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捡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164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与牵引机械配套使用的马铃薯捡拾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马铃薯上土机的销轴和销轴活动装置的设计,使铲头有很好的仿形效果,使整机阻力更小,更加有利于捡拾马铃薯;耙齿套有橡胶套,可有效防止马铃薯破皮;割刀的设计自动割断了提升链板上的杂物,有效防止了提升链板缠草;导向板支架和导向板的设计使马铃薯在回落收集箱时不至于甩出去造成马铃薯破皮和损伤;活动底板的设计使收集箱的底座可以一节一节下沉,减小了马铃薯落入收集箱时的高度,有效减少了马铃薯的破皮和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与牵引机械配套使用的马铃薯捡拾机
技术介绍
马铃薯是现今人类社会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是餐桌上的常客。西北地区马铃薯种植广泛,但都是山地、丘陵等小地块,马铃薯挖掘机等小型机具已基本成型生产,可还是达不到马铃薯一次性联合收获的要求,马铃薯靠机具挖掘后马铃薯的捡拾工作又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所以捡拾问题亟待解决。为解决这些问题,需专利技术适用的马铃薯捡拾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马铃薯捡拾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马铃薯捡拾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捡拾机,包括收缩叉、输送链板、液压泵、液压泵链轮、传动箱输入轴链轮、输送链板后轴皮带轮、传动箱、下提升轴、液压油箱、割刀、提升链板、耙齿、上提升轴、滑轮、钢丝绳、导向板、活动底板、导向板支架、收集箱、卸料口、钢丝绳导槽、活动调试口、割刀轴、支撑轮、转换轴、大架、主传动轴、输送链板后轴、侧板、输送链板前轴、销轴活动装置、耳板、铲头、支撑溜板、连接架、栏板、销轴,所述捡拾机通过连接架与牵引装置单点连接,所述牵引装置的后输出轴与所述捡拾机的所述收缩叉连接,所述收缩叉与传动箱输入轴连接,传动箱输入轴通过传动箱输入轴链轮与液压泵链轮连接,所述液压泵通过所述泵液压油箱中的油驱动所述收集箱底部的液压油缸运动,所述液压油缸与所述钢丝绳连接,所述传动箱固定在大架前端并垂直设置所述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上的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分别与固定在转换轴右端部的转换皮带轮及固定在所述割刀轴右端部的割刀皮带轮连接;所述转换轴通过第二皮带轮分别与所述输送链板后轴皮带轮和所述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提升轴支架上方的上提升轴连接,所述上提升轴通过提升链条与固定在提升轴支架下方的下提升轴连接,所述提升链条的链节上固定有提升链板;所述的提升轴支架固定在大架的上方;所述铲头固定在所述大架前端,所述支撑溜板固定在大架前端铲头的两侧,所述栏板固定在大架前端支撑溜板上方;所述的输送链板后轴固定在大架中部提升轴支架下方,所述输送链板前轴固定在大驾前端下方;所述输送链板后轴和输送链板前轴通过输送链板链接,所述输送链板上均布固定有耳板;所述提升链板上固定有耙齿,所述导向板通过导向板支架固定在提升轴支架上端后侧,所述收集箱固定在大架后端导向板支架下方,所述收集箱上端设置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与设置在钢丝绳导槽内的所述滑轮和所述钢丝绳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马铃薯上土机运行阻力小,可有效防止马铃薯破皮,防止提升链板缠草,有利于提高捡拾马铃薯的工作效率和捡拾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马铃薯捡拾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收缩叉;2、输送链板;3、液压泵;4、液压泵链轮;5、传动箱输入轴链轮;6、输送链板后轴皮带轮;7、传动箱;8、下提升轴;9、液压油箱;10、割刀;11、提升链板;12、耙齿;13、上提升轴;14、滑轮;15、钢丝绳;16、导向板;17、活动底板;18、导向板支架;19、收集箱;20、卸料口 ;21、钢丝绳导槽;22、活动调试口 ;23、割刀轴;24、支撑轮;25、转换轴;26、大架;27、主传动轴;28、输送链板后轴;29、侧板;30、输送链板前轴;31、销轴活动装置;32、耳板;33、铲头;34、支撑溜板;35、连接架;36、栏板;37、销轴;38、传动箱输入轴;39、液压油缸;40、提升链条;41、第一皮带轮;42、第二皮带轮;43、提升轴支架;44、轴承座;45、转换皮带轮;46、割刀皮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马铃薯捡拾机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一种马铃薯捡拾机包括收缩叉1、输送链板2、液压泵3、液压泵链轮4、传动箱输入轴链轮5、输送链板后轴皮带轮6、传动箱7、下提升轴8、液压油箱9、割刀10、提升链板11、耙齿12、上提升轴13、滑轮14、钢丝绳15、导向板16、活动底板17、导向板支架18、收集箱19、卸料口 20、钢丝绳导槽21、活动调试口 22、割刀轴23、支撑轮24、转换轴25、大架26、主传动轴27、输送链板后轴28、侧板29、输送链板前轴30、销轴活动装置31、耳板32、铲头33、支撑溜板34、连接架35、栏板36、销轴37,所述捡拾机通过连接架35与牵引装置单点连接,所述牵引装置的后输出轴与所述捡拾机的所述收缩叉I连接,所述收缩叉I与传动箱输入轴38连接,传动箱输入轴38通过传动箱输入轴链轮5与液压泵链轮4连接,所述液压泵3通过所述泵液压油箱9中的油驱动所述收集箱19底部的液压油缸39运动,所述液压油缸39与所述钢丝绳15连接,所述传动箱7固定在大架前端并垂直设置所述主传动轴27,所述主传动轴27上的第一皮带轮41通过皮带分别与固定在转换轴25右端部的转换皮带轮45及固定在所述割刀轴23右端部的割刀皮带轮46连接;所述转换轴25通过第二皮带轮42分别与所述输送链板后轴皮带轮6和所述通过轴承座44固定在提升轴支架43上方的上提升轴13连接,所述上提升轴13通过提升链条40与固定在提升轴支架43下方的下提升轴8连接,所述提升链条40的链节上固定有提升链板11 ;所述的割刀轴23固定在提升轴支架43的后侧转换轴25的下方,所述的提升轴支架43固定在大架26的上方;所述铲头33固定在所述大架26前端,所述支撑溜板34固定在大架26前端铲头33的两侧,所述栏板36固定在大架26前端支撑溜板34上方;所述的输送链板后轴28固定在大架26中部提升轴支架43下方,所述输送链板前轴30固定在大驾26前端下方;所述输送链板2与输送链板后轴28和输送链板前轴30链接,所述输送链板2上均布固定有耳板32 ;所述提升链板11上固定有耙齿12,所述导向板16通过导向板支架18固定在提升轴支架43上端后侧,所述收集箱19固定在大架26后端导向板支架18下方,所述收集箱19上端设置有活动底板17,所述活动底板17与设置在钢丝绳导槽21内的所述滑轮14上的所述钢丝绳15连接。较佳地,所述牵引装置为四轮拖拉机。较佳地,所述耙齿12套有橡胶套。较佳地,所述销轴37下端固定焊接在所述支撑溜板34上平面,所述销轴37上端固定在所述销轴活动装置31轴孔内,所述销轴活动装置31固定在大架26前端的开口槽内。较佳地,所述收集箱19后侧设置卸料口 20。较佳地,所述割刀10设置在割刀轴23的圆表面上。实施例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捡拾机,包括收缩叉(1)、输送链板(2)、液压泵(3)、液压泵链轮(4)、传动箱输入轴链轮(5)、输送链板后轴皮带轮(6)、传动箱(7)、下提升轴(8)、液压油箱(9)、割刀(10)、提升链板(11)、耙齿(12)、上提升轴(13)、滑轮(14)、钢丝绳(15)、导向板(16)、活动底板(17)、导向板支架(18)、收集箱(19)、卸料口(20)、钢丝绳导槽(21)、活动调试口(22)、割刀轴(23)、支撑轮(24)、转换轴(25)、大架(26)、主传动轴(27)、输送链板后轴(28)、侧板(29)、输送链板前轴(30)、销轴活动装置(31)、耳板(32)、铲头(33)、支撑溜板(34)、连接架(35)、栏板(36)、销轴(37),其特征在于:所述捡拾机通过连接架(35)与牵引装置单点连接,所述牵引装置的后输出轴与所述捡拾机的所述收缩叉(1)连接,所述收缩叉(1)与传动箱输入轴(38)连接,传动箱输入轴(38)通过传动箱输入轴链轮(5)与液压泵链轮(4)连接,所述液压泵(3)通过所述泵液压油箱(9)中的油驱动所述收集箱(19)底部的液压油缸(39)运动,所述液压油缸(39)与所述钢丝绳(15)连接,所述传动箱(7)固定在大架前端并垂直设置所述主传动轴(27),所述主传动轴(27)上的第一皮带轮(41)通过皮带分别与固定在转换轴(25)右端部的转换皮带轮(45)及固定在所述割刀轴(23)右端部的割刀皮带轮(46)连接;所述固定在提升轴支架(43)中端部的转换轴(25)通过第二皮带轮(42)分别与所述输送链板后轴皮带轮(6)和所述通过轴承座(44)固定在提升轴支架(43)上方的上提升轴(13)连接,所述上提升轴(13)通过提升链条(40)与固定在提升轴支架(43)下方的下提升轴(8)连接,所述提升链条(40)的链节上固定有提升链板(11);所述的割刀轴(23)固定在提升轴支架(43)的后侧转换轴(25)的下方,所述的提升轴支架(43)固定在大架(26)的上方;所述铲头(33)固定在所述大架(26)前端,所述支撑溜板(34)固定在大架(26)前端铲头(33)的两侧,所述栏板(36)固定在大架(26)前端支撑溜板(34)上方;所述的输送链板后轴(28)固定在大架(26)中部提升轴支架(43)下方,所述输送链板前轴(30)固定在大驾(26)前端下方;所述输送链板(2)与输送链板后轴(28)和输送链板前轴(30)链接,所述输送链板(2)上均布固定有耳板(32);所述提升链板(11)上固定有耙齿(12),所述导向板(16)通过导向板支架(18)固定在提升轴支架(43)上端后侧,所述收集箱(19)固定在大架(26)后端导向板支架(18)下方,所述收集箱(19)上端设置有活动底板(17),所述活动底板(17)与设置在钢丝绳导槽(21)内的所述滑轮(14)上的所述钢丝绳(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春李启军吴江红李天德杨卫宁赵酉姐许生福张万有林建智张国英周生召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林丰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