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脏清石操作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9731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肾脏清石操作鞘,是一种带有循环水系统的肾脏清石操作鞘。其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肾盂内压力过高或过低,始终保持视野清晰,拆装方便。为了实现上述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肾脏操作鞘,它由外鞘(1)、外鞘闭孔器(6)、内鞘(2)、吸引接头(3)所组成。外鞘外形管状,头部带有出水孔,后部带有进水阀(4),末端与内鞘(2)连接。吸引接头(3)一侧带有冲洗接头(5),提供出水及出结石通道。外鞘闭孔器(6)头部成圆锥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肾脏清石操作鞘,是一种带有循环水系统的肾脏清石操作鞘。技术背景目前泌尿科治疗肾结石多应用经皮肾微造瘘碎石清石术,经皮肾微造瘘碎石清石术首先做经皮穿刺,然后扩大穿刺孔,直到能够插入操作鞘。然而,目前我国微创手术器械中,用于经皮肾微造瘘碎石清石术的肾脏操作鞘只有单管,而且经皮肾微造瘘碎石清石术常结合负压,由于只有单通道,既要进水,又要出水,既要进行手术器械操作,又要进行负压吸引,很难保证视野持续清晰,需要时间等待,对碎石效率有一定影响。且碎石过程肾盂内压力过高,容易逆行感染,导致脓毒血症、败血症等并发症。因此,设计一种带有循环水系统的肾脏清石操作鞘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带有循环水系统的肾脏清石操作鞘,其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肾盂内压力过高或过低,始终保持视野清晰,拆装方便。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肾脏清石操作鞘,它由外鞘、外鞘闭孔器、内鞘、吸引接头所组成。外鞘外形管状,头部带有出水孔,后部带有进水阀,末端与内鞘连接。内鞘末端与吸引接头连接。外鞘闭孔器头部成圆锥状。所述的外鞘末端与内鞘用锥面定位以旋锁结构锁紧固定。所述的外鞘末端与外鞘闭孔器用锥面定位以旋锁结构锁紧固定。所述的内鞘鞘末端与吸引接头用锥面定位以接插结构锁紧固定。说明书附图图1为肾脏清石操作鞘结构示意图。图2为肾脏清石操作鞘外鞘闭孔器示意图。图3为肾脏清石操作鞘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与图2,本技术由外鞘1,外鞘闭孔器6,内鞘2,吸引接头3组成。夕卜鞘闭孔器6插入外鞘I中,靠锥面定位锁紧后进行穿刺。穿刺后拔出外鞘闭孔器6,将内鞘2插入外鞘I中,靠锥面定位锁紧。将吸引接头3插入内鞘2中,靠锥面定位锁紧。进水阀4提供进水通道,通过外鞘I中外管前端圆孔进入体内。冲洗接头5提供出水及出结石通道,通过内鞘2中内鞘管内腔道7排出。【主权项】1.一种肾脏清石操作鞘,它由外鞘、外鞘闭孔器、内鞘、吸引接头所组成;其特征是:夕卜鞘外形管状,头部带有出水孔,后部带有进水阀,末端与内鞘连接;内鞘末端与吸引接头连接;吸引接头一侧带有冲洗接头,提供出水及出结石通道;外鞘闭孔器头部成圆锥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肾脏清石操作鞘,其特征是:外鞘末端与内鞘用锥面定位以旋锁结构锁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肾脏清石操作鞘,其特征是:外鞘末端与外鞘闭孔器头用锥面定位以旋锁结构锁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肾脏清石操作鞘,其特征是:内鞘末端与吸引接头用锥面定位以接插结构锁紧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肾脏清石操作鞘,是一种带有循环水系统的肾脏清石操作鞘。其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肾盂内压力过高或过低,始终保持视野清晰,拆装方便。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肾脏操作鞘,它由外鞘(1)、外鞘闭孔器(6)、内鞘(2)、吸引接头(3)所组成。外鞘外形管状,头部带有出水孔,后部带有进水阀(4),末端与内鞘(2)连接。吸引接头(3)一侧带有冲洗接头(5),提供出水及出结石通道。外鞘闭孔器(6)头部成圆锥状。【IPC分类】A61M3-02, A61B17-22【公开号】CN204336998【申请号】CN201420606955【专利技术人】李雪梅, 陈冲, 曾宪久, 张雷, 于波 【申请人】沈阳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日】2014年10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肾脏清石操作鞘,它由外鞘、外鞘闭孔器、内鞘、吸引接头所组成;其特征是:外鞘外形管状,头部带有出水孔,后部带有进水阀,末端与内鞘连接;内鞘末端与吸引接头连接;吸引接头一侧带有冲洗接头,提供出水及出结石通道;外鞘闭孔器头部成圆锥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梅陈冲曾宪久张雷于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