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元球专利>正文

汽(气)液轮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5582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2:26
汽(气)液轮机系统,包括汽液轮机组、锅炉、汽化气箱,热能还原箱;汽液轮机组由复数台结构相同但大小不同的轮机串联组成;首轮的水蒸汽入口与锅炉的蒸汽管连通,出汽口在主体箱储汽包上;与后一进汽轮机的汽液分配轮的进汽口相通,末轮储汽包出口与汽化气箱连通;汽化气箱通过管道连接气液轮机,气液轮机出气口连接热能还原箱,再通过管道连接锅炉构成回路。热能还原箱与汽化气箱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热电厂发电,利用汽(气)体在液体环境中所具特性转化成机械能,用做功后的水蒸汽余热(废热)转化成再生能做功,再生能做功后的余热返还锅炉的热能还原箱,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气)液轮机系统,适用于热电厂发电。
技术介绍
汽缸式蒸汽机,汽流只能在汽缸内以压力推动活塞运动,做一种功后就浪费。现有汽轮机,利用汽流穿过叶轮,推移具有阻流的叶片运动,也只能做推动与反推动两种功。汽流、汽压、气温都没有被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气)液轮机系统,利用汽(气)体在液体环境中所具特性转化成机械能,用做功后的水蒸汽余热(废热)转化成再生能做功,节约冷却水的汽化气箱,将再生能做功后的余热返还锅炉的热能还原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汽(气)液轮机系统,包括汽液轮机组、锅炉、汽化气箱,热能还原箱;汽液轮机组由复数台结构相同但大小不同的轮机串联组成;首轮的水蒸汽入口与锅炉的蒸汽管连通,出汽口在主体箱储汽包上;与后一进汽轮机汽液分配轮的进汽口相通,末轮储汽包出口与汽化气箱连通;汽化气箱通过管道连接气液轮机,气液轮机出气口连接热能还原箱,还原箱冷却水出口再通过管道连接锅炉构成回路。汽液轮机的结构是,主体箱中装有圆筒形的转轮,转轮由两块空心园板以叶片连接而成,每相邻两叶片成一个不封闭有缸体功能的格腔;转轮内装汽液分配轮,汽液分配轮内设有隔离汽、液的隔离板;主体箱内盛有高出转轮1-2米的水。汽化气箱顶部有分气包,下部设凝结水室,汽化气箱内装二氯丙烷液体,由散热管连通分气包与凝结水室;热能还原箱与汽化气箱结构相同,只装凝结水。汽化气箱下部的凝结水室出水口与热能还原箱冷却水入口相通,冷却区入口与热能还原箱内二氯丙烷液室出口相通;汽化气箱上部冷却区出口与气液轮机进气口管道相通,气液轮机的储气包与热能还原箱上部相通;热能还原箱的冷却水出口与锅炉的给水管相通。以汽(气)流推动转轮中具有缸体功能的格腔做功,并进入格腔,以体积压出格腔中的液体做反推力功,并又占据格腔后,利用汽体在液体环境中所具特性转化成机械能,由汽(气)液轮机做功,用复数台该轮机串联组合,使高温、高压、蒸气按先后逐台流过做功,直至汽流压力小的汽液轮机组和做功后水蒸气余热(废热能)转化成再生能做功,并节约冷却水的汽化气箱,又将再生能做功后的余热返还锅炉的热能还原箱。用水蒸汽做动力源,二氯丙烷为热能转化介质(也可用其它适合物)。把高温高压的水蒸汽在汽液轮机组的汽液轮机中逐台做功,逐步降压后,送入汽化气箱,用箱中二氯丙烷液吸收它的余热,使水蒸气冷却成凝结水,再送进热能还原箱。吸收水蒸汽余热的二氯丙烷液体被气化,转化成再生能去气液轮机做功之后也送入热能还原箱,用余热加热凝结水后再送入锅炉。二氯丙烷气散热冷却成凝结液体,又返回汽化箱。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一台汽液轮机比汽轮机一级叶轮所耗能要少,由于它利用汽体在液体环境中所具特性转化成机械能。所以它除获得汽轮机能获得的汽压X出口面积的推力,汽压X外出口面积的反推力外。另可获得不耗能的:汽体等体积浮力(a)汽体在液体中上升时体积膨涨部分排出格腔产生反推力(b)到达顶部180°?190°段。汽体全部排出格腔产生液体向上挤压力+汽体浮力X外出口面积的反推力(C),从分配轮液腔进入格腔的液体所在点压强X出口 10面积的推力(d),以及同时在260°?280°段从转轮格腔外出口 7向转轮内汽液分配轮的液腔反流去补充液腔向格腔流失的液体对格腔的推力(e)和反推力(f)共6种孪生功能,并且,每个格腔反复循环此过程。2、汽液轮机转轮每相邻两叶片是一个不封闭的具有缸体功能的格腔,当与分配轮汽腔出汽口相通时,汽流与格腔以斜110°进入,对格腔产生汽压推动,并由上向下压出格腔中液体从外圆出口排出,产液压缸式反推力。错开360°时,汽体被封闭在格腔中,以等体积做浮力功。做功后的格腔在顶部排出的气体从主体箱出口 14进入比它压力低一级的后一轮机,做与前轮机相同的运作过程,由于利用汽体在液体中的特性,汽液轮机有缸式汽压、缸式液压机功能做功特点,同时又有汽轮机汽流逐级做功的优点。3、汽液轮机的数量,可随汽压增减。4、用水蒸汽废热能转化再生能做功,即凝结水蒸汽,又节约冷却水,还把再生能做功后的余热锅炉给水,热能还原。【附图说明】图1是汽(气)液轮机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汽(气)液轮机首轮A-A向剖视图;图3是汽(气)液轮机首轮B-B向剖视图;图4是汽化气箱、汽液轮机与热能还原箱组合示意图;图中:1、汽液轮机首轮I ;2、汽液分配轮;3、水蒸汽入口 ;4、汽液分配轮汽腔;5、汽腔出气口 ;6、汽液轮机转轮;7、转轮外出口 ;8、汽液分配轮固定架;9、分配轮液腔;10、液腔出液口 ; 11、液腔入液口 ; 12、液腔导流板;13、转轮格腔;14、汽液轮机出汽口 ; 15、汽液轮机2轮入汽口 ;16、汽液轮机组末轮出汽口 ;17、汽化气箱;18、汽化气箱分汽包;19、汽化气箱散热管;20、凝结水室;21、水蒸汽丙烷气隔离导流板;22、丙烷气出口 ;23、凝结水丙烷液隔离板;24、凝结水出口 ;25、二氯丙烷液入口 ;26、气液轮机;27、气液轮机进气口 ;28、出气口 ;29、热能还原箱;30、还原箱气包;31、散热管;32、二氯丙烷液室;33、二氯丙烷液出口 ;34、还原箱冷却水(凝结水)入口 ;35、二氯丙烷液吸热气化区;36、还原箱冷却水(凝结水)吸热升温区;37、凝结水出口 ;38、凝结水二氯丙烷隔离板。39、锅炉;40、分配轮实心轴;41、汽液隔离板;42、转轮转动轴;43、转轮空心轴;44、转轮叶片;141、储汽包;50、凝结水;51、二氯丙烷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看图1,汽液轮机组由复数台汽液轮机串连成一体,机组的轮机数以汽压高低而定,汽压高则机数多。各汽、气液轮机结构相同,大小长短不同,每一后进汽轮机的进汽口只与前一进汽轮机主体箱储汽包串接连通。首轮I顶部的水蒸汽入口 3与锅炉39的蒸汽管连通,出汽口 14在主体箱汽层141上,与汽液分配轮2的进汽口 15相通,末轮储汽包出口16与汽化气箱17连通;汽化气箱17通过管道连接气液轮机26,气液轮机出气口 28连接热能还原箱29,再通过管道连接锅炉39构成回路。汽化气箱内冷却区装比水沸点低的物质(本机内是2氯丙烷液)热能还原箱内冷却区装凝结水。图2是汽液轮机首轮A-A向剖视图,转轮6两头是空心园板,以叶片连接而成?’每相邻两叶片形成一个不封闭的有缸体功能的格腔13 ;分配轮2安装在转轮6的空心圆内,两头轴分别安装在转轮6两头轴内;分配轮用固定架8固定在主体箱的轴承座上,汽液分配轮2中心由汽液隔尚板41分隔出汽腔与液腔,汽腔的出汽口 5出汽口面积根据格腔容积、运动速度在单位时间而定,在底部350°?360°段(以分配轮垂直线而定,180°在上)进汽口是空心轴3,液腔的出液口 10在180°?194°段,进液口 11在260°?280°段,此处并设液腔导流板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气)液轮机系统,包括汽液轮机组、锅炉(39)、汽化气箱(17),热能还原箱(29);其特征在于:汽液轮机组由复数台结构相同但大小不同的轮机串联组成;首轮(1)的水蒸汽入口(3)与锅炉(39)的蒸汽管连通,出汽口(14)在主体箱储汽包(141)上;与后一进汽轮机的汽液分配轮(2)的进汽口(15)相通,末轮储汽包出口(16)与汽化气箱(17)连通;汽化气箱(17)通过管道连接气液轮机(26),汽液轮机出气口(28)连接热能还原箱(29),还原箱冷却水出口再通过管道连接锅炉(39)构成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元球
申请(专利权)人:郭元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