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善宽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源农用杀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678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源农用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由多种植物源药物配比组成。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源农用杀虫剂杀虫率高、持效期长、安全间隔期短,保证农产品的高产的同时,并实现农产品的安全、无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杀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毒、安全、高效、持效期长、安全间隔期短的用于农业害虫特别是地下害虫防治的植物源农用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农业害虫的防治是农业生产中高产增收的重要环节,尤其地下害虫的无公害防治历来是农业植保界关注的重点,无毒、高效、安全的防治地下害虫的技术和产品是多年来全球农业界的渴求。地下害虫的种类主要有:线虫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及一些蝇、蚊类的幼虫即各种地蛆等。对这些害虫的防治允许使用的杀虫剂是化学合成农药阿维菌素、辛硫磷、毒死蜱、噻唑膦及植物提取的苦参碱、印楝素等少量产品,另外还有棉隆、氰胺化钙、硫酰氟等全杀性熏蒸剂。其中阿维菌素、毒死蜱的防治效果优于其他几种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阿维菌素持效期短,防治蔬菜南方根结线虫持效期仅仅15天左右。毒死蜱属中毒农药,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对蜜蜂有毒,而且其安全间隔期较长。有些地区也常使用熏蒸剂实现全杀性,然而熏蒸剂使用起来费时费力,而且成本很高。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植物性农药,因成分单一、防治效果欠佳、持效期短、安全间隔期长等众多原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不到广泛推广。更有甚者,为了达到较好的杀虫效果,提高产量,个别地区违法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剧毒杀虫剂,造成毒蔬菜、毒瓜果现象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巨大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植物源农用杀虫剂,可以在保证防虫效果的基础上,又能避免化学合成农药的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源农用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戟叶蓼1.0-3.5%,鬼针草1.5-6.5%,艾纳香4.0-10.0%,泽漆3.0-8.0%,香樟2.0-7.5%,乌药2.0-9.0%,红旱莲0.3-3.0%,鳢肠0.2-4.0%,黄芪0.5-4.0%,蔓荆子0.2-2.5%,防风0.1-2.0%,灵香草1.0-6.0%,连翘0.2-0.8%,生地黄1.0-4.0%,马缨丹0.3-2.0%,枫柳皮0.8-2.0%,余甘子0.8-6.0%,沙姜0.5-1.5%,山苍子0.6-2.5%,荆芥0.5-1.5%,肉桂2.0-8.0%,角倍1.0-7.0%,桉叶0.8-5.0%,岗松3.0-12.0%,大戟1.0-3.0%,半夏0.5-3.0%,薄荷0.2-1.5%,丹皮1.0-3.0%,黄芩0.8-2.5%,贯众1.0-4.0%,白芷0.5-3.0%,细辛0.6-1.8%,草木樨1.2-4.8%,黄柏2.5-6.0%,柯子0.6-3.3%,猫眼草0.2-1.5%,大蓟2.0-6.0%,牡荆子0.5-3.0%。上述植物源农用杀虫剂可以采取下述的制备方法:(一)有机溶剂·水结合循环渗滤提取法:(1)原料药筛选去杂、计量、混合、粉碎后装入渗滤釜,加2~6倍原料药重量的有机溶剂,加热至55~80℃,加热3~6小时后进行渗滤;(2)将步骤(1)得到的渗滤液注入蒸馏釜浓缩,蒸馏液返注入渗滤釜继续渗滤,控制滤速100~200毫升/分·公斤,循环渗滤提取,待2~8小时后滤液颜色无变化为止,滤液浓缩至含固量15%~45%出料得液相初料备用,滤渣存放备用;(3)将步骤(2)得到的液相初料加入辅料制成微乳剂或颗粒剂农药;(4)将步骤(2)得到的滤渣脱有机溶剂后,加3~8倍量去离子水浸泡3~8小时后进行循环渗滤,滤速50~200毫升/分·公斤,持续2~8小时,待滤液无色为止,弃去残渣,滤液浓缩至含固量30~60%,浓缩后的滤液出料存放;(5)将步骤(4)得到的浓缩滤液制成水剂农药或水溶性粉剂农药。(二)水蒸汽蒸馏·水结合循环渗滤法:(1)原料药筛选去杂、计量、混合、装入蒸馏釜、通蒸汽蒸馏,控制釜内温度为105~180℃,2~6小时后停止,收集蒸馏液;(2)将步骤(1)得到的蒸馏液油水分离,收集有机相液体,得液相初料备用,蒸馏渣备用;(3)将步骤(2)得到的液相初料加入辅料制成微乳剂或颗粒剂农药;(4)将步骤(2)得到的蒸馏渣加4~8倍量去离子水浸泡4~8小时后进行循环渗滤,滤速50~200毫升/分·公斤,持续2~8小时,待滤液无色为止,弃去残渣,滤液浓缩至含固量30~60%,出料存放;(5)将步骤(4)得到的浓缩滤液制成水剂农药或水溶性粉剂农药。其中,上述两种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的具体工艺为:将步骤(2)得到的液相初料加入5~35%的乳化剂和40%~85%的水制成微乳剂农药;或者,上述的步骤(3)中的具体工艺为:将步骤(2)得到的液相初料加入60%~90%的填料,制成颗粒剂农药;所述的填料可以为腐殖酸、膨润土、高岭土、白炭黑、秸秆粉、木粉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上述工艺中所述的倍量均为重量倍数。步骤(3)中所述的百分比指的是以步骤(2)得到的液相初料为基准的重量百分比。组方中所涉及的药物,具体为:戟叶蓼,为蓼科植物戟叶蓼PolygonumthunbergiiSieb.etZucc的全草。鬼针草,为菊科鬼针草BidensbipinnataL的草本;艾纳香,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balsamifera的叶及嫩枝;泽漆,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泽漆EuphorbiahelioscopiaL的全草;香樟,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的根或茎;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aggregata(Sims)Kosterm.的干燥块根;红旱莲,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红旱莲HypericumascyronL.的全草;鳢肠,是菊科鳢肠属的植物EcliptaprostrataL.的干燥地上部分。;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trifoliaL.var.simplicifoliaCham.或蔓荆VitextrifoliaL.的干燥成熟果实;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灵香草,为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灵香草Lysimachiafoenum-graecumHance以地上全草;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干燥块根;马缨丹,为马鞭草科马樱丹属植物五色梅LantanacamaraL.,以根或全株入药;枫柳皮,为胡桃科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C.DC.,的树皮、根皮;余甘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的干燥成熟果实;沙姜,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galangaL.的根茎;山苍子,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山鸡椒Litseacubeba(Lour.)Pers.,以果实(荜澄茄)、根及叶;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肉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源农用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戟叶蓼1.0‑3.5%,鬼针草1.5‑6.5%,艾纳香4.0‑10.0%,泽漆3.0‑8.0%,香樟2.0‑7.5%,乌药2.0‑9.0%,红旱莲0.3‑3.0%,鳢肠0.2‑4.0%,黄芪0.5‑4.0%,蔓荆子0.2‑2.5%,防风0.1‑2.0%,灵香草1.0‑6.0%,连翘0.2‑0.8%,生地黄1.0‑4.0%,马缨丹0.3‑2.0%,枫柳皮0.8‑2.0%,余甘子0.8‑6.0%,沙姜0.5‑1.5%,山苍子0.6‑2.5%,荆芥0.5‑1.5%,肉桂2.0‑8.0%,角倍1.0‑7.0%,桉叶0.8‑5.0%,岗松3.0‑12.0%,大戟1.0‑3.0%,半夏0.5‑3.0%,薄荷0.2‑1.5%,丹皮1.0‑3.0%,黄芩0.8‑2.5%,贯众1.0‑4.0%,白芷0.5‑3.0%,细辛0.6‑1.8%,草木樨1.2‑4.8%,黄柏2.5‑6.0%,柯子0.6‑3.3%,猫眼草0.2‑1.5%,大蓟2.0‑6.0%,牡荆子0.5‑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源农用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戟叶蓼1.0-3.5%,鬼针草1.5-6.5%,艾纳香4.0-10.0%,泽漆3.0-8.0%,香樟2.0-7.5%,乌药2.0-9.0%,红旱莲0.3-3.0%,鳢肠0.2-4.0%,黄芪0.5-4.0%,蔓荆子0.2-2.5%,防风0.1-2.0%,灵香草1.0-6.0%,连翘0.2-0.8%,生地黄1.0-4.0%,马缨丹0.3-2.0%,枫柳皮0.8-2.0%,余甘子0.8-6.0%,沙姜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宽李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善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