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志永专利>正文

一种足浴用保温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874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足浴用保温套,由下部保温套和上部保温盖组成的可收叠的柔性结构,其中:下部保温套为夹层,包括设为内壁的反光材料层,设为外壁的防水布层,和设于内、外壁之间的隔热保温轻质材料层;所述的上部保温盖上开有足浴口,上部保温盖与下部保温套之间为拆装式连接结构,或者为一侧固定连接的翻盖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济环保,设计简单,式样新颖,美观大方,携带轻便,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不同大小的家用水桶配合,多层保温,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失,能达到电动足浴所能达到的暖脚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足浴的舒适度,而且不使用电源,避免了漏电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使用柔软材料,可折叠,方便运输、收藏、存放,更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有保温效果的保温外护套,特别指一种适合套装在足浴桶外使用的足浴用保温套
技术介绍
现有足浴盆要达到保温效果,主要采用电动加热类型。其缺点有:1)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有漏电危险;2)体积大不易收藏,不方便转移携带;3)足浴盆内热水浅,水温容易下降,使用者感觉忽冷忽热,特别是在加热启动时使用者有烫伤感,而且不能让脚、小腿、膝盖同时受热;4)耗能,不环保。而家庭常用的足浴方式大多还是采用家有的盆或桶进行脚部热浴,因家有的盆或桶一般都不具有加热功能,因此在足浴的过程中水温极易下降;而且在足浴时,受盆或桶的敞口结构限制,使得脚入热水的部分能热浴,不入水的部分裸露,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经济实用并且易于收藏、使用的足浴用保温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由下部保温套和上部保温盖组成的可收叠的柔性结构的保温套,其中:下部保温套为夹层,包括设为内壁的反光材料层,设为外壁的防水布层,和设于内、外壁之间的隔热保温轻质材料层;所述的上部保温盖上开有足浴口,上部保温盖与下部保温套之间为拆装式连接结构,或者为一侧固定连接的翻盖式结构。上述反光材料层优选为铝箔材料层,或者反光布材料层;防水布层优选为牛津布材料层,或者是帆布材料层,或者塑料材料层;隔热保温轻质材料层优选为喷胶棉材料层,或者珍珠棉材料层,或者棉丝绒材料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下部保温套顶端设有收口结构,下部保温套套于热水盛装容器外并通过收口结构紧箍于热水盛装容器上。该收口结构为带式伸缩调节绳结构,或者松紧带结构,优选为带式伸缩调节绳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部保温盖为包括设为内壁的反光材料层,设为外壁的防水布层,和设于内、外壁之间的隔热保温轻质材料层的夹层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下部保温套的底面为包括设为内壁的反光材料层,设为外壁的耐磨软质材料层,和设于内、外壁之间的隔热保温板的夹层结构。其隔热保温板具有一定的硬度,便于收叠,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能更好的起到隔热和展开的目的;底面的耐磨软质材料层能有效抗击与地面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足浴口开设于上部保温盖的一侧,或者开设于上部保温盖的顶部。开于一侧可以使热浴面积更大,腿及膝盖以上部分都能在保温套作用下进行热浴;开于顶部可以使热水盛装容器内的热水达到最深,可以完全没过小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部保温盖与下部保温套之间设置粘贴组件可拆装连接,或者设置卡扣组件可拆装连接,或者设置拉链组件可拆装连接。优选为粘丝、粘条的粘贴结构,低成本,易于实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不设上部保温盖,或者上部保温盖采用罩式,或者其它具有同样效果的上部保温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经济环保,设计简单,式样新颖,美观大方,携带轻便,使用方便。本技术与不同大小的家用水桶配合,由于采用了多种保温材料,能有效减少热水热量散失,能达到电动足浴盆(桶)所能达到的暖脚效果。本技术能克服电动足浴盆(桶)热水浅,不能对小腿、膝盖加热的缺点,提高足浴舒适度。本技术由于不使用电源,避免了漏电风险。本技术由于使用柔软材料,可折叠,方便运输、收藏、存放,更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收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设计原理:1、本技术由下部保温套和上部保温盖两部分组成足浴桶保温套,用家庭水桶做热水盛装容器,通过两部组合成不需要加热的足浴桶。根据热的传递学原理(传导、对流、辐射)有效减少热水热量散失,达到热水足浴效果。2、本技术下部保温套侧壁分三层,外层采用防水布如牛津布、帆布、塑料等,夹层采用喷胶棉、珍珠棉、棉丝绒等隔热保温轻质材料,内层采用铝箔、反光布等反光材料减少热量辐射散发。下部保温套底部为外层耐磨软质材料,夹层为保温板(材料可以是各种轻型保温塑料),内层为铝箔、反光布等反光材料减少热量辐射散发。下部保温套上收口采用橡筋或松紧带等适合不同大小家用水桶。3、本技术上部保温盖由防水保温材料做成,留有放脚到足浴桶内的开口。足浴口可以采用侧面开口和顶部开口两种形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一侧”、“侧面”、“底面”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上部保温盖I和下部保温套2,其上部保温盖I的一侧开有足浴口 3,下部保温套2的顶端设有伸缩调节绳4式的收口结构,下部保温套2外壁上部设置有与上部保温盖I内壁对应粘贴固定的粘条5。使用时,先将下部保温套2由下向上套在足浴桶上,拉紧伸缩调节绳4使整个下部保温套2紧箍于足浴桶外,然后给足浴桶加满热水,再将上部保温盖I盖在下部保温套2上方并通过两者间的粘贴组件固定,足浴者将腿从足浴口 3伸入足浴桶内,热水浸泡至膝盖,在整个保温套的作用下,大腿以下部分均能得到很好的热浴。如图2所示,下部保温套2的侧面从内至外由反光材料层6、隔热保温轻质材料层7和防水布层8组成,下部保温套2的底面从内至外由反光材料层6、轻质隔热保温塑料板9和耐磨软质材料层10组成。反光材料层6利用材料特性能有效减少热量辐射散发;隔热保温轻质材料层7和轻质隔热保温塑料板9位于夹层中间,起到进一步隔热防止热散失的作用,其中轻质隔热保温塑料板9的硬度略高于隔热保温轻质材料层7,有利于保温套收叠成型;防水布层8和耐磨软质材料层10均具有防水作用,也是保温和防止热散失的最后一层屏障,其中耐磨软质材料层10还具有很强的耐磨效果。保温套的收叠状态如图3所示。实施例2: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叠状态也相同。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上部保温盖I上的足浴口 3开于顶部,且上部保温盖I的侧壁和顶面结构与下部保温套2的侧壁和底面结构基本相同,上部保温盖I的顶面最外层可直接采用防水布层8,无需采用下部保温套2底面最外层的耐磨软质材料层10结构;下部保温套2顶端的收口结构为松紧带11式,下部保温套2与上部保温盖I之间采用插卡扣12、121方式固定。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主权项】1.一种足浴用保温套,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足浴用保温套,套箍于热水盛装容器外,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部保温套和上部保温盖组成的可收叠的柔性结构,其中:下部保温套为夹层,包括设为内壁的反光材料层,设为外壁的防水布层,和设于内、外壁之间的隔热保温轻质材料层;所述的上部保温盖上开有足浴口,上部保温盖与下部保温套之间为拆装式连接结构,或者为一侧固定连接的翻盖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永王华洪
申请(专利权)人:白志永王华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