主体部之间的支撑筒,其中主体部的顶面设置为弧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轮机转轮的转臂和枢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一对支撑体相互连接的两根全牙螺杆,和分别与该两根全牙螺杆相互螺纹连接并且均位于该对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元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化水力发电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