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前忠专利>正文

分体式多品种穴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33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多品种穴播机。主要由存种斗,滚投装置、离合器、穴播装置组成。其中,滚投装置由中心轴、及其所带动的多组合播种轮和播轮箱构成。离合器轴两端分别与手扶拖拉机前左轮半轴、滚投装置中心轴连接。多组合播种轮由右、中、左播轮构成,播轮的轮廓上设置有储种窝;穴播装置的穴播犁设置在旋耕机的尾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多种杂粮及油料作物品种进行穴播,且播种穴距定位准确,无露穴、漏穴和乱穴现象;与小型拖拉机匹配,单人作业耕田与播种一步到位同步完成,操作与装拆方便,整机结构紧凑、个体小、轻便耐用,而且不易产生机器故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多品种穴播机
技术介绍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目前,比较成熟的机械设备有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等,此类机械在广大农村已获得了推广应用。但是,对于种子穴播类机械,至今还没有可以推广的定型机器。其原因是,现有的穴播机存在着以下的一些缺陷:穴播质量不理想,存在着露穴、漏穴或穴距不匀的现象;不能单人作业完成耕地与播种的一次到位、同步完成,工作效率低;又由于机器的个体都比较笨重,与拖拉机等牵引动力配套操作不太方便,在田头转弯时还需要助手将穴播机抬起;特别是当田地里桔杆、杂草较多时,机器绞草、容易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分体式多品种穴播机,目的在于实现对杂粮及油料作物多样品种进行穴播,不仅穴播质量好,而且使用操作简便。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主要由存种斗,滚投装置、离合器、穴播装置组成。其中,滚投装置位于存种斗、穴播装置之间,由中心轴、及其所带动的多组合播种轮和播轮箱构成。离合器一端通过皮带轮与手扶拖拉机前左轮半轴连接,另一端通过链条与滚投装置中心轴连接。多组合播种轮设置在播轮箱内,箱体的上口与存种斗下方连接;箱体的下方与穴播装置的落种斗相连接。所述的多组合播种-->轮主要由与中心轴固定连接的定位轮、及其相嵌合而套在定位轮外的右播轮、与右播轮依次相嵌连接的中播轮、左播轮构成。多组合播种轮的轮腔内设有压簧,压簧套在中心轴外。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的右播轮和中播轮的轮廓上,等方位的设置有储种窝;左播轮由相对而置的定圈和动轮组成;所述的播轮箱设置有隔板将多组合播种轮的不同播种轮上方空间相间,存料斗与播轮箱之间的连接处留有隙缝,供插板插入。所述的穴播装置由落种斗、导种管、和穴播犁组成,其中穴播犁作为本技术的零部件分体地设置在旋耕机的尾轮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本技术的滚投装置中的多组合播种轮可以实施对杂粮及油料作物多样品种进行穴播,例如:绿豆、玉米、蚕豆、黄豆、花生等。(二)本技术设置有穴播装置,与滚投装置合理配合,穴距定位准确,而且穴播装置的导种管连接在进入土壤中的穴播犁上,因此播种时不可能产生露穴、漏穴和乱穴现象,提高了穴播的质量。(三)本技术单人作业使耕田与播种一步到位、同时完成。(四)本技术与小型拖拉机匹配,操作与装拆分体合成十分方便,结构紧凑、个体小、轻便耐用,而且不易产生机器故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外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主要组件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存种斗1、滚种装置2、离合器3、穴播-->装置4、机架5组成,机架5设置在手扶拖拉机的旋耕机的上壳体上(图中未表示),离合器3的皮带轮31通过皮带与手扶拖拉机前左轮半轴连接,离合器3通过链轮32与滚种装置2的中心轴26相连接,且由操纵杆33控制其离合状态。穴播装置4由落料斗41、导种管42、穴播犁43组成,导种管42的下端插入穴播犁43上所设的管孔44内,并与之固定,穴播犁的顶端固定在手扶拖拉机旋耕机的尾轮立杆上(图中未表示)。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滚种装置2的播轮箱20内设置有多组合播种轮,该多组合播种轮由定位轮21、右播轮22、中播轮23、左播轮组成,其中左播轮由定圈25、动轮26构成。定位轮21的圆周方向设有凹槽和凸棱,右播轮嵌套在其上,右播轮、中播轮上各设有六个储种窝、七个储种窝27,左播轮的定圈25固定在播轮箱体壁上。滚种装置的压簧28套在中心轴上,该中心轴的右端设齿轮与链条32啮合,左端头设置有蝴蝶螺帽29。播轮箱设置有隔板212将不同的播种轮上方空间相间成间隔腔;存料斗与播轮箱之间设有的空隙可供插板211插入,插板的宽度与相邻两隔板的间距基本相等;播轮箱体的前壁上部呈坡面状,坡面设置有毛刷位置调节槽,调节槽每一间隔腔一个,共有三个,另设的毛刷以螺钉连接在调节槽的上方,刷毛压在播轮上的一侧(图中未表示)。以下结合附图,再简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本技术用于穴播可与手扶拖拉机旋耕同步进行,需要穴播时,将离合器操纵手把置于接合位,滚种装置的中心轴便开始向前转动,从而带动多组合播种轮同步转动,多组合播种轮可以适应多样品种种子的穴播。现举例说明之:(一)需要穴播绿豆、红小豆时,将两块插板分别插入中播轮、左播轮的间隔腔上方,存料斗中装入绿豆(红小豆),绿豆从存料斗下方只进入右播轮的腔室内,绿豆(红小豆)进入右播轮的储种窝中,随着右播轮的滚动,绿豆(红-->小豆)落入下方的落种斗,又从透明柔软的导种管进入穴播犁前端的小管中,落入土壤内,随即种穴孔便被旋耕机后部的覆土板覆盖上泥土,完成播种。需要注意的是,要调节毛刷头不紧不松地压在播轮上的侧向(腔室内播轮箱前壁上部坡面上安装有的毛刷,而毛刷头的前后位和压紧程度是可调的),以防过松落种快而多,过紧落种少、且易卡种。(二)需要穴播玉米时,将两块插板各一块分别插入左、右轮的间隔腔的上方,存料斗内装入玉米,玉米粒落入中播轮腔室,同样重复以上过程,实现玉米的穴播。(三)需要穴播花生、蚕豆、黄豆时,将两块插板分别插入中、右轮的间隔腔上方,只是左播轮要根据单粒种子的大小调整储种窝的大小。由于左播轮的储种窝是由定圈与动轮的半凹窝合成的故要调节动轮与动轮的相对位置。动轮的轮廊上设有凹槽、凸棱,凹槽的右端设有八个半凹窝(等方位地分布),定圈与动轮的半凹窝相对面也设有八个半凹窝,于是调节时、松开中心轴左端部的蝴蝶螺帽,压簧弹伸,将动轮推向左方,压簧弹伸长度越大,左播轮的储种窝便变得越小。这样的调整改变了左播轮的储种窝的大小,即可满足不同粒径的种子的穴播。由于本技术的播种轮径与手扶拖拉机轮径之比,及储种窝在播轮廓上之间的距离均经过计算获得,因而当手扶拖拉机前进时,可保证穴距满足播种的要求。综上,本技术可达到期望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多品种穴播机,与手扶拖拉机旋耕机匹配连接,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存种斗(1),滚投装置(2)、离合器(3)、穴播头(4)、机架(5)组成,滚投装置位于存种斗、穴播头之间,该滚投装置由中心轴、及其所带动的多组合播种轮和播轮箱构成,离合器轴两端分别与手扶拖拉机前左轮半轴、及滚投装置中心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多品种穴播机,与手扶拖拉机旋耕机匹配连接,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存种斗(1),滚投装置(2)、离合器(3)、穴播头(4)、机架(5)组成,滚投装置位于存种斗、穴播头之间,该滚投装置由中心轴、及其所带动的多组合播种轮和播轮箱构成,离合器轴两端分别与手扶拖拉机前左轮半轴、及滚投装置中心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多品种穴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组合播种轮主要由与中心轴(26)固定连接的定位轮(21)、及其相嵌合而套在定位轮外的右播轮(22)、与右播轮依次相嵌连接的中播轮(23)、左播轮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多品种穴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组合播种轮的轮腔内设有压簧(28),压簧套在中心轴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多品种穴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播轮和中播轮的轮廓上,等方位的设置有储种窝(27)。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多品种穴播机,其特征在于:左播轮由相对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前忠
申请(专利权)人:陈前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