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波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563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6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和止血带,所述止血带与固定带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带中部一侧固定有包体,所述包体与固定带之间设有可容止血带穿过的空隙,所述止血带两端穿出空隙分别与固定带和包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功能急救包使用时可绑在手臂或腿上使用,解决了止血带携带不方便的问题,使用时,无需拆卸急救包,可直接从固定带与包体之间抽出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军用便携式医用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急救包
技术介绍
失血过多、烧伤是战场上士兵、尤其是炮兵致死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单兵急救装备可方便伤员及时有效的自救互救,从而减少伤残率,提高后续救治率。目前单兵急救包结构比较简单,功能比较单一,并且携带不方便,物品堆放杂乱,使用时,不能及时有效的找出所需的物品,耽误救治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取用方便的多功能急救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和止血带,所述止血带与固定带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带中部一侧固定有包体,所述包体与固定带之间设有可容止血带穿过的空隙,所述止血带两端穿出空隙分别与固定带和包体活动连接。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包体远离固定带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三角巾。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三角巾为棉质白平布或者棉质五二绷带布,所述止血带由尼龙与塑料制成。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包体内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包体侧部设有供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物品进出的开口。侧部分别设置多个开口,便于及时准确取出所需物品,设置合理,避免了一个开口时因寻找物品而耽误急救的情况产生。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若干个第一敷料块,所述第一敷料块的宽度为十五厘米,长度为二十厘米。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二腔室包括第一分腔室、第二分腔室和第三分腔室,所述第一分腔室的数量为两个,位于第二腔室一侧,所述第二分腔室和第三分腔室上下设置且共同位于第二腔室另一侧,所述第二分腔室位于第三分腔室上部。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分腔室内设有第二敷料块,所述第二敷料块的宽度为五厘米,高度为十厘米。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分腔室内设有可溶性止血纱布。可溶性止血纱布增加了止血功能,有预防失血性休克的作用。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三分腔室内设有绷带,绷带下部设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可在单手操作情况下,方便切断绷带,便于自救,剩余不使用绷带还可继续使用,避免绷带全部拿出不使用部分被污染的情况。—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包体上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带,两个连接带远离包体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登山扣。使用时,可将登山扣与腰带等连接,进一步固定,也可以将两个登山扣各自扣接,作为斜背包使用。本技术多功能急救包使用时可绑在手臂或腿上使用,解决了止血带携带不方便的问题,使用时,无需拆卸急救包,可直接从固定带与包体之间抽出使用,方便快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急救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示意图;图3是第二腔室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包括固定带2和止血带3,所述止血带3与固定带2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带2中部一侧固定有包体6,所述包体6与固定带2之间设有可容止血带3穿过的空隙13,所述止血带3两端穿出空隙13分别与固定带2和包体6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带2 —端一侧设有粘接挂钩区,另一端另一侧设有与粘接挂钩区相配合的毡布区,使用时,先将固定带2两端绕过腿部或手臂粘接固定,然后将其外部的止血带3绕固定带2外侧固定,从而将包体6固定在腿部或手臂上。当让,固定带2两端也可以采用挂钩固定或者捆绑固定等方式。所述包体6上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带4,两个连接带4远离包体6 —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登山扣5。制作时,可在包体6上部设置包裹连接带4与登山扣5的容纳包。从而在不使用时,将两者折叠放置,以节约空间。所述包体6远离固定带2的一侧外设有外包片I,所述外包片I与包体6通过拉链连接,所述外包片I与包体6之间设有三角巾空腔101,三角巾空腔101内设有三角巾7。当然,也可以直接将三角巾7四周与包体6通过拉链连接或者粘接,以达到三角巾7与包体6可拆卸连接的效果,方便使用时,三角巾7取用快速便捷。所述三角巾7为棉质白平布,所述止血带3由尼龙与塑料制成。当然三角巾7也可以为棉质五二绷带布等其他材料。所述包体6内设有第一腔室611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611内设有两个第一敷料块9,所述第一敷料块9的宽度为十五厘米,长度为二十厘米。所述包体6右侧设有供第一敷料块9进出的开口。开口外设有封闭开口的包盖,包盖与包体粘接或者扣接来密封第一腔室611。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腔室包括第一分腔室621、第二分腔室622和第三分腔室623,所述第一分腔室621的数量为两个,位于第二腔室一侧,所述第二分腔室622和第三分腔室623上下设置且共同位于第二腔室另一侧,所述第二分腔室622位于第三分腔室623上部。所述包体6右侧还分别对应两个第一分腔室621设有开口,左侧和下侧分别对应第二分腔室622和第三分腔室623设有开口。开口外设有封闭开口的包盖,包盖与包体粘接或者扣接来密封各个腔室。两个第一分腔室621内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敷料块8,所述第二敷料块8的宽度为五厘米,高度为十厘米。所述第二分腔室622内设有可溶性止血纱布10。所述第三分腔室623内设有绷带11,绷带11下部设有切割装置12。绷带11在第三分腔室623活动设置,可通过抽取绷带11将其从开口内拉出,切割装置12为带有锯齿的切割刀,绷带11活动端朝下,与切割装置12之间有一定距离,使用时,绷带11拉取一定长度后,将其靠近切割装置12割断。当然,实际使用时,切割装置12的形状也可以设置成勾刀等其他形状,能达到切断绷带11的效果即可。本技术使用时,可将固定带2固定在腿部或手臂上,然后将止血带3固定,需要时,可将登山扣5与其他部位固定;或将固定带2折叠,利用止血带3将其固定,将登山扣5对扣,将急救包斜背。止血带3位置设计合理,需要使用止血带3时,直接将其解开,从空隙13内抽出即可,解决了止血带3不易携带的问题,同时急救包内设置敷料块、可溶性止血纱布10等战场急需和耗费最多的急救物品,物品取用方便,方便单兵急救自救。【主权项】1.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2)和止血带(3),所述止血带(3)与固定带(2)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带(2)中部一侧固定有包体(6),所述包体(6)与固定带(2)之间设有可容止血带(3)穿过的空隙(13),所述止血带(3)两端穿出空隙(13)分别与固定带⑵和包体(6)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6)远离固定带(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三角巾(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巾(7)为棉质白平布或者棉质五二绷带布,所述止血带(3)由尼龙与塑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6)内设有第一腔室(611)和第二腔室,所述包体(6)侧部设有供第一腔室(611)和第二腔室内物品进出的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611)内设有若干个第一敷料块(9),所述第一敷料块(9)的宽度为十五厘米,长度为二十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包括第一分腔室(621)、第二分腔室(622)和第三分腔室(623),所述第一分腔室(621)的数量为两个,位于第二腔室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带(2)和止血带(3),所述止血带(3)与固定带(2)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带(2)中部一侧固定有包体(6),所述包体(6)与固定带(2)之间设有可容止血带(3)穿过的空隙(13),所述止血带(3)两端穿出空隙(13)分别与固定带(2)和包体(6)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李明贤
申请(专利权)人:孙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