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阳专利>正文

洲城际飞车载运交通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862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洲城际飞车载运交通网涉及飞机车牵引大量载人、物的飞车辆,在飞车道路隧道高速运行的洲城际载运轨道交通网络,由飞机车飞车辆与飞车转向架装配连接,承载人物停行于飞车道路、飞车隧道及兼容传统铁道的网络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飞机车牵引飞车辆客货车,在飞车道路以350-600公里的时速飞驶,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飞车道路隧道铁道时间占用,完成载运旅客的旅行、货物的运程,解决繁荣社会经济之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将亚非欧美大五洲大陆的板块连接,让世界因山川江河湖泊海洋分隔天涯的人、物,彼此往来如同在一村的地球村,以前所未有的速率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物质的交流,高速推进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车牵引载人、物的飞车辆,在飞车道路隧道网高速运行大量运输的一种有轨交通飞车道路网络,具体涉及高速大量载运人、物位移的洲城际飞车载运交通网
技术介绍
现有社会经济大动脉的铁路运输,平均运行时速在低效率的100公里左右,在可预计的时间内不可能适应经济发展载运人、物位移运输的实际需要。水电气煤运输是繁荣经济的瓶颈。大量的煤能源运不出产地,铁路运输是制约经济发展瓶颈之中的瓶颈。至今依旧延用的蒸汽机车、车辆的车轮、轨道、隧道技术,是载运人、物速率低,不能跨过隔着海洋的亚非欧美大五洲的海岸,连接成交通网络,发挥轨道运输功能之症结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低载运量、低速率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速率、大量位移人、物,连通世界五大洲高效载人、物运的运输网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洲城际飞车载运交通网,其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洲城际飞车载运交通网,由飞机车和飞车辆与飞车转向架装配连接,承载人物停行于飞车道路、飞车隧道及兼容传统铁道的网络构成,飞机车飞车辆与飞车转向架组装连接,停放运行于飞车道路飞车隧道和传统铁路。较佳的是,所述飞机车机车体下与飞车转向架下心盘和悬挂件装配连接,前面分设横风档、传感器、车灯、进风口和辅灯,车表分布低风阻小凹,车侧色带和机车门,顶置电系统的集电弓,后牵引车钩牵引飞车辆及飞车辆货车在飞车道路、飞车隧道及传统铁路停行。较佳的是,所述飞车转向架由构架与飞轨轮对控件、轮对、液压可调高度减振器、限位件、减振器、液压升降减振器、飞轨控件和飞轨对装配成飞轨轮对控件组装,及组装磁制动器、钳闸、飞轨横杆、磁电靴与上面的悬挂件和下心盘组装而成,以上承机车体,下面的飞轨轮对控件轮对的踏面在飞车道路飞车隧道和传统铁路基本轨道上滚动、滑动行停;飞轨对滑行在飞轮对上;构架装配无轮对的飞轨对控件组装及磁制动器、钳闸、悬挂件、下心盘、飞轨横杆、磁电靴及摇枕与装配成2组飞轨对控件组装1摇枕飞车转向架、3组飞轨对控件组装2摇枕飞车转向架及3组飞轨对控件组装1摇枕飞车转向架,以承载飞车辆的车体、货车车体,飞轨对控件组装的飞轨对踏面停放滑行于飞车道路之飞轮对顶面,液压可调高度减振器和液压升降减振器均调整飞轨对对飞轮对顶面的间距、压力;飞轨对在飞轮对上滑行,无传统机车车辆轮对的滚动转动旋转周期时限运行的束缚而使飞车辆和飞车辆货车产生超高的行驶速率;调节飞轨对对飞轮对顶面的间距、压力分担飞轮对的载荷,提高飞机车速率;飞轨对的应用形式还有双飞轨对,卡飞轨对,槽飞轨对,凸飞轨对,圆凸飞轨对,外侧飞轨对;构架有装配和不装配轮对、摇枕的设置选择。较佳的是,所述飞车辆的车体下选择2组飞轨对控件组装1摇枕飞车转向架、3组飞轨对控件组装2摇枕飞车转向架的下心盘和悬挂件装配连接,车表分布低风阻小凹,车两边设车侧色带、车窗和车门,车内横排六乘员座椅均设椅靠背内置V形暗枕;飞车辆货车的货车车体下与3组飞轨对控件组装2摇枕飞车转向架的下心盘和悬挂件装配连接,车表分布低风阻小凹,车两边设车侧色带和货车门,货车车体内空间,飞机车车体组装飞车转向架,飞车辆的车体装配2组飞轨对控件组装1摇枕飞车转向架;飞机车用牵引车钩跟飞车辆连接;两节飞车辆的车体和两节货车车体之间的连接可选择用2组飞轨对控件组装2摇枕飞车转向架、3组飞轨对控件组装2摇枕飞车转向架和3组飞轨对控件组装1摇枕飞车转向架;装配轮对的飞车转向架之飞机车、飞车辆和飞车辆货车可在飞车道路、飞车隧道与兼容的传统铁路行停;只装配飞轨对的2组飞轨对控件组装1摇枕飞车转向架的飞车辆和飞车辆货车在飞车道路和飞车隧道行停。较佳的是,所述飞车道路路基顶纵排横置路枕上平面固定支撑轨、基本轨道、功能轨和磁电靴磁开合护罩;制动带装配在支撑轨上,飞轮对中轴两端紧固于支撑轨和兼容传统铁路双轨宽度的基本轨道,制动带之高度宽度保持在钳闸的制动行程内,飞轮对顶面对应飞轨对踏面,基本轨道对应轮对踏面拾取电力电子信号,磁电靴磁力排开磁电靴磁开合护罩接触功能轨顶面,以使飞车道路行经飞车隧道通过山川江河、海洋连接五洲大陆,形成兼容传统铁路的轨道网络;飞轮对配套的形式还有双飞轮对与双飞轨对成套使用,卡飞轮对与卡飞轨对成套使用,槽飞轮对与槽飞轨对成套使用,凸飞轮对与凸飞轨对成套使用,圆飞轮对与圆凸飞轨对成套使用,外侧飞轮对与外侧飞轨对成套使用;应用飞轨对装配在飞车转向架、飞轮对安装在支撑轨和基本轨道之间。较佳的是,所述飞车隧道横排纵行的飞车隧道A隧道、安全机动中隧道与飞车隧道B隧道和电力通讯资源管道在横向接触处连接并设互通门道,以长度分节段的飞车管道用管道连接管连接,以安置在地表、地下、山涧山洞,在水体中用隧道固定件一端连接悬浮水中的飞车管道和管道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水体中稳定的地方以固定,飞车道路与路基供电线分别固定在飞车管道内的下面和顶部,天线固定在飞车隧道的四边,以连通五洲隔着江河、海洋的两岸大陆。本专利技术的飞机车和飞车辆可根据载运人、物重量、速率、兼容传统铁道不同要求设置装配飞车转向架、及两节车之间的连接,大量承载人、物,以飞机车牵引飞车辆高速滚动、滑行于飞车道路、飞车隧道及兼容传统铁道的轨道网络;以飞机车牵引飞车辆客货车,在飞车道路以350-600公里的时速飞驶,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飞车道路隧道铁道时间占用,完成载运旅客的旅行、货物的运程,解决繁荣社会经济之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将亚非欧美大五洲大陆的板块连接,让世界因山川江河湖泊海洋分隔天涯的人、物,彼此往来如同在一村的地球村,以前所未有的速率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物质的交流,高速推进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飞机车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飞机车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飞机车后视牵引车钩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飞机车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2组飞轨轮对飞车转向架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2组飞轨轮对飞车转向架正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飞车道路正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飞车道路转向架结合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飞车道路左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3组飞轨轮对转向架左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2组飞轨对1摇枕转向架左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2组飞轨对2摇枕转向架正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2组飞轨对2摇枕转向架左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3组飞轨对2摇枕转向架左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飞车辆与飞车转向架配合左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车内横排六乘员座椅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飞车辆货车左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飞车辆货车内空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飞机车与飞车辆连接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三节飞车辆连接示意图A。图21是本专利技术三节飞车辆连接示意图B。图22是本专利技术两节飞车辆货车连接示意图A。图23是本专利技术两节飞车辆货车连接示意图B。图24是本专利技术飞车隧道示意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飞轨、轮配合应用形式示意图1。图26是本专利技术飞轨、轮配合应用形式示意图2。图27是本专利技术飞轨、轮配合应用形式示意图3。图28是本专利技术飞轨、轮配合应用形式示意图4。图29是本专利技术飞轨、轮配合应用形式示意图5。图30是本专利技术飞轨、轮配合应用形式示意图6。图中标号1.飞机车,2.飞车转向架,2-1.三组飞轨轮对控件组装飞车转向架,2-2.2组飞轨对控件组装1摇枕飞车转向架,2-3.2组飞轨对控件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洲城际飞车载运交通网,由飞机车和飞车辆与飞车转向架装配连接,承载人物停行于飞车道路、飞车隧道及兼容传统铁道的网络构成,其特征在于:飞机车(1)飞车辆(3)与飞车转向架(2)组装连接,停放运行于飞车道路(4)飞车隧道(5)和传统铁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阳
申请(专利权)人:柯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