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晨钟专利>正文

轮对路轨系列滑动轿、箱及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8869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轮对路轨系列滑动轿,箱及运行方法,是一种载运人员,货物的运输工具,在路基上轮对组成的轨道上,为载人轿体或载货箱体。轿箱下设能贴在轮踏面上滑动的滑杆,由电机驱动轮对使其运行,由于系列轿,箱上无动力机车、燃料、车轮、质量大幅减轻,又因是滑动着的轿、箱,在近同速转动的轮对上滑行,摩擦阻力很小,速度〉600km/h,还有节能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电力制动;当系列轿、箱过站时不必停靠,只提前脱离要进站轿、箱进站,同时站内已载客货的轿、箱及时追上系列轿、箱挂接运行。(*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设计是一种类似铁路列车的运输工具,用于载运人员及货物,其轨道是设在路基上系列车轮对组成。轮对由一侧电动机驱动旋转,轮对上有多节轿厢或货箱。轿、箱下设转向架,转向架下设两根平行滑杆搭放在轮对踏面上,被转动的轮对推动滑行。已有的铁路列车使用运输近两百年,技术性能进展很快,开始专利技术的是烧煤的蒸汽机车头,时速只有15km,后改进为烧柴油的内燃机车及外供电力的电力机车,时速超过400KM,电力机车不排放有害气体,噪声小。此类车尽管形式多样,但仍然是在路基上铺设轨枕和铁轨,载体车箱下设有轮对及制动系统。由动力机车牵引多节车体运行,运行时是飞速旋转的车轮在静止不动的轨道上行驶,轮轨摩擦阻力大,磨耗大。而且内燃机车加上矿物燃料重200多吨,电力机车上也有沉重的电气设备,这两种车上都装配轮对,被负载着同时运行,与本设计相比,构成较大的无效运输,电力机车又要沿线设高架输电接触网。近年来发达国家在竞相开发电动机车取得成果,但车上设有沉重的蓄电池等电气设备,由于蓄电池容电量小,又有铅等重金属污染环境,此车也携带轮对运行;另外多国在研制被认为是21世纪的先进列车,即磁悬浮列车。此车运行时无轮轨摩擦,可大大提高速度,节能、噪声小、但研制已三十多年,尚未商业化营运,是因生产工艺要求高,资金投入大。最主要是常温超导材料没有商品化,即使此车成功运行,也因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有害人体健康。总之上述列车至今没有解决,列车进站不停车,旅客可上下,货物可装卸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共一种设计制作技术,能产生以下优势的轮对轨道与系列滑动轿、箱及运行方法1.时速可达600-800km,2.因不在载体上设动力机车及车上轮对,比已有相同运量列车质量小20%左右。3.运行时,车轮滑杆接近同向同速运转,摩擦阻力和磨损很小。4.主系列轿、箱行驶时不必进站停靠旅客可以上下,货物可以装卸。本设计的实现方案为系列轿、箱载体行驶的轨道,由两个车轮及空心轴组成轮对系列安放在碴石路基上,用钢筋混凝土,两根贯通全线的钢质轨梁、轴承座、固定在板块式轨枕内,轮对侧安装电机,用齿轮连接空心轴,在各轴承座中段设现行长条形轨枕,轴承座侧设制动盘。由于本设计载体质量小,轮对滑杆摩擦阻力小,运行速度大幅度提高,为方便说明,按时速将其分成三种型号的轿、箱1.常速<200KM/h 2.快速200KM/h-500KM/h,高速>500KM/h,用于载运旅客的轿体与现行客车体相似,但没有设动力轿厢。轿、箱上不设轮对及制动装置,本轿、箱可以由导向轿、厢系列挂接行驶,也可以单独在线路上由电机轮对推动行使。在轿箱底架下安装有多只转向架,架下设两根平行钢质滑杆,滑杆断面呈山字形,内侧向下伸出,底面能贴合踏面滑行。轿、箱跳动时不易越轨。在每列轿或箱前头,设一节导向型轿、厢,此厢端头呈流线形,内没有驾驶室及微机调控仪表,后部可以为客室。其余普通型轿厢或货箱前后端外设密结型电磁车钩,普通轿厢前头也设有小驾驶室及相应的电子监控仪表,可向监控中心发送运行情况信息,及接收中心指令并执行,也可对本轿、箱进行自检、自控。司机室后为客室或餐厅,客室内设有空调、间接照明、通信、电视、两侧墙及车顶,设隔热隔音层,后端设两间洗手间,轿体客室可选用不同座椅,最好用本人专利技术的双层座椅的组合装置(ZL962368121)它比现行同客室面积增加约40%座位,可设有2+2的对面座位,中间为>800MM通道,座椅用铝合金异形管制成,本双层座椅为固定在底架,侧墙、车顶上,这种结构对载体发生意外碰撞时,可减少人员损失,为适应双层座位在两侧墙开设上下两排窗户,窗下设茶几,在下层每个对面座位则开一扇约700MM小门,更方便乘客上下,轿、厢后两侧各开一扇约800MM的门,地板中为宽约800MM通道,前后两端门宽800MM高1930MM,门窗用电动或气动开闭,关闭后要求严密封闭,轿体上部较窄,中裙部较宽,双层座椅比双层客车厢座位数相近,但车体重心低,运行稳定性好、造价低。轿体外壳及构架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用大型工装具挤压成型材组装而成,轿厢外层表面抛光,以减少空气阻力。在轿、箱底架上装设水箱、蓄电池、电机、空气压缩机,及各种线路管道,载货的箱体与现行货车箱相似,用不锈钢或铝合金,经大型工装具挤压成型后组装成,安装底架上,由于近几年集装箱运输发展很快,在底架上铺设平钢板,为骨架式平车,用于运输单层或双层货柜,底架上转向架与轿厢下基本相同,由于货箱载重量大,各种构件尺寸相应加大,为使轿、箱能安全快速通过曲线载体上安装横向倾摆装置或被动倾摆机构,这种轿厢可设计多种用途的型号,如观光轿、地铁轿、豪华旅游轿。转向架设在轿、箱底架下面,用于承载轿、箱体在轨上灵活行驶,架下设两根钢质滑杆断面呈山字形,内侧向下伸出,外侧比现行轮缘略高,底部贴合踏面,当运行震动时不易越出轮轨,滑杆前头向上翘起弧度R500MM,尖头向内收呈钳形,滑杆后端,呈尖形斜面,尖头略向内收,每节轿,箱设4~8只转向架,最前端为导向型转向架,一种是在导向架分成前后两节,两节用橡胶球形万向关节使滑杆两头活动连接,通过电机和导向控制装置使其作相应的左右偏转,另一种为经向导向架,在后部的普通型转向架,端梁上设两曲轴箱及悬挂承载系统,在滑杆4/10处设一根主承载轴,在3/4处再设附助承载轴,曲轴插入底架中梁相应的轴孔中,两承载轴箱内设有橡胶空气弹簧、柔性圆钢弹簧,液压减震器,常接触弹,性旁承。在底架中梁上配合附助承载轴孔开有弧形槽道或设有横拉杆,以适行曲线行驶,滑杆制造材料,工艺与现行钢轨相同,转向架其余构架用工字形或角形、铝合金、不锈钢件制成,其尺寸大小经计算承载力确定。在线路平直的高速轿、箱转弯半径不小于4000m。轿、箱体长23-30M每节轿厢下设6-7只转向架,轮对轴距4-5.5M,快速线路转弯半径不小于180m,轿、箱体长19-24M,设5-6只转向架,常速的市内,地铁线路转弯半径不小于860M,轿体长14-19M,设5个转向架,上述转弯半径是指轿、箱在上述速度行驶的路段,如果高速轿、箱经制动将速度减到常速也可通过常速曲线段。载货箱体比轿体稍长,在站内、道岔口、轮对轴距2.0-3.6M,车站附近及曲线路段轴距3.0-4M,轮对一侧设有电机,多为三相导步交流感应电动机,应用于驱动轮对来带动轿、箱运行,轮对踏面比现行轮踏面,宽约20%,轮缘高约25MM,轮体厚度减少质量小10%,常速轮径900MM,快速1000-1100MM,在快速与高速干线上的轮对均设有功率相适应的电机,在常速线路上设20%-60%电机轮对。其余为被动轮对,即使是被动轮对,由于轴接触滚子轴承很轻易被推动旋转,比车轮冲击静止铁路轨阻力小得很多,常速轮轨的轨距1435MM,快速,高速线路轨距1600MM,车轮制造材料工艺与现行技术相同,在轮对两密封轴承座下安装柔性圆钢条弹簧、橡胶承载鞍及液压减震器,在岔道或曲线路段轮对设双空心轴,使轮对轴能横向偏转,轮轴承座架用角形或工字形钢材制成,与轨梁及轨枕用钢筋混凝土凝结起来,贯通全线的钢质轨梁,每米长为30-50Kg(可使用已有作废钢轨代用),在两轴承座中段,设置部分与现行相同的条形轨枕,本线路有些路段应设置橡胶轮对,以利于载体起动和制动,如在车站内支线全部采用橡胶轮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对路轨系列滑动轿,箱及运行方法,是一种载运旅客及货物的运输工具,包括钢质轮对,橡胶轮对单轮双轴承座,轴承座、轨梁、轨枕、驱动电机、制动用涡流盘,磁轨(杆)盘,组成的环形线路;轿厢、货箱、转向架组成的载体、车站、供电站、监控机构,及运行方法其特征是:在线路上每隔一定距离2~6m,系列铺设轮对(b1),包括钢质车轮或橡胶车轮,空心轴,两端设轴承箱制动机组成轴承座(b4),下设两条平行轨梁(b3)再将它安设在板块形轨枕(b26)上,空心轴(b13)齿轮与电机联接,再接地下电缆线(b19),在叉路口设单轮双轴承座(b31),在轮踏面上可支承轿厢或货箱,轿、箱底架两端各设一组无车轮的四曲轴转向架,每组转向架相互铰接,又用曲轴与轿箱底架活动联接,轿箱前后端设导向型转向架(a27),其余为普通转向架(a11),转向架下设两根平行滑杆(a6),滑杆底部贴面,可安放在轮对踏而上经由电机驱动滑动运行,系列轿、箱前头为导向型轿厢[a1],头部呈流线形,内设驾驶室[a2],相应的微机监控仪表[a16]后部设客室或餐轿,客室内最好安设双层座椅的组合装置[a13]并开有相应的门窗及为旅客服务设施;导向轿后的货箱下设多个转向架,多为载集装箱的骨架式平车,也有些是载小件的金属货箱,本线路为主干线是专用单线环路,主系列轿、箱只在干线上作不停留环绕行驶,整个环路上设一个独立的总监控中心,沿线设多个车站,变电供电站,车站内设多条接通干线的支线,及近区监控台,供电系统、支线上安装多数为带电机橡胶轮对,轿、箱在站内由电机起动运行,进入干线加速到预定速度运行,途中脱离欲进站轿、箱,进站后列轿箱继续较慢速运行,等候站内驶出的满载轿,箱挂接后合并运行,在轿、箱体内安装适应曲线路段行驶的倾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晨钟
申请(专利权)人:吴晨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