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647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净水机,包括: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包括与未净化水输入口连通的进水管路以及与净化水输出口连通的出水管路;水源连接器,连接在进水龙头和所述净水装置之间,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一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上,在净化水输出功能被触发时关闭,否则保持开启状态;单向导通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分流处与所述净水装置的未净化水输入口之间的管路上,且导通方向为由所述水源连接器至所述净水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停止用水时,防止输入净水系统的未净化水返回水源连接器并流出,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净水机
,尤其涉及净水机。
技术介绍
净水机,或又称净水器,可以用于滤除水中的漂浮物、重金属、病菌等,因此不仅能够去除铁锈、漂白粉等导致的异味,还能够确保水质安全,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水源连接器将净水机连接至水龙头,从而由水龙头直接向净水机中输送未净化水,也可以通过水源连接器直接输出水龙头中的未净化水。然而,由于水龙头在直接输出未净化水时存在一定水压,导致部分未净化水进入净水机,并且在水龙头关闭后,会由净水机重新流回水源连接器,造成滴水现象,既浪费水资源,又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净水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净水机滴水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包括与未净化水输入口连通的进水管路以及与净化水输出口连通的出水管路;水源连接器,连接在进水龙头和所述净水装置之间,包括:第一管路,包括与所述进水龙头连通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净水装置的进水管路连通的第二端;第二管路,包括与所述净水装置的出水管路连通的第三端以及作为净化水出口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供对所述第一管路进行分流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包括作为未净化水出口的第五端;第一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上,在净化水输出功能被触发时关闭,否则保持开启状态;单向导通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分流处与所述净水装置的未净化水输入口之间的管路上,且导通方向为由所述水源连接器至所述净水装置。可选的,所述单向导通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且位于所述分流处与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之间。可选的,所述单向导通装置为单向阀或电磁阀。可选的,还包括:排水系统,包括:浓缩水箱,该浓缩水箱的浓缩水出水管路与所述净水装置的浓缩水出口连通,供存储来自所述净水装置的浓缩水。可选的,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液位开关,设置于所述浓缩水箱内,供检测所述浓缩水箱内的液位高度;其中,所述浓缩水箱上设置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在所述液位开关检测到所述浓缩水箱内的液位高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高度时打开,供将所述浓缩水箱内的浓缩水输出。可选的,所述水源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的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包括与所述浓缩水出水管路连通的第六端;其中,所述第一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之间。可选的,所述水源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的第五管路,所述第五管路包括作为浓缩水出水口的第七端;第二阀,位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管路连通至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之间,在未净化水输出功能或浓缩水输出功能被触发时关闭、在未净化水输出功能和浓缩水输出功能同时被触发时开启;第三阀,位于所述第五管路上,在浓缩水输出功能被触发时开启、在未净化水输出功能和浓缩水输出功能同时被触发时关闭。可选的,所述水源连接器还包括:第六管路,包括与所述浓缩水出水管路连通的第八端以及作为浓缩水出口的第九端。可选的,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抽水泵,设置于所述浓缩水箱的出水管路上,包括与所述浓缩水箱的出水管路连通的入水口,以及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的出水口,供将所述浓缩水箱中的浓缩水抽至所述水源连接器。可选的,所述净水机为反渗透净水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在水源连接器和净水系统之间设置单向导通结构,使得水源连接器直接输出未净化水时,只允许未净化水由于水压原因而流入净水系统,但不会由于水源连接器停止出水而使得净水系统中的未净化水倒流,从而有效避免了净水机的滴水问题,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并且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净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净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净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净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净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净水机I可以包括:水源连接器11和净水装置12 ;其中,水源连接器11可以直接与水龙头2 (或者如排水口等其他水源供应端)连接,使得来自水龙头2的未净化水(比如自来水)能够通过水源连接器11直接输送至净水装置12,由净水装置12进行净化处理。净水装置12可以包括图1所示的多级滤芯,比如PP棉滤芯12A、前置活性炭滤芯12B、反渗透滤芯12C和后置活性炭滤芯12D等,用于对未净化水的过滤和净化。当净水装置12包括与未净化水输入口 122连通的进水管路121以及与净化水输出口 123连通的出水管路124时,水源连接器11包括:第一管路111、第二管路112和第一阀131,其中:第一管路111,包括与所述进水龙头2连通的第一端IllA以及与所述净水装置12的进水管路121连通的第二端IllB ;第二管路112,包括与所述净水装置12的出水管路124连通的第三端112A以及作为净化水出口 112B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一管路111连通、供对第一管路111进行分流的第三管路113,所述第三管路113包括作为未净化水出口113A的第五端;第一阀131,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113上,在净化水输出功能被触发时关闭,否则保持开启状态。其中,通过设置连通的第一管路111和第三管路113,使得在第一管路111内形成分流处111C,则未净化水进入第一管路111后在分流处IllC被分流,并分别从第一管路111的第二端IllB和第三管路113的第二端(即未净化水出口 113A)输出。因此,当用户选择输出未净化水时,即第一阀131保持开启状态,则未净化水由第一管路111的第一端IllA输入后,一方面经由第三管路113的第二端(即未净化水出口113A)输出,另一方面因为存在一定水压的缘故,将导致部分未净化水由第一管路111的第二端IllB输出至净水装置12,而当用户选择停止出水时,这部分未净化水会从净水装置12中流回第一管路111并经由未净化水出口 113A输出,造成未净化水出口 113A “滴水”的现象,这将导致水资源的无端浪费,而且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净水装置12的出水管路124上还可以设置控制阀125,该控制阀125在净化水输出功能被触发时开启,将净化水通过出水管路125输入水源连接器11,否则控制阀125处于关闭状态。为了解决水源连接器在停止出水时的“滴水”问题,本公开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部分实施例进行描述。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包括与未净化水输入口连通的进水管路以及与净化水输出口连通的出水管路;水源连接器,连接在进水龙头和所述净水装置之间,包括:第一管路,包括与所述进水龙头连通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净水装置的进水管路连通的第二端;第二管路,包括与所述净水装置的出水管路连通的第三端以及作为净化水出口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供对所述第一管路进行分流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包括作为未净化水出口的第五端;第一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上,在净化水输出功能被触发时关闭,否则保持开启状态;单向导通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中的分流处与所述净水装置的未净化水输入口之间的管路上,且导通方向为由所述水源连接器至所述净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刘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陈小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