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886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6:00
一种毫米波发生器,包括振荡天线,所述振荡天线上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依次排列有调节柱、振荡管和限位导电柱,所述振荡管的两端分别可调节地接触于限位导电柱及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及限位导电柱分别固定于所述振荡天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振荡管与限位导电柱之间可活动接触,装配简单,易于调节和维护,同时节省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或保健器材,特别是一种毫米波发生器
技术介绍
毫米波疗法是通过特定频率的毫米波与人体细胞产生相干谐振为原理细胞相干振荡原理,使人体病变细胞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将毫米波作用于患病部位或有关穴位,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传递,达到细胞层面的治疗。毫米波与细胞产生谐振可使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使膜电位脱离,受损细胞恢复正常振荡频率,借此使细胞通透性提高,营养转化与代谢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毫米波相对于通常的频谱治疗来说,能够以很小的功率起到更好的效果,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毫米波发生器是利用耿式二极管加电后在振荡器内振荡产生毫米波,再通过角锥喇叭天线发射出去作用于人体。然而目前的毫米波发生器均结构复杂,装配繁琐,耗时长且返修率高,不利于该治疗仪的应用和推广。尤其是,耿氏管的焊接装配,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脱焊或接触不良,难于调节、装配和维护,使得治疗装置可靠性低,生产成本偏高,维修与循环利用的难度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调节装配,生产成本低的毫米波发生器。所述毫米波发生器,包括振荡天线,所述振荡天线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毫米波发生器,包括振荡天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天线(1)上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依次排列有调节柱(3)、振荡管(2)和限位导电柱(4),所述振荡管(2)的两端分别可调节地接触于所述限位导电柱(4)及调节柱(3),所述调节柱(3)及限位导电柱(4)分别固定于所述振荡天线(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勇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海纳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