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280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0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柜体内后侧设有竖隔板并将柜体分为前腔和后腔,前腔内设有平行设置的上横隔板、下横隔板将前腔分为上部的静压腔、中部的工作腔和下部的静电除尘腔,上横隔板、下横隔板上均设有第一通孔将静压腔、静电除尘腔与工作腔连通,工作腔由玻璃护窗封闭,静压腔、静电除尘腔的竖隔板上均设有与后腔连通的第二通孔,后腔形成连通静压腔、静电除尘腔的回风道;静电除尘腔上的第二通孔上安装静电积尘装置,静电积尘装置活动安装在竖隔板上,柜体上设有封闭静电除尘腔的柜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过滤膜的过滤率及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过程中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安全柜
,尤其涉及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
技术介绍
生物安全柜是实验室的主要物理隔离设备,是为防止实验室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对实验室操作人员造成伤害,防止实验室物品发生交叉污染,防止有害物质扩散而设计的。现有生物安全柜,主要使用高效过滤膜实现对空气除尘除菌,高效过滤膜利用了尘埃粒子的惯性与扩散性,以及粒子与纤维间的范德华力,但高效过滤膜极易堵塞且不具备杀灭细菌的功能,细菌被滤除后会集聚在高效过滤膜上仍可繁殖,增大了安全柜维护过程中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结构简单,提高过滤膜的过滤率及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过程中危险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柜体内后侧设有竖隔板并将柜体分为前腔和后腔,前腔内设有平行设置的上横隔板、下横隔板将前腔分为上部的静压腔、中部的工作腔和下部的静电除尘腔,上横隔板、下横隔板上均设有第一通孔将静压腔、静电除尘腔与工作腔连通,工作腔由玻璃护窗封闭,静压腔、静电除尘腔的竖隔板上均设有与后腔连通的第二通孔,后腔形成连通静压腔、静电除尘腔的回风道;柜体顶部设有与静压腔连通的排风口,静压腔内设有静压箱,静压箱内设有风机,静压箱通过排风过滤膜与排风口连通,上横隔板上设有送风过滤膜;静电除尘腔上的第二通孔上安装静电积尘装置,静电积尘装置活动安装在竖隔板上,柜体上设有封闭静电除尘腔的柜门。优选地,静电积尘装置采用蜂窝式线电场静电积尘装置。优选地,静电积尘装置外侧边设有框架,框架两侧对称设置插接件,静电除尘腔的第二通孔两侧对称设置与插接件相对应的连接座,插接件上设有与连接座卡紧装置。优选地,卡紧装置采用在插入状态下与连接座相连的弹性卡片。优选地,送风过滤膜、排风过滤膜均通过支架与静压腔侧壁连接,排风过滤膜设置在排风口和静压箱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能够对安全柜内到达送风过滤前的空气进行除尘、杀灭细菌、病毒,降低生物安全柜内细菌数量,提高过滤膜的过滤率及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过程中的危险性。本专利技术在工作腔下增设静电除尘腔,静电除尘腔通过柜体内的回风道与静压腔连通,空气由玻璃护窗进入工作腔,在风机的带动下,空气由工作腔进入静电除尘腔,并由静电除尘装置过滤进入回风道,再进入静压箱,一部分气体经排风过滤膜排出,另一部分气体经送风过滤膜进入工作腔内,依次循环。本专利技术中的静电除尘装置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处于正离子的极度包围之中,迅速获得饱和电量。微生物在高浓度,高能量的正离子浸渍作用下,会迅速发生电解,这是一个能量释放过程,由于快速的能量释放导致微生物死亡。另一部分荷电粒子被排风过滤膜滤除,因为范德华力与静电力共同存在,过滤膜的过滤效率进一步提高。由于静电场的积尘功能,过滤膜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降低维护次数及危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中的静电积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中竖板与静电积尘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中的静电积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中竖板与静电积尘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1,柜体1内后侧设有竖隔板11并将柜体分为前腔和后腔,前腔内设有平行设置的上横隔板12、下横隔板13将前腔分为上部的静压腔14、中部的工作腔15和下部的静电除尘腔16,上横隔板12、下横隔板13上均设有第一通孔将静压腔14、静电除尘腔16与工作腔15连通,工作腔15由玻璃护窗封闭,静压腔14、静电除尘腔16的竖隔板上均设有与后腔连通的第二通孔,后腔形成连通静压腔14、静电除尘腔16的回风道17;柜体1顶部设有与静压腔14连通的排风口18,静压腔14内设有静压箱141,静压箱141内设有风机142,静压箱141通过排风过滤膜143与排风口18连通,上横隔板12上设有送风过滤膜144;送风过滤膜144、排风过滤膜143均通过支架与静压腔14侧壁连接,排风过滤膜143设置在排风口18和静压箱141之间。静电除尘腔16上的第二通孔上安装静电积尘装置161,静电积尘装置161活动安装在竖隔板11上,柜体1上设有封闭静电除尘腔16的柜门2。在具体实施例中,静电积尘装置161采用蜂窝式线电场静电积尘装置。静电积尘装置161外侧边设有框架162,框架162两侧对称设置插接件163,静电除尘腔16的第二通孔两侧对称设置与插接件163相对应的连接座164,插接件163上设有与连接座165卡紧装置,卡紧装置采用在插入状态下与连接座164相连的弹性卡片165,不仅方便静电积尘装置161的更换,而且降低了维修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在工作腔15下增设静电除尘腔16,静电除尘腔16通过柜体1内的回风道17与静压腔14连通,空气由玻璃护窗进入工作腔15,在风机142的带动下,空气由工作腔15进入静电除尘腔16,并由静电除尘装置161过滤进入回风道17,再进入静压箱14,一部分气体经排风过滤膜143排出,另一部分气体经送风过滤膜144进入工作腔15内,依次循环。本专利技术中的静电除尘装置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处于正离子的极度包围之中,迅速获得饱和电量,微生物在高浓度,高能量的正离子浸渍作用下,会迅速发生电解,这是一个能量释放过程,由于快速的能量释放导致微生物死亡。另一部分荷电粒子被排风过滤,143滤除,因为范德华力与静电力共同存在,过滤膜的过滤效率进一步提高。由于静电场的积尘功能,过滤膜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降低维护次数及危险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柜体(1)内后侧设有竖隔板(11)并将柜体(1)分为前腔和后腔,前腔内设有平行设置的上横隔板(12)、下横隔板(13)将前腔分为上部的静压腔(14)、中部的工作腔(15)和下部的静电除尘腔(16),上横隔板(12)、下横隔板(13)上均设有第一通孔将静压腔(14)、静电除尘腔(16)与工作腔(15)连通,工作腔(15)由玻璃护窗封闭,静压腔(14)、静电除尘腔(16)的竖隔板上均设有与后腔连通的第二通孔,后腔形成连通静压腔(14)、静电除尘腔(16)的回风道(17);柜体(1)顶部设有与静压腔(14)连通的排风口(18),静压腔(14)内设有静压箱(141),静压箱(141)内设有风机(142),静压箱(141)通过排风过滤膜(143)与排风口(18)连通,上横隔板(12)上设有送风过滤膜(144);静电除尘腔(16)上的第二通孔上安装静电积尘装置(161),静电积尘装置(161)活动安装在竖隔板(11)上,柜体(1)上设有封闭静电除尘腔(16)的柜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IT消毒型生物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柜体(1)
内后侧设有竖隔板(11)并将柜体(1)分为前腔和后腔,前腔内设有平行设置
的上横隔板(12)、下横隔板(13)将前腔分为上部的静压腔(14)、中部的工
作腔(15)和下部的静电除尘腔(16),上横隔板(12)、下横隔板(13)上均
设有第一通孔将静压腔(14)、静电除尘腔(16)与工作腔(15)连通,工作腔
(15)由玻璃护窗封闭,静压腔(14)、静电除尘腔(16)的竖隔板上均设有与
后腔连通的第二通孔,后腔形成连通静压腔(14)、静电除尘腔(16)的回风道
(17);柜体(1)顶部设有与静压腔(14)连通的排风口(18),静压腔(14)
内设有静压箱(141),静压箱(141)内设有风机(142),静压箱(141)通过
排风过滤膜(143)与排风口(18)连通,上横隔板(12)上设有送风过滤膜(144);
静电除尘腔(16)上的第二通孔上安装静电积尘装置(161),静电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义良涂修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