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内嵌墙板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694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17:12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内嵌墙板连接组件,预埋槽钢Ⅰ(1)与内藏角钢(2)连接后预埋到墙板(10)的上部;预埋槽钢(1)与钢梁下翼缘(3)的相对位置设置有通孔(5),插销连接件(4)的下端依次通过钢梁下翼缘(3)、预埋槽钢Ⅰ(1)上的通孔(5)后设置在预埋槽钢Ⅰ(1)与内藏角钢(2)连接的区域中,插销连接件(4)的上端通过螺母(6)与钢梁下翼缘(3)焊接固定;所述的预埋槽钢Ⅱ(7)预埋到墙板的下部后与钢梁上翼缘(8)通过栓钉(9)连接。该装置构造简单、制作安装方便、尺寸易于调整、隐蔽性强、造价相对较低的内嵌墙板连接件,能够有效的防止墙板的外闪以及保证内墙板与结构的相对滑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内嵌墙板连接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嵌墙板连接件,具体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内嵌墙板连接组件,属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内墙板通常采用内嵌的连接方式与结构梁柱构件连接,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外闪现象,同时又由于钢框架的刚度与墙板材料的刚度相差较大,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内嵌墙板对结构主体刚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内嵌墙板连接件,既要防止内墙板的外闪,还要具有使结构与墙板在平面内发生相对滑移能力,对于空间要求较高的建筑,连接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内嵌墙板连接组件,构造简单、制作安装方便、尺寸易于调整、隐蔽性强、造价相对较低的内嵌墙板连接件,能够有效的防止墙板的外闪以及保证内墙板与结构的相对滑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内嵌墙板连接组件,包括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上部连接件包括预埋槽钢Ⅰ、内藏角钢和钢梁下翼缘,所述的预埋槽钢Ⅰ与内藏角钢连接后预埋到墙板的上部;预埋槽钢Ⅰ与钢梁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内嵌墙板连接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内嵌墙板连接组件,包括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上部连接件包括预埋槽钢Ⅰ(1)、内藏角钢(2)和钢梁下翼缘(3),所述的预埋槽钢Ⅰ(1)与内藏角钢(2)连接后预埋到墙板(10)的上部;预埋槽钢(1)与钢梁下翼缘(3)的相对位置设置有通孔(5),插销连接件(4)的下端依次通过钢梁下翼缘(3)、预埋槽钢Ⅰ(1)上的通孔(5)后设置在预埋槽钢Ⅰ(1)与内藏角钢(2)连接的区域中,插销连接件(4)的上端通过螺母(6)与钢梁下翼缘(3)焊接固定;下部连接件包括预埋槽钢Ⅱ(7)、钢梁上翼缘(8),所述的预埋槽钢Ⅱ(7)预埋到墙板(10)的下部后与钢梁上翼缘(8)通过栓钉(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内嵌墙板连接组件,包括上部连接件和下部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上部连接件包括预埋槽钢Ⅰ(1)、内藏角钢(2)和钢梁下翼缘(3),所述的预埋槽钢Ⅰ(1)与内藏角钢(2)连接后预埋到墙板(10)的上部;预埋槽钢Ⅰ(1)与钢梁下翼缘(3)的相对位置设置有通孔(5),插销连接件(4)的下端依次通过钢梁下翼缘(3)、预埋槽钢Ⅰ(1)上的通孔(5)后设置在预埋槽钢Ⅰ(1)与内藏角钢(2)连接的区域中,插销连接件(4)的上端通过螺母(6)与钢梁下翼缘(3)焊接固定;下部连接件包括预埋槽钢Ⅱ(7)、钢梁上翼缘(8),所述的预埋槽钢Ⅱ(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舒赣平赵敦实范圣刚钟宪华曹石高平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飞虹网架建设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