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沙发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懒人沙发,包括相互连接的坐垫部及靠垫部,所述坐垫部的下端面的四个角上设有支撑脚,所述靠垫部包括按摩部及按摩部两侧的耳部,所述按摩部由七块按摩凸起构成,且各个相邻的两个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应力沟壑分别为第一应力沟壑、第二应力沟壑、第三应力沟壑、第四应力沟壑、第五应力沟壑及第六应力沟壑,所述两侧的耳部与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第一外沟壑及第二外沟壑,所述第三应力沟壑与第四应力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为脊椎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舒适而且结构强度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沙发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懒人沙发。
技术介绍
目前的懒人沙发上的靠垫部上的按摩块的弹性恢复能力很差,而且当人靠在懒人沙发上时,脊椎会不舒服。当人以慵懒随意的状态靠在靠垫部时,人容易从靠垫部上滑出。而且靠垫部与坐垫部的连接强度低,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舒适而且结构强度大的懒人沙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懒人沙发,其特征是:包括相互连接的坐垫部及靠垫部,所述坐垫部的下端面的四个角上设有支撑脚,所述靠垫部包括按摩部及按摩部两侧的耳部,所述按摩部由七块按摩凸起构成,且各个相邻的两个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应力沟壑分别为第一应力沟壑、第二应力沟壑、第三应力沟壑、第四应力沟壑、第五应力沟壑及第六应力沟壑,所述两侧的耳部与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第一外沟壑及第二外沟壑,所述第三应力沟壑与第四应力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为脊椎块,所述第一外沟壑至第三应力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构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一中间部及第一头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向下凹陷呈弧形状,为第一支撑弧,该第一支撑弧的弧度为18° -25°,所述第一中间部向外拱起,且为第一拱形弧,该第一拱形弧的弧度为22° -33°,所述第一头部向外延伸,且为第一延伸弧,该第一延伸弧的弧度与第一支撑弧的弧度相等;所述第四应力沟壑至第二外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二支撑部、第二中间部及第二头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构成的第二支撑弧与第一支撑部的弧度相等,所述第二中间部构成的第二拱形弧与第一拱形弧的弧度相等,所述第二头部构成的第二延伸弧与第一延伸弧的弧度相等,所述脊椎块包括依次连接第三支撑部、第三中间部及第三头部,所述第三中间部构成的第三拱形弧的弧度小于第一拱形弧的弧度。进一步,所述坐垫部与靠垫部之间通过加强段连接,所述加强段呈弧形状,该加强段包括与按摩部连接的中间加强凸起及分别与两侧耳部连接的第一加强凸起及第二加强凸起。进一步,所述中间加强凸起的弧形凸起方向与第一加强凸起及第二加强凸起的弧形方向相反。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本申请的懒人沙发包括坐垫部及靠垫部,靠垫部包括按摩部及按摩部两侧的耳部,按摩部由七块按摩凸起构成,该七块按摩凸起用于按摩人体背部,当人是以慵懒随意的状态靠在靠垫部时,耳部起到了限位人体背部,防止人滑出按摩部。而且在按摩部上的各个应力沟壑将每块按摩凸起隔开,使得每块按摩凸起的受力均匀,大大提高了按摩块的弹性恢复能力。2.第一外沟壑至第三应力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构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一中间部及第一头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向下凹陷呈弧形状,为支撑弧,当支撑弧的弧度为18° -25。时,第一支撑部对第一中间部的支撑能力及第一支撑部的抗挤压能力效果最佳。第一中间部向外拱起,且为第一拱形弧,当第一拱形弧的弧度为22° -33°时,人体背部与第一中间部接触时舒适度及第一中间部的抗压能力最佳。第三应力沟壑与第四应力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为脊椎块,该脊椎块处于按摩部的中间是针对人体的脊椎而设计的,故该脊椎块上的第三中间部构成的第三拱形弧的弧度小于第一拱形弧的弧度,保证了脊椎与脊椎块接触时的舒适度。3.坐垫部与靠垫部之间通过加强段连接,所述加强段呈弧形状,加强段能提高坐垫部与靠垫部的连接强度,保证靠垫部受力时,坐垫部与靠垫部的连接处不会变形或断裂。该加强段包括与按摩部连接的中间加强凸起及分别与两侧耳部连接的第一加强凸起及第二加强凸起。中间加强凸起的弧形凸起方向与第一加强凸起及第二加强凸起的弧形方向相反,使得第一加强凸起及第二加强凸起与中间加强凸起产生的内力方向相反,进一步提高加强段的结构稳定性,而且能更好的提高坐垫部与靠垫部的连接结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懒人沙发,包括相互连接的坐垫部2及靠垫部1,所述坐垫部2的下端面的四个角上设有支撑脚,所述靠垫部I包括按摩部4及按摩部4两侧的耳部5,所述按摩部4由七块按摩凸起构成,且各个相邻的两个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应力沟壑分别为第一应力沟壑11、第二应力沟壑12、第三应力沟壑13、第四应力沟壑14、第五应力沟壑15及第六应力沟壑16,所述两侧的耳部5与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第一外沟壑51及第二外沟壑52,所述第三应力沟壑13与第四应力沟壑14之间的按摩凸起为脊椎块6,所述第一外沟壑51至第三应力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构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000、第一中间部100及第一头部10,所述第一支撑部1000向下凹陷呈弧形状,为第一支撑弧,该第一支撑弧的弧度为18° -25°:若第一支撑弧的弧度大于18° -25°时,第一支撑部1000凹陷弧度过大,使得第一支撑部1000的支撑结构强度降低,影响第一中间部100的抗压能力。若第一支撑弧的弧度小于18° -25。时,第一支撑段产生的内力降低,导致对第一中间部100的支撑能力降低。所述第一中间部100向外拱起,且为第一拱形弧,该第一拱形弧的弧度为22° -33°:若第一拱形弧的弧度大于22° -33°时,第一中间部100的拱起弧度过大导致人体背部在靠的时候会感觉到不舒适。若第一拱形弧的弧度小22° -33°时,第一中间部100的拱起弧度小,导致第一中间的抗压能力降低。所述第一头部10向外延伸,且为第一延伸弧,该第一延伸弧的弧度与第一支撑弧的弧度相等;所述第四应力沟壑14至第二外沟壑52之间的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二支撑部20000、第二中间部200及第二头部,所述第二支撑部20000构成的第二支撑弧与第一支撑部1000的弧度相等,所述第二中间部200构成的第二拱形弧与第一拱形弧的弧度相等,所述第二头部构成的第二延伸弧与第一延伸弧的弧度相等,所述脊椎块6包括依次连接第三支撑部63、第三中间部62及第三头部61,所述第三中间部62构成的第三拱形弧的弧度小于第一拱形弧的弧度。进一步,所述坐垫部2与靠垫部I之间通过加强段7连接,所述加强段7呈弧形状,该加强段7包括与按摩部4连接的中间加强凸起73及分别与两侧耳部5连接的第一加强凸起71及第二加强凸起72。进一步,所述中间加强凸起73的弧形凸起方向与第一加强凸起71及第二加强凸起72的弧形方向相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懒人沙发,其特征是:包括相互连接的坐垫部及靠垫部,所述坐垫部的下端面的四个角上设有支撑脚,所述靠垫部包括按摩部及按摩部两侧的耳部,所述按摩部由七块按摩凸起构成,且各个相邻的两个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应力沟壑分别为第一应力沟壑、第二应力沟壑、第三应力沟壑、第四应力沟壑、第五应力沟壑及第六应力沟壑,所述两侧的耳部与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第一外沟壑及第二外沟壑,所述第三应力沟壑与第四应力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为脊椎块,所述第一外沟壑至第三应力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构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一中间部及第一头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向下凹陷呈弧形状,为第一支撑弧,该第一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懒人沙发,其特征是:包括相互连接的坐垫部及靠垫部,所述坐垫部的下端面的四个角上设有支撑脚,所述靠垫部包括按摩部及按摩部两侧的耳部,所述按摩部由七块按摩凸起构成,且各个相邻的两个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应力沟壑分别为第一应力沟壑、第二应力沟壑、第三应力沟壑、第四应力沟壑、第五应力沟壑及第六应力沟壑,所述两侧的耳部与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第一外沟壑及第二外沟壑,所述第三应力沟壑与第四应力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为脊椎块,所述第一外沟壑至第三应力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构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第一中间部及第一头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向下凹陷呈弧形状,为第一支撑弧,该第一支撑弧的弧度为18°‑25°,所述第一中间部向外拱起,且为第一拱形弧,该第一拱形弧的弧度为22°‑33°,所述第一头部向外延伸,且为第一延伸弧,该第一延伸弧的弧度与第一支撑弧的弧度相等;所述第四应力沟壑至第二外沟壑之间的按摩凸起之间构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二支撑部、第二中间部及第二头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构成的第二支撑弧与第一支撑部的弧度相等,所述第二中间部构成的第二拱形弧与第一拱形弧的弧度相等,所述第二头部构成的第二延伸弧与第一延伸弧的弧度相等,所述脊椎块包括依次连接第三支撑部、第三中间部及第三头部,所述第三中间部构成的第三拱形弧的弧度小于第一拱形弧的弧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洋,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伟洋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