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志娟专利>正文

一种水溞驯化方法及利用水溞对含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3708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8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水溞驯化方法及利用水溞对含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溞驯化方法如下:将水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向培养液中投放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作为饵料喂养水溞,逐渐改变培养液的温度和/或提高培养液中的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直至培养液的温度达到预定极限温度和/或培养液中的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达到预定最高浓度,同时向该培养池中投放有益微生物,完成水溞的变温驯化和对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定向摄食和耐受性的驯化。将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溞驯化方法所驯化的水溞投放到被严重污染富含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及藻类的水体中,可以净化水体,修复水下生态平衡达到水体生态自我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溞驯化方法及利用水溞对含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水溞驯化方法及利用水溞对含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由于含水率高,如何经济且科学地处理成为难题,甚至有“污泥围城”之困。为什么污泥如此难处理?主要是将污泥里的水分夺过来太难了。像泥像水又像胶的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之后的产物,与河涌里的淤泥和底泥不同,污泥里面重金属可能超标、有机污染物比如强致癌物多环芳烃,以及塑化剂也可能超标,而且还可能有病原体。比较麻烦的是,全国安全处置的污泥不到20%。说是污泥,其实其物理性状“是泥不似泥,似水不是水”,因为污水处理厂里面产生的污泥含水率高达98%甚至99%,也就是说100斤污泥顶多只有2斤的固体泥巴在里面。即便拿物理性状来说,其实也是介于泥和水之间的胶状物。那么问题来了,为了运输一吨泥,得附带运98吨的水,而且很臭,洒漏会危害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要求污水处理厂必须要将污泥进行处理,将含水量降到80%,变成稀泥,将胶状物用管道泵到一个密闭的、圆桶形的设备里面,让其高速运转,利用离心力将水和泥分离,使得污泥的含水率降到80%,再运到外地填埋,或者运到水泥厂做水泥。再脱水就要和细胞打架,80%的含水率运输起来还是划不来,怎么不弄成干泥呢?因为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里面有相当多的活性物质,各种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里面包含了大量水分。这些水分被细胞膜和细胞壁保护着,很难用很低的成本夺出来。晒行不行?绝对不行!因为污泥里面高含硫,一晒太阳就搞臭一大片。压榨行不行?传统的压榨方法也只能压出细胞之外的水分。有些专家提出与细胞抢水分的思路。即:建设污泥干化减量设施,让污泥的含水率降到50%,再将干化污泥运输至水泥厂、电厂或垃圾焚烧厂直接焚烧。但成本非常高,有专家提出质疑,认为如果将污泥拿去焚烧,因为污泥的热值不高,还有比较高的含水量,所以锅炉热效率会降低、煤耗增加,用煤成本增加。烟气产量大大增加(60%左右)排烟温度上升20℃,导致烟、风道处理系统的投资增加。还会加重设备腐蚀,必须进行防腐。另外,污泥里面也有“宝贝”,污泥虽然含有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以及病原体,但含量不高,且重金属含量呈逐年走低态势,以干污泥来算,每千克污泥中平均含有机质达42.9%、全氮占2.73%、全磷占1.74%、全钾占0.69%。猪粪中的这几项养分含量占比分别为19.5%、2.10%、0.80%、0.90%。鸡粪中这几项养分的含量分别为26.0%、2.45%、0.95%、1.60%。四项养分含量中除钾之外,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含量都明显高于鸡粪和猪粪,肥效更高。还有在处置污泥之前需要加入大量的石灰和铁盐。本来固体物质就不多,增加这么多的石灰和铁盐,垃圾到底是增量了呢还是减量了呢?污泥处理可否采用生物法?负责污泥处置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无害处置是大方向。微生物制剂能够改良污泥水体和底质淤泥中的微生物,并进行有机质以及营养元素的良性分解和矿化,使一些营养元素以惰性形式暂时稳定下来,其结果类似于充气增氧的方法,当溶解氧高时,磷酸盐常常结晶形成不溶解的化合态;而当溶解氧偏低时,磷酸盐就会发生大量的溶解。因此,充气增氧的方法可以减少磷酸盐的溶解度。在生物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水体增氧是十分有益的。但是,一种增氧也不能解决污泥水体原来的养分含量过多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的存在本身就决定于培养环境,并要求有绝对优势的种群,一般微生物治理只能保持15~30天的良好工作状态,一旦条件改变(包括气候,底质,各种水质状态如:溶解氧,酸碱度,温度),这些微生物制剂就得不断添加,否则污染的爆发可能会更加严重。众所周知,水上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还包括水上蔬菜,水上花卉等)的确能吸收水体中的养分,但它们封锁水面,遮盖阳光,引起部分水下生物和泥底生物,特别是沉水植物的死亡,继而引起泥底中营养盐的大量溶解,它们的弊端远远大于它们带来的好处。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亚目,主要滤食水中的细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可以用于水体的净化。但是,未经驯化的水溞难以定向摄食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里面含有的相当多的活性物质和各种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难以在含高浓度的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的水体里生存,且在夏季时温度较高,未经驯化的水溞在33摄氏度以上温度的水体中摄食和生存的能力明显下降,而下降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更为明显,难以长期稳定生存,因此大大限制了水溞在水体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水溞驯化方法及利用水溞对含有高浓度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该种水溞驯化方法能够使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作为喂养水溞的饵料加以利用,还能够使水溞在含有高浓度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且温度范围较广的水体中长期稳定生存,从而可以将水溞应用于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及生态修复污染严重、富含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及藻类且温度范围较广的水域。本专利技术的水溞驯化方法如下:将水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向培养液中投放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作为饵料喂养水溞,将水溞继续培养,使水溞繁殖数代后,完成水溞的驯化。进一步地,逐渐改变培养液的温度和/或提高培养液中的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直至培养液的温度达到预定极限温度和/或培养液中的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达到预定最高浓度,完成水溞的变温驯化和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定向摄食和耐受性的驯化。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液中投放有特定微生物,所述特定微生物可在所述水溞肠道内与水溞共生。微生物,例如厌氧性细菌,能在水溞肠道内与水溞共生,并能降解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里面的有毒物质,所以可以增强水溞的抗毒能力。为保证子代水溞体内有足够的有益微生物,因此需要不断地补充培养液中有益微生物的个数以保持其在培养液中的浓度范围。上述驯化培养水溞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水溞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向培养液中投放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喂养水溞;B:重复A步骤将水溞继续培养,使水溞繁殖数代后,完成水溞的驯化。第二种水溞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水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预定时间后,将培养液的温度按同一趋势改变预定温度;B:重复A步骤,直至培养液的温度达到预定极限温度;C:保持培养液的温度不变,预定时间后,向培养液中投放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使培养液中的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增加;D:重复C步骤,直至培养液中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达到预定最高浓度,完成水溞的驯化。进一步地,所述培养液中所投放的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保持在其与水溞相对应的半致死浓度值LC50以内,以保证水溞在提高抗毒性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存活率,使水溞的数量保持稳定或增长。进一步地,所述B步骤中,首先将水溞捞出并放置在辅助培养液中培养预定时间,再将水溞捞出并放置到A步骤中所述的培养液中,然后重复A步骤;所述辅助培养液的温度处于8~25℃范围内。试验证实,8~25℃范围内的水体最适合于水溞的生长,可以提高水溞的活性,将水溞短暂放入该温度范围内的辅助培养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水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向培养液中投放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作为饵料喂养水溞,将水溞继续培养,使水溞繁殖数代后,完成水溞的驯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水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向培养液中投放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作为饵料喂养水溞,将水溞继续培养,并逐渐改变培养液的温度和提高培养液中的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直至培养液的温度达到预定极限温度和培养液中的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达到预定最高浓度,使水溞繁殖数代后,完成水溞的变温驯化和对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定向摄食及耐受性的驯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中投放有特定微生物,所述特定微生物可在所述水溞肠道内与水溞共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水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预定时间后,将培养液的温度按同一趋势改变预定温度;B:重复A步骤,直至培养液的温度达到预定极限温度;C:保持培养液的温度不变,预定时间后,向培养液中投放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使培养液中的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增加;D:重复C步骤,直至培养液中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达到预定最高浓度,完成水溞的驯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首先将水溞捞出并放置在辅助培养液中培养预定时间,再将水溞捞出并放置到A步骤中所述的培养液中,然后重复A步骤;所述辅助培养液的温度处于8~25℃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当培养液的温度达到预定极限温度后,将水溞在该温度条件下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一定时间后,再执行C步骤。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首先将水溞捞出并放置在辅助培养液中培养预定时间,再将水溞捞出并放置到C步骤中所述的培养液中,然后重复C步骤;所述辅助培养液中不含有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或者所述辅助培养液中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低于C步骤中所述培养液中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初始浓度。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当培养液中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达到预定最高浓度后,将水溞在该温度及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浓度的条件下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使水溞繁殖数代后,完成水溞的驯化。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水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预定时间后,向培养液中投放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使培养液中的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增加;B:重复A步骤,直至培养液中的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达到预定最高浓度;C:保持培养液中的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不变,预定时间后,将培养液的温度按同一趋势改变预定温度;D:重复C步骤,直至培养液的温度达到预定极限温度,完成水溞的驯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首先将水溞捞出并放置在辅助培养液中培养预定时间,再将水溞捞出并放置到A步骤中所述的培养液中,然后重复A步骤;所述辅助培养液中不含有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或者所述辅助培养液中所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低于A步骤中所述培养液中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初始浓度。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当培养液中所述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的浓度达到预定最高浓度后,将水溞在该温度及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饵料浓度的条件下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使水溞繁殖数代后,再执行C步骤。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溞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首先将水溞捞出并放置在辅助培养液中培养预定时间,再将水溞捞出并放置到C步骤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志娟
申请(专利权)人:蓝志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