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秆沼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3274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1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秆沼气池,包括集料池、秸秆预处理池和秸秆厌氧消化池,集料池设在秸秆厌氧消化池的外部侧边,集料池内安装有液固混合喷射器,液固混合喷射器上设有沼液进口A、秸秆进口B和混合物料出口C,沼液进口A连接沼液管,沼液管的上部置于秸秆厌氧消化池的清水层,下部连接置于秸秆厌氧消化池外部的管道泵后连接沼液进口A,秸秆进口B与集料池连通,混合物料出口C连接上料管,上料管的另一端连接设于秸秆预处理池中的上料释放口;秸秆预处理池设在秸秆厌氧消化池的内部上方。该沼气池结构简单、节约能源、运行成本低、发酵周期短、产气效率高,能有效解决秸秆沼气池上部结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技术涉及生物发酵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稻杆沼气池。
技术介绍
我国每年大约有2亿吨左右秸杆未被及时正确处理、应用,造成大气污染和资源浪费。秸杆含有大量有机物,可通过厌氧发酵技术产生沼气,既解决了大气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又制取了清洁能源,可供坎事、采暖、发电等用途。但由于秸杆的木质纤维素含量较高、流动性较差、比重小等原因,使得以秸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大多存在进料布料出料困难、效率低等问题。申请号为2009201755249,技术名称为秸杆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该申请公开了一种可以实现产酸和产甲烷分离的秸杆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装置。它的主体由集料池、进料仓、固液两相发酵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组成。集料池包括沼液进口和螺旋搅拌器,进料仓包括仓体和进、出料泵;固液两相发酵装置包括设有物料进口、沼气出口、沼渣出口、沼液出口的立式发酵罐、均匀布料器和螺旋搅拌器,集料池通过物料输送系统与进料仓进口相连,进料仓出口通过物料输送系统与发酵罐的物料进口连接,发酵罐的沼液出口与集料池的沼液进口连接。其不足之处是:秸杆酸化后以流体方式进料时泵易损坏,产酸菌和产甲烷菌没有分区设置不能达到最佳的发酵效果,螺旋搅拌装置增加成本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料与布料设计合理、产气率更高、节约成本的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杆沼气池。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杆沼气池,包括集料池、秸杆预处理池和秸杆厌氧消化池,所述集料池设在秸杆厌氧消化池的外部侧边,所述集料池内安装有液固混合喷射器,所述液固混合喷射器上设有沼液进口 A、秸杆进口 B和混合物料出口 C,所述沼液进口 A连接沼液管,所述沼液管的上部置于秸杆厌氧消化池的清水层,下部连接置于秸杆厌氧消化池外部的管道泵后连接沼液进口 A,所述秸杆进口 B与集料池连通,所述混合物料出口 C连接上料管,所述上料管的另一端连接设于秸杆预处理池中的上料上料释放口。所述秸杆预处理池设在秸杆厌氧消化池的内部上方。所述秸杆预处理池的下部中间装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上方为上料释放口。所述秸杆预处理池和所述秸杆厌氧消化池之间设有结壳割刀。所述秸杆预处理池和所述秸杆厌氧消化池之间的结壳割刀为不同角度的两层割刀。所述结壳割刀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秸杆预处理池和秸杆厌氧消化池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杆沼气池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杆沼气池以沼液为动力通过液固混合喷射器以密闭管道形式上料,循环沼液通过液固混合喷射器时,由于其有较高的流速,使液固喷射器内产生真空,秸杆被吸入,与沼液一起由密闭管道进入秸杆预处理池、秸杆厌氧消化池,既解决了秸杆酸化后以流体方式进料时泵易损坏的问题,又解决了秸杆以固体方式上料时沼气不可避免的逸出问题,既降低了保养泵等的运行成本,又避免了因沼气不可避免地逸出而带来的安全隐患;2、所述秸杆预处理池设在秸杆厌氧消化池的内部上方,将秸杆预处理池置于秸杆厌氧消化池中,不加成本地有效地收集了秸杆在预处理池中所产生的沼气,不仅消除了秸杆预处理池与秸杆厌氧消化池分开设置时,不收集秸杆预处理池所产生的沼气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节约了因收集秸杆预处理池所产生的沼气所带来的成本,而且也免去了对秸杆预处理池的单独加热,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3、所述秸杆预处理池设在秸杆厌氧消化池的内部上方,将产酸菌与产甲烷菌分区设置,使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均能达到最佳的发酵效果,增强了两相菌种间的互补与协调作用,从而实现产气率的提高;由于沼液循环的同时不断与秸杆混合,实现了物料的多次接种,也进一步提尚了广气率;4、所述秸杆预处理池设在秸杆厌氧消化池的内部上方,秸杆预处理池液满而溢流进入秸杆厌氧消化池,通过具有液力搅拌功能的溢流方式布料,该布料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温差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采用大直径溢流方式布料,形成自然循环的液力搅拌,料液能从秸杆预处理池周围均匀地下降到秸杆厌氧消化池下部,在下降的过程中,料液与沼液相互充分混合,有利于沼气的产生,并节约了因机械搅拌发生的费用,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5、所述秸杆预处理池和所述秸杆厌氧消化池之间设有结壳割刀,一方面结壳割刀具有支撑秸杆预处理池的功能,另一方面,秸杆沼气池上部由于对秸杆未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容易在沼气池上部形成结壳,导致沼气不能正常地制取,在沼气池上部的一定高度上设置不同角度的两层割刀,割刀本身相对于秸杆厌氧消化池或秸杆预处理池而言,是没有机械运动的,而是在沼液或料液面的上下波动时,自力触动割刀,而防止和破解秸杆结壳,从而节约了为防止或破解秸杆结壳而专门设置的设施制造费用与运行费用;6、所述秸杆预处理池的下部中间装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上方为上料释放口,该导流罩在为进料导流同时,也起到了干预秸杆预处理池与秸杆厌氧消化池之间温差的功效,有了温差,沼液就能够自然循环,沼液良好的自然循环,沼液与料液就能够充分混合,从而提尚广气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杆沼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液固混合喷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中标号I集料池,2揉丝秸杆,3液固混合喷射器,4上料管,5管道泵,6沼液管,7秸杆厌氧消化池,8导流罩,9结壳割刀,10上料释放口,11秸杆预处理池。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杆沼气池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杆沼气池,包括集料池1、秸杆预处理池11和秸杆厌氧消化池7,所述集料池I设在秸杆厌氧消化池7的外部侧边,所述集料池I内装有揉丝秸杆2,所述集料池I内安装有液固混合喷射器3,所述液固混合喷射器3上设有沼液进口 A、秸杆进口 B和混合物料出口 C,所述沼液进口 A连接沼液管6,所述沼液管6的上部置于秸杆厌氧消化池7的清水层,下部连接置于秸杆厌氧消化池7外部的管道泵5后连接沼液进口 A,所述秸杆进口 B与集料池I连通,所述混合物料出口 C连接上料管4,所述上料管4的另一端连接设于秸杆预处理池11中的上料上料释放口 10。所述秸杆预处理池11设在秸杆厌氧消化池7的内部上方。所述秸杆预处理池11的下部中间装有导流罩8,所述导流罩8的上方为上料释放P 10。所述秸杆预处理池11和所述秸杆厌氧消化池7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不同角度的两层结壳割刀9。本技术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杆沼气池的上料和沼液循环过程为:经过粉碎、揉丝后置于集料池I中的揉丝秸杆2通过液固混合喷射器3的B 口进入液固混合器3,与通过液固混合喷射器3的A 口进入的沼液混合后,混合物料通过液固混合喷射器3的C出口进入上料管4,然后通过上料释放口 10进入秸杆预处理池11开始秸杆预处理,当秸杆预处理池11充满后沼液及秸杆自秸杆预处理池11上部周围均匀地溢流到秸杆厌氧消化池7内,完成一次上料和一次沼液循环。【主权项】1.一种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杆沼气池,包括集料池、秸杆预处理池和秸杆厌氧消化池,所述集料池设在秸杆厌氧消化池的外部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池内安装有液固混合喷射器,所述液固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闭管道上料的一体化秸秆沼气池,包括集料池、秸秆预处理池和秸秆厌氧消化池,所述集料池设在秸秆厌氧消化池的外部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池内安装有液固混合喷射器,所述液固混合喷射器上设有沼液进口(A)、秸秆进口(B)和混合物料出口(C),所述沼液进口(A)连接沼液管,所述沼液管的上部置于秸秆厌氧消化池的清水层,下部连接置于秸秆厌氧消化池外部的管道泵后连接沼液进口(A),所述秸秆进口(B)与集料池连通,所述混合物料出口(C)连接上料管,所述上料管的另一端连接设于秸秆预处理池中的上料释放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铁秀高汉祥陈文合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宇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