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龄重楼块茎促壮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73731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幼龄重楼块茎促壮种植方法,包括备地、定植、重楼苗管理、田间管理步骤,具体是将选定的种植地块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以上,曝晒0.5~1个月,用生石灰进行杀虫杀菌,按宽度100cm进行作墒,整理好苗床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将三年生的重楼幼苗用清水洗净,消毒,按照行距25~35cm,株距15~20cm进行栽植,浇水,用消毒处理的农林废弃物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为5~7cm;待重楼幼苗叶片形态分化完整,于苗木第一轮叶片下方3~5cm处截断;抚育管理工作包括施肥、除草和有害生物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于重楼幼苗叶片形态分化完整、相对高生长稳定期间,阻断重楼的生殖生长分化,促进重楼块茎生长,结合相应的田间管理方法大幅度提升了重楼的产量,产量提升率达到2.5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龄重楼块茎促壮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材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幼龄重楼块茎促壮种植的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重楼为多年生直立草本,全体光滑无毛,高30~100厘米。根茎肥厚,黄褐色,结节明显,具鳞片状叶及众多须根。茎单一,青紫色或紫红色,直径约1厘米,基部有膜质叶鞘包茎。叶轮生茎顶,4~9片,通常为7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9~23厘米,宽2.5~7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全缘,基部楔形,膜质或薄纸质,绿色,有时下面带紫色;主脉3条基出。花单生顶端,花梗青紫色或紫红色;外列被片绿色,叶状,4~7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内列被片与外列同数,黄色或黄绿色,线形,宽约1毫米,一般短于外列被片:雄蕊数与花被片同,花丝扁平,长3~5毫米,花药线形,金黄色,纵裂,长于花丝2~3倍,药隔在药上略延长、或无;子房上位,具4~6棱,花柱短,先端4~7裂,向外反卷;胚珠每室多数。蒴果球形,熟时黄褐色,3~6瓣裂,直径2~2.4厘米,内含多数鲜红色卵形种子。花期4~7月。果期8~11月。重楼为多年生草本,实为根茎多年生,茎叶1年倒苗。具有越冬期比较长,营养生长期较短,生殖生长期较长的特点.一般头年11月中、下倒苗后即进入越冬,到翌年3月萌动,1月从台叶盘上抽苔开花,营养生长仅有1个月的时间.从5月开花到10月种子成熟的生殖生长期长达5个多月。实际营养生长的重点是消耗营养慢长生长的根茎,实质营养生长贯穿于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重楼喜温,喜漫、喜荫蔽,但也抗寒、耐旱,惧怕霜冻和阳光。适宜在1300~1900米海拔,年均气温13~18℃,在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砂土和壤土种植,尤以河边、箐边和背荫山种植为宜。本属植物的根茎大都含多种甾体皂甙,其中C27甾体皂甙等具有生理活性,有止血和收缩子宫的功能,在医药上广为应用。目前,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且由于重楼的成长期较长,加上土地的使用率及短缺情况,现有的重楼种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克服土地使用存在的实际情况,开发一种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尽可能的提升重楼的产量的种植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龄重楼块茎促壮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备地、定植、重楼苗管理、田间管理步骤,具体包括:A、备地:将地块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以上,曝晒0.5~1个月,用生石灰进行杀虫杀菌,按宽度100cm进行作墒,整理好苗床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B、定植:将三年生的重楼块茎用清水洗净,消毒,按照行距25~35cm,株距15~20cm进行栽植,浇水,用消毒处理的农林废弃物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为5~7cm;C、重楼苗管理:待重楼幼苗叶片形态分化完整,于苗第一轮叶片下方3~5cm处截断;D、田间管理:包括施肥、除草和有害生物防治;所述的的施肥是按每亩50~100Kg有机肥料,每年施肥次数为3~4次;所述的除草是在杂草长到三次叶以前进行清除,清除的杂草运出种植区,并对种植区统一用石灰消毒;所述的有害生物防治重点是坚持经常性的病害的预防和达到影响经济产量的害虫除治。本专利技术采用于重楼幼苗的叶片形态分化完整、相对高生长稳定的期间,阻断重楼的生殖生长分化,结合相应的定植、田间管理方法大幅度提升了重楼的产量,产量提升率达到2.5倍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幼龄重楼块茎促壮种植的技术方法,包括备地、定植、重楼苗管理、田间管理步骤,具体包括:A、备地:将地块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以上,曝晒0.5~1个月,用生石灰进行杀虫杀菌,按宽度100cm进行作墒,整理好苗床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B、定植:将三年生的重楼幼苗用清水洗净,消毒,按照行距25~35cm,株距15~20cm进行栽植,浇水,于农林废弃物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为5~7cm;C、重楼苗管理:待重楼幼苗叶片形态分化完整,于苗第一轮叶片下方3~5cm处截断;D、田间管理:包括施肥、除草和有害生物防治;所述的的施肥是按每亩50~100Kg有机肥料,每年施肥次数为3~4次;所述的除草是在杂草长到三次叶以前进行清除,清除的杂草运出种植区,并对种植区统一用石灰消毒;所述的有害生物防治重点是坚持经常性的病害的预防和达到影响经济产量的害虫除治。A步骤中所述的生石灰的使用量为4~6Kg/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龄重楼块茎促壮种植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中所述的消毒液为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生石灰、甲霜灵或哑霜灵。所述的消毒液的浓度为500~800倍液。B步骤中所述的栽植是重楼苗栽植深度为重楼芽刚刚露出种植土表,土表上面再覆盖腐殖质土2~3cm。B步骤中所述的农林废弃物需要用石灰或杀菌剂进行处理。所述的农林废弃物为半腐烂的树叶。所述的杀菌剂为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生石灰、甲霜灵或哑霜灵。D步骤中所述的有机肥料为沼液、沼渣、人粪尿或农家肥。所述的农家肥为畜禽粪便在发酵菌剂作用下充分腐熟发酵而成。实施例1试验地点:德宏芒市江东李子平海拔1950米试验对象:重楼三年生种子繁育苗,平均生长指标:长2.96cm,粗6.95mm,重1.61g试验方法:1、常规种植方法:重楼为多年生草本,实为根茎多年生,茎叶1年倒苗。一般头年11月中、下倒苗后即进入越冬,到翌年3月萌动,1月从台叶盘上抽苔开花,营养生长仅有1个月的时间.生殖生长较长,从5月开花到10月种子成熟的生殖生长期长达5个多月。通常种植重楼,将整地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以上,曝晒0.5~1个月,用生石灰进行杀虫杀菌,按宽度100cm进行作墒,整理好苗床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将三年生的重楼幼苗用清水洗净,消毒,按照行距25~35cm,株距15~20cm进行栽植,浇水,于农林废弃物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为5~7cm。让重楼按照自然规律年复一年的倒伏和生长。试验结果:第二年的平均生长指标为:长4.07cm,粗14.18mm,重7.49g;第三年的平均生长指标为:长6.42cm,粗17.53mm,重16.88g。2、本专利技术种植方法:与上述常规种植方法不同点如下:抑制生殖生长,促进块茎的生长,本试验就是在重楼叶片形态分化完成后,于苗第一轮叶片下方3cm处截断,阻断地上部分的生长,阻断生殖生长,减少对块茎营养的消耗,达到促进块茎生长的目的。试验结果:第二年的平均生长指标为:长5.9cm,粗18.97mm,重20.67g;第三年的平均生长指标为:长12.31cm,粗24.65mm,重34.92g。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种植方法明显提升了重楼的产量。实施例2试验地点:德宏芒市江东李子平海拔1800米试验对象:重楼三年生种子繁育苗,平均生长指标:长2.96cm,粗6.95mm,重1.61g试验方法:1、常规种植方法:重楼为多年生草本,实为根茎多年生,茎叶1年倒苗。一般头年11月中、下倒苗后即进入越冬,到翌年3月萌动,1月从台叶盘上抽苔开花,营养生长仅有1个月的时间.生殖生长较长,从5月开花到10月种子成熟的生殖生长期长达5个多月。通常种植重楼,将整地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以上,曝晒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幼龄重楼块茎促壮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备地、定植、重楼苗管理、田间管理步骤,具体包括:A、备地:将地块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以上,曝晒0.5~1个月,用生石灰进行杀虫杀菌,按宽度100cm进行作墒,整理好苗床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B、定植:将三年生的重楼块茎用清水洗净,消毒,按照行距25~35cm,株距15~20cm进行栽植,浇水,用消毒处理的农林废弃物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为5~7cm;C、重楼苗管理:待重楼幼苗叶片形态分化完整,于苗第一轮叶片下方3~5cm处截断;D、田间管理:包括施肥、除草和有害生物防治;所述的的施肥是按每亩50~100Kg有机肥料,每年施肥次数为3~4次;所述的除草是在杂草长到三次叶以前进行清除,清除的杂草运出种植区,并对种植区统一用石灰消毒;所述的有害生物防治重点是坚持经常性的病害的预防和达到影响经济产量的害虫除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龄重楼块茎促壮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备地、定植、重楼苗管理、田间管理步骤,具体包括:A、备地:将地块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以上,曝晒0.5~1个月,用生石灰进行杀虫杀菌,按宽度100cm进行作墒,整理好苗床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B、定植:将三年生的重楼块茎用清水洗净,消毒,按照行距25~35cm,株距15~20cm进行栽植,浇水,重楼块茎上覆土2~3cm,覆土后再覆盖腐殖土2~3cm,腐殖土上覆盖5~7cm用消毒处理的农林废弃物;C、重楼苗管理:待重楼幼苗叶片形态分化完整,于苗第一轮叶片下方3~5cm处截断;D、田间管理:包括施肥、除草和有害生物防治;所述的施肥是按每亩50~100Kg有机肥料,每年施肥次数为3~4次;所述的除草是在杂草长到三次叶以前进行清除,清除的杂草运出种植区,并对种植区统一用石灰消毒;所述的有害生物防治重点是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华林春然钏加周黄国回李顺云汤成松申家兴段兆梅段洪瑞郗三旺团杨恩菊陶安从段尹段生彪张瑞芳谢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芒市宏康重楼种植专业合作社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林业局芒市人民政府林业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