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8548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空调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节流元件、蓄热装置、第三节流元件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置在四通阀与压缩机吸气口之间,蓄热装置的蓄热换热器与第二节流元件串联后与第一控制阀并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始制冷和制热运行时,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控制第二控制阀关闭;S2、制冷和制热运行过程中,检测蓄热装置温度,根据检测到的蓄热装置温度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关闭和开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使蓄热装置在正常制冷和制热状态下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使蓄热材料不发生变质和过渡蒸发,保证其功能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热泵式空调机在低温供暖运转时,室外换热器表面会形成霜层,为了不影响制热效果,目前通常采用的除霜方式是把模式转为制冷模式,此种除霜方式会向室内辐射冷量,导致室内温度波动大,影响舒适性。为了解决此问题,目前行业内采用的措施是在室外机压缩机周围安装蓄热装置,利用蓄热装置蓄积压缩机废热除霜。此方式虽然能实现在除霜的过程中室内有一定的输入热量,蓄热量也有较好的利用。但在制冷或制热运行时,蓄热装置吸收压缩机热量,可能会因温度过高而出现蓄热材料变质的问题,影响蓄热装置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确保蓄热装置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蓄热材料变质,保证其功能的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和室内换热器,所述空调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节流元件、蓄热装置、第三节流元件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吸气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蓄热装置包括用来蓄积压缩机废热的蓄热材料和利用该蓄热材料的蓄热进行热交换的蓄热换热器,所述蓄热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串联后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并联,所述第三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控制阀串联后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之间的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四通阀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始制冷和制热运行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S2、制冷和制热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根据检测到的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关闭和开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具体为:S21、判断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A3,如果是,则转入步骤S22;S22、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判断所述蓄热装置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A1,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其中A1<A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1还包括:判断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A4,如果是,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关闭,其中A4>A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的同时降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节流程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B1、制热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所述室外换热器进口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和连续制热运行时间;B2、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进口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和/或连续制热运行时间,判断是否满足进入除霜运行的条件,如果是,则转入步骤B3;B3、进入除霜运行;B4、除霜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和除霜时间,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室外换热器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和/或除霜时间,判断是否满足退出除霜的条件,如果是,则转入步骤B5;B5、退出除霜运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2具体为:B21、当连续制热运行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imel时,判断实时检测到的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前面检测到的所述室内换热器最高温度之间的差值ΔT1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A5,如果是,则转入所述步骤B3,如果否,则转入B22;B22、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室外换热器进口温度与当时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室外换热器温度之间的差值ΔT2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A6,如果是,则转入所述步骤B3,如果否,则转入步骤B23;B23、判断连续制热运行时间是否达到设定时间Time3,如果是,则转入所述步骤B3,如果否则转入所述B21,其中Time3>Timel。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3包括:B31、检测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根据检测到的所述蓄热装置温度判断是进入特殊除霜运行还是进入常规除霜运行,如果是进入特殊除霜运行,则转入步骤B32,如果是进入常规除霜运行,则转入步骤B33;B32、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然后控制所述压缩机频率升至除霜频率,进行特殊除霜;B33、控制所述四通阀转为制冷方向,然后控制所述压缩机频率升至除霜频率,进行常规除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31具体为:判断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A2,如果是,则进入特殊除霜运行,如果否,则进入常规除霜运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32还包括:特殊除霜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或吸气过热度,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低于设定值或者吸气过热度是否小于设定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32还包括:特殊除霜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换热器进口温度,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外换热器进口温度之间的差值ΔT3是否小于设定温度A7,如果是,则控制室外风机停止运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33还包括:常规除霜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或吸气过热度,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否低于设定值或者吸气过热度是否小于设定值,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33还包括:常规除霜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外换热器的进口温度,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外换热器进口温度之间的差值ΔT2是否小于设定温度A7时,如果是,则控制室外风机停止运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33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至第一开度,经过设定时间Time4后,控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开度至第二开度,其中,所述第二开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1之前还包括:降低所述压缩机频率,当压缩机频率降低至设定频率时,或者高压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小于设定值时,转入所述步骤B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31之前还包括:控制室内风机低风挡运行,实时检测室内换热器温度,判断检测到的室内换热器温度是否小于设定温度A8,如果是,控制室内风机停止运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4具体为: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室外换热器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室外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室外换热器温度M,如果是,则转入所述步骤B5,如果否,判断所述除霜时间是否达到设定时间Time2,如果是,则转入所述步骤B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特殊除霜运行时,如果因除霜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ime2而转入所述步骤B5,计数1次,同时,使所述M增加ΔA;进入所述步骤B31之前,判断累积计数是否达到n次,如果是,转入所述B33,并将累积计数清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蓄热装置温度,根据检测到的蓄热装置温度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动作,使蓄热装置在正常制冷和制热状态下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使蓄热材料不发生变质和过渡蒸发,保证其功能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循环装置的系统图;图2为图1中所示空调循环装置的制冷运行的控制流程图;图3为图1中所示空调循环装置的制热运行到除霜运行的控制流程图;图4为图1中所示空调循环装置的制热除霜运行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和室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节流元件、蓄热装置、第三节流元件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吸气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蓄热装置包括用来蓄积压缩机废热的蓄热材料和利用该蓄热材料的蓄热进行热交换的蓄热换热器,所述蓄热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串联后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并联,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控制阀串联后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之间的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四通阀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始制冷和制热运行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S2、制冷和制热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根据检测到的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关闭和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循环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和室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节流元件、蓄热装置、第三节流元件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吸气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蓄热装置包括用来蓄积压缩机废热的蓄热材料和利用该蓄热材料的蓄热进行热交换的蓄热换热器,所述蓄热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串联后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并联,所述第三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控制阀串联后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之间的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四通阀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始制冷和制热运行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S2、制冷和制热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根据检测到的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关闭和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S21、判断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A3,如果是,则转入步骤S22;S22、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判断所述蓄热装置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A1,如果是,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其中A1<A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还包括:判断所述蓄热装置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A4,如果是,则控制所述压缩机关闭,其中A4>A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的同时降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节流程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B1、制热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所述室外换热器进口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和连续制热运行时间;B2、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进口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和/或连续制热运行时间,判断是否满足进入除霜运行的条件,如果是,则转入步骤B3;B3、进入除霜运行;B4、除霜运行过程中,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温度、室外环境温度和除霜时间,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室外换热器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和/或除霜时间,判断是否满足退出除霜的条件,如果是,则转入步骤B5;B5、退出除霜运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具体为:B21、当连续制热运行时间达到设定时间Time1时,判断实时检测到的所述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前面检测到的所述室内换热器最高温度之间的差值ΔT1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A5,如果是,则转入所述步骤B3,如果否,则转入B22;B22、判断检测到的所述室外换热器进口温度与当时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室外换热器温度之间的差值ΔT2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A6,如果是,则转入所述步骤B3,如果否,则转入步骤B23;B23、判断连续制热运行时间是否达到设定时间Time3,如果是,则转入所述步骤B3,如果否则转入所述B21,其中Time3>Time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3包括:B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安周中华韩雷陈军宇李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