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127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9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包括预锻模和终锻模,所述预锻模包括下平砧、胎模和上平砧,所述下平砧与上平砧之间设置胎模;所述终锻模包括下平砧、成型模、固定模和上平砧,所述下平砧与上平砧之间设置固定模,所述固定模内设置成型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制造阀体磨具分为预锻模和终锻模,预锻模的胎模内腔设置为台阶槽和柱形腔,对阀体模型进行初成形模锻,终锻模的成型模内腔设置台阶槽、柱形腔、凹槽和锥形腔,与阀体的大体外形相符,通过终锻模对初成形模型进行再次模锻,得到的阀体模型表面粗糙度小,内部力学性能好,而且通过预锻模和终锻模处理出来的模型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阀体多采用自由锻造方法生产,自由锻造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面间各个方向自由变形,不受任何限制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和一定机械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加热不充分、锻造温度过低、锻件冷却不当和锻造方法有误等情况时造成裂纹和凹陷等,且在锻造过程中坯料重量较大,造成了材料的费浪,锻造出的产品表面粗糙,余量偏大;模具锻造是指先将金属加热,成为液态或者软化的状态。再把它放入模具中,通过模具的上下模的合闭一次性成型,有时需要多次。使用模具锻造时,不但提高模型表面粗糙度和内部力学性能,而且操作时由于使用操作机配合,使得操作更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坯料重量,降低成本。因此,为了降低阀体制造成本,提高阀体制造的质量并使制造过程操作更加简便,研发一种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是很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预锻模和终锻模,所述预锻模包括下平砧、胎模和上平砧,所述下平砧与上平砧之间设置胎模;所述终锻模包括下平砧、成型模、固定模和上平砧,所述下平砧与上平砧之间设置固定模,所述固定模内设置成型模。本技术设计的制造阀体磨具分为预锻模和终锻模,预锻模的胎模内腔设置为台阶槽和柱形腔,对阀体模型进行初成形模锻,终锻模的成型模内腔设置台阶槽、柱形腔、凹槽和锥形腔,与阀体的大体外形相符,通过终锻模对初成形模型进行再次模锻,得到的阀体模型表面粗糙度小,内部力学性能好,而且通过预锻模和终锻模处理出来的模型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本技术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不仅提高了阀体模型的质量,更节省了造模材料,给后续加工带来了方便,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预锻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终锻模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平砧,2-垫圈,3-胎模,31-台阶槽,32-柱形腔,4-上平砧,5-成型模,51-凹槽,52-锥形腔,6-固定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预锻模和终锻模,所述预锻模包括下平砧1、胎模3和上平砧4,所述下平砧I与上平砧4之间设置胎模3 ;所述终锻模包括下平砧1、成型模5、固定模6和上平砧4,所述下平砧I与上平砧4之间设置固定模6,所述固定模6内设置成型模5。所述胎模3内腔包括柱形腔32和台阶槽31,胎模3内腔下部为柱形腔32,上部设置为与柱形腔32同轴的台阶槽31。所述胎模3内腔的下部设置垫圈2,所述垫圈2外径与胎模3内径相配合。所述胎模3的外径大于内径的2.5倍。所述成型模5为组合结构成型模,由两个相对称的半模组合而成。所述成型模5的内腔包括上部台阶槽31,所述台阶槽31下设置柱形腔32,所述柱形腔32下设置凹槽51,所述凹槽51下设置锥形腔52,所述锥形腔52向下减缩至成型模5内腔底部。所述台阶槽31、柱形腔32、凹槽51和锥形腔52同轴设置。所述成型模5为组合结构成型模,由三个以上的分体模组合而成。所述固定模6的外径大于成型模5内柱形腔32直径的3倍。所述下平砧I和上平砧4的外径均大于胎模3或固定模6的外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本技术设计的制造阀体磨具分为预锻模和终锻模,预锻模的胎模内腔设置为台阶槽31和柱形腔32,对阀体模型进行初成形模锻,终锻模的成型模5内腔设置台阶槽31、柱形腔32、凹槽51和锥形腔52,与阀体的大体外形相符,通过终锻模对初成形模型进行再次模锻,得到的阀体模型表面粗糙度小,内部力学性能好,而且通过预锻模和终锻模处理出来的模型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工作时,取料机送料至预锻模内镦平、脱模,获得台阶型的预制坯;然后将预制坯放入型腔内镦平、脱模,锻出,工作结束。【主权项】1.一种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其特征是:包括预锻模和终锻模,所述预锻模包括下平砧(I)、胎模(3)和上平砧(4),所述下平砧(I)与上平砧(4)之间设置胎模(3);所述终锻模包括下平砧(I)、成型模(5)、固定模(6)和上平砧(4),所述下平砧(I)与上平砧(4)之间设置固定模(6),所述固定模(6)内设置成型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胎模(3)内腔包括柱形腔(32)和台阶槽(31),胎模(3)内腔下部为柱形腔(32),上部设置为与柱形腔(32)同轴的台阶槽(3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胎模(3)内腔的下部设置垫圈(2),所述垫圈(2)外径与胎模(3)内径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胎模(3)的外径大于内径的2.5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成型模(5)为组合结构成型模,由两个相对称的半模组合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成型模(5)的内腔包括上部台阶槽(31),所述台阶槽(31)下设置柱形腔(32),所述柱形腔(32)下设置凹槽(51),所述凹槽(51)下设置锥形腔(52),所述锥形腔(52)向下减缩至成型模(5)内腔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台阶槽(31)、柱形腔(32)、凹槽(51)和锥形腔(52)同轴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成型模(5)为组合结构成型模,由三个以上的分体模组合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模(6)的外径大于成型模(5)内柱形腔(32)直径的3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下平砧(I)和上平砧(4)的外径均大于胎模(3)或固定模(6)的外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包括预锻模和终锻模,所述预锻模包括下平砧、胎模和上平砧,所述下平砧与上平砧之间设置胎模;所述终锻模包括下平砧、成型模、固定模和上平砧,所述下平砧与上平砧之间设置固定模,所述固定模内设置成型模。本技术设计的制造阀体磨具分为预锻模和终锻模,预锻模的胎模内腔设置为台阶槽和柱形腔,对阀体模型进行初成形模锻,终锻模的成型模内腔设置台阶槽、柱形腔、凹槽和锥形腔,与阀体的大体外形相符,通过终锻模对初成形模型进行再次模锻,得到的阀体模型表面粗糙度小,内部力学性能好,而且通过预锻模和终锻模处理出来的模型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IPC分类】B21J13-02【公开号】CN204353401【申请号】CN201420809684【专利技术人】罗智旭, 王鹰, 刘选东 【申请人】云南昆钢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降低阀体制模成本的锻造模具,其特征是:包括预锻模和终锻模,所述预锻模包括下平砧(1)、胎模(3)和上平砧(4),所述下平砧(1)与上平砧(4)之间设置胎模(3);所述终锻模包括下平砧(1)、成型模(5)、固定模(6)和上平砧(4),所述下平砧(1)与上平砧(4)之间设置固定模(6),所述固定模(6)内设置成型模(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智旭王鹰刘选东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钢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