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3392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2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所述的设备主要包括主体机架、挖掘机构、分离机构、茎秆粉碎机构、收拢装置;采用齿轮传动与带轮传动完成动力输送,使收获机结构更加紧凑、造价更低;茎秆粉碎机构设置在挖掘机构的前面,茎秆粉碎机构先将马铃薯茎秆及杂草粉碎还田后,进行马铃薯的收获,提高挖掘机构和分离机构的工作效率;茎秆粉碎机构采用直型和Y型刀相结合,达到较好的入土效果,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作物茎秆进行粉碎,同时粉碎效率高、茎秆的碎片小,有效解决了马铃薯机械收获过程中茎蔓缠绕机器工作部件的问题,降低了收获机功率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茎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主要以单一收获为主,即直接把马铃薯从地里起出来,在收获马铃薯之前需大量的人力将马铃薯茎杆拔去。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比较大,如果肥料不足会造成植株弱小、结薯个小、数少、产量低下等不良后果,而马铃薯植株茎杆和叶片中富含大量的氮、钾等元素,土壤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地,将其茎杆粉碎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良土壤,使土壤成为轻质壤土和砂壤土,达到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较好的理想农业土壤,利于下一个种植周期的作物生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改进,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带茎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在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上增设茎杆粉碎机构,解决了现有的马铃薯收获机不能将马铃薯茎杆粉碎还田增肥土壤、收获人力成本高、资源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茎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主要包括主体机架1、挖掘机构2、分离机构3、茎杆粉碎机构4、收拢装置5、机架6、刀片7、刀轴8、刀片固定片9、带轮10、齿轮箱11、地轮12、输出轴13 ;所述的主体机架I前端设有茎杆粉碎机构4,茎杆粉碎机构4的后面设有挖掘机构2,挖掘机构2的后面设有分离机构3,分离机构3的后面设有收拢装置5,所述的挖掘机构2的两侧设有地轮12,所述的茎杆粉碎机构4的机架6与主体机架I连接,刀轴8设置在机架6上,刀轴8上设置有刀片固定片9,刀片7固定在刀片固定片9上,刀轴8和齿轮箱11的输出轴13与带轮10活动连接。所述的刀片7采用直刀型和Y型。所述的直刀型和Y型刀片对间均匀分布在刀轴8上。所述的刀轴8为茎杆粉碎机构4的动力输入轴,与带轮10直接活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齿轮传动与带轮传动完成了动力输送,使收获机的结构更加紧凑,造价更低。2.茎杆粉碎机构设置在挖掘机构的前面,粉碎机构先将马铃薯茎杆及杂草粉碎还田后才进行马铃薯的收获,提高了挖掘机构和分离机构的工作效率。3.茎杆粉碎机构采用直型和Y型刀相结合,达到较好的入土效果,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作物茎杆进行粉碎、便于拆装、粉碎效率高,茎杆的碎片小,有效解决了马铃薯机械收获过程中茎蔓缠绕机器工作部件的问题,降低了收获机功率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粉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机架、2-挖掘机构、3-分离机构、4-茎杆粉碎机构、5-收拢装置、6-机架、7-刀片、8-刀轴、9-刀片固定片、10-带轮、11-齿轮箱、12-地轮、13-输出轴。具体实施方案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茎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其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带茎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主要包括主体机架1、挖掘机构2、分离机构3、茎杆粉碎机构4、收拢装置5、机架6、刀片7、刀轴8、刀片固定片9、带轮10、齿轮箱11、地轮12、输出轴13。所述的主体机架I前端设有茎杆粉碎机构4,可使茎杆粉碎机构4先将马铃薯茎杆及杂草粉碎还田后再进行马铃薯的收获,以提高后续工作的效率;茎杆粉碎机构4的后面设有挖掘机构2,挖掘机构2的后面设有分离机构3,挖掘机构2后面所设的分离机构3将马铃薯与土壤和粉碎的茎杆分离,分离机构3的后面设有收拢装置5,收拢装置5进行马铃薯的装袋收拢;所述挖掘机构2的两侧设有地轮12,保证挖掘机构2能够更稳、更好的入土,达到高效的马铃薯挖掘效果;所述的茎杆粉碎机构4包括机架6、刀片7、刀轴8,茎杆粉碎机构4的机架6与主体机架I连接,刀轴8安装在机架6上,刀片7安装在刀轴8上;所述的刀片7采用直刀型和Y型,本机构采用直型和Y型刀相结合、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作物茎杆进行粉碎、便于拆装、粉碎效率高,茎杆的碎片小,有效解决了马铃薯机械收获过程中茎蔓缠绕机器工作部件的问题,降低了收获机功率的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刀片7通过螺栓固定在刀轴8上的刀片固定片9上;所述的茎杆粉碎机构4的刀轴8通过带轮10与齿轮箱11的输出轴13连接,完成茎杆粉碎机构4所需的动力输送;所述的动力输送是由齿轮传动机构与带轮传动机构完成,齿轮机构安装在齿轮箱11内,主要承担从动力输入机输出的一级动力传输,带轮传动分设在分离机构3和莖杆粉碎机构4上,承担粉碎茎杆和马铃薯与土壤分离所需的动力。本技术通过齿轮传动与带轮传动完成了动力输送,使收获机的结构更加紧凑,造价更低;茎杆粉碎机构设置在挖掘机构的前面,粉碎机构先将马铃薯茎杆及杂草粉碎还田后再进行马铃薯的收获,提高了挖掘机构和分离机构的工作效率;茎杆粉碎机构采用的直刀型和Y型两种刀片,使其茎杆粉碎率高,从而达到较好的入土效果将马铃薯茎杆粉碎还田。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带茎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茎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主要包括主体机架、挖掘机构、分离机构、茎杆粉碎机构、收拢装置、机架、刀片、刀轴、刀片固定片、带轮、齿轮箱、地轮、输出轴;所述的主体机架前端设有茎杆粉碎机构,茎杆粉碎机构的后面设有挖掘机构,挖掘机构的后面设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的后面设置有收拢装置,挖掘机构的两侧设有地轮,茎杆粉碎机构的机架与主体机架连接,刀轴设置在机架上,刀轴上设置有刀片固定片,刀片固定在刀片固定片上,刀轴和齿轮箱的输出轴与带轮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茎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采用直刀型和Y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茎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刀型和Y型刀片对间均匀分布在刀轴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茎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轴为粉碎机构动力输入轴,与带轮直接活动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所述的设备主要包括主体机架、挖掘机构、分离机构、茎秆粉碎机构、收拢装置;采用齿轮传动与带轮传动完成动力输送,使收获机结构更加紧凑、造价更低;茎秆粉碎机构设置在挖掘机构的前面,茎秆粉碎机构先将马铃薯茎秆及杂草粉碎还田后,进行马铃薯的收获,提高挖掘机构和分离机构的工作效率;茎秆粉碎机构采用直型和Y型刀相结合,达到较好的入土效果,它可以针对不同的作物茎秆进行粉碎,同时粉碎效率高、茎秆的碎片小,有效解决了马铃薯机械收获过程中茎蔓缠绕机器工作部件的问题,降低了收获机功率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广。【IPC分类】A01D13-00, A01D33-08, A01D82-00【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主要包括主体机架、挖掘机构、分离机构、茎秆粉碎机构、收拢装置、机架、刀片、刀轴、刀片固定片、带轮、齿轮箱、地轮、输出轴;所述的主体机架前端设有茎秆粉碎机构,茎秆粉碎机构的后面设有挖掘机构,挖掘机构的后面设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的后面设置有收拢装置,挖掘机构的两侧设有地轮,茎秆粉碎机构的机架与主体机架连接,刀轴设置在机架上,刀轴上设置有刀片固定片,刀片固定在刀片固定片上,刀轴和齿轮箱的输出轴与带轮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郭华春张安占赵旺祺王涛王红玺杨大为李彩斌张永华宁旺云阳厚森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