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高效脱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2244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高效脱氮装置,该装置的微滤机安装于养殖鱼池的排水口处,微滤机的进水口与养殖鱼池的排水口连通,微滤机的排水口与厌氧水解池的进水口连通,厌氧水解池顶部的排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沉淀池顶部的出水口处设有分流阀,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分流阀分别与曝气垂直潜流湿地的进水处和折流式水平潜流湿地的进水口连通,曝气垂直潜流湿地的排水处与折流式水平潜流湿地的进水口连通,折流式水平潜流湿地的出水口与紫外线杀菌器的进水口连通,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与贮水增氧池的进水口连通。该装置结构简单、能耗低,且能同时高效脱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硝氮及亚硝氮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高效脱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尾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高效脱氮装置,适用于工厂化大规模处理和回收水产养殖尾水。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是世界水产品的重要供应地,但是传统的粗放型渔业生产方式已经面临着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名特优鱼类(如鲟、鲑、鳟、鲀、石斑鱼等)逐渐进入消费市场,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这些鱼类的养殖需求。开发具有节水、省地、环境友好、条件可控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条重要出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它在高密度养殖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的水质、水温、饵料、防疫、污物处理等各因素或环节进行人工或自动控制,使养殖品种尽可能达到最快生产速度的一种生产方式。这种循环养殖方式具有不受地域、气候条件限制,具有节水、节地、单产高、环保等诸多优点,是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新途径,现已成为水产渔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通常包括养殖区域和水处理区域两部分。养殖区域的中、下层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低,且常沉积有鱼粪残饵等固体颗粒物,因此需要抽提到水处理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高效脱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高效脱氮装置,至少包括微滤机(1)、厌氧水解池(2)、沉淀池(3)、紫外线杀菌器(6)和贮水增氧池(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和折流式水平潜流湿地(5),微滤机(1)安装于养殖鱼池的排水口处,微滤机(1)的位置低于养殖鱼池的排水口的位置,微滤机(1)的进水口与养殖鱼池的排水口连通,微滤机(1)的排水口与厌氧水解池(2)的进水口连通,厌氧水解池(2)顶部的排水口与沉淀池(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的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为砖混结构的池子,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侧壁相对位置处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的进水口位于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侧壁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高效脱氮装置,至少包括微滤机(1)、厌氧水解池(2)、沉淀池(3)、紫外线杀菌器(6)和贮水增氧池(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和折流式水平潜流湿地(5),微滤机(1)安装于养殖鱼池的排水口处,微滤机(1)的位置低于养殖鱼池的排水口的位置,微滤机(1)的进水口与养殖鱼池的排水口连通,微滤机(1)的排水口与厌氧水解池(2)的进水口连通,厌氧水解池(2)顶部的排水口与沉淀池(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的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为砖混结构的池子,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侧壁相对位置处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的进水口位于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侧壁的顶部,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的排水口位于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侧壁的底端,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的内部填充有吸附能力较强的基质(8),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顶部设有水平放置的T型进水主管(9),进水主管(9)包括进水支管A(9a)和进水支管B(9b),进水支管A(9a)与进水支管B(9b)的中部连通,进水支管A(9a)穿过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的进水口,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的顶部设有一排等间距排列的布水管(10),各根布水管(10)的一端与进水支管B(9b)连通且垂直于进水支管B(9b),另一端封闭,布水管(10)的底部与基质(8)的顶部接触,布水管(10)的底部设有两排以上的排水孔,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的底部设有一排等间距排列的集水管(11),集水管(11)上与基质(8)接触的部分钻有三排以上的进水孔,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底部一侧设有水平放置的T型排水主管(12),排水主管(12)包括排水支管A(12a)和排水支管B(12b),排水支管A(12a)与排水支管B(12b)的中部连通,排水支管B(12b)平行于进水支管B(9b),排水支管A(12a)穿过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的排水口,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内靠近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侧壁处设有一排等间距排列、竖直放置的竖管(13),竖管(13)高于基质(8)表面,各根集水管(11)的一端与排水支管B(12b)连通且垂直于排水支管B(12b),另一端与与该排水管对应的竖管(13)连通,各竖管(13)内穿插有塑料软管(14),且各竖管顶端与穿插在该竖管内的塑料软管(14)之间均密封,各集水管(11)内设有纳米微孔曝气管(15),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的外围设有溶解氧测控主机(16)和鼓风机(17),鼓风机(17)的出风口处连接有总供气管(18),各塑料软管(14)的一端与总供气管(18)连通,另一端与与该塑料软管(14)对应的纳米微孔曝气管(15)连通,排水主管(12)与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排水口连接处安装有溶解氧测控传感器(19),溶解氧测控传感器(19)与溶解氧测控主机(16)相连,溶解氧测控主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羊李谷李晓莉陶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