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绿篱修剪刀具的避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7422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篱修剪刀具的避障装置,其中,包括:刀架,其呈圆弧状,且其内凹的一侧朝向前方;该刀架用于安装若干个修剪刀具;测力杆,其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测力装置与所述刀架的左右两端连接,以横设于所述若干个修剪刀具的前方;所述测力装置包括:一固定设置于所述刀架的端部上的套筒,该套筒的前部设置有一滑槽,所述测力杆的端部穿过所述滑槽并延伸入该套筒的内孔中;一固定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后端的压力传感器;以及一夹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测力杆的端部之间的弹簧;以及转动装置,其与所述刀架的一端连接,其能够驱动所述刀架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修剪刀具灵活地进行自动避障,从而避免刀具的损坏或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篱修剪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篱修剪刀具的避障装置
技术介绍
对道路两旁绿篱的修剪行程远且工作量大,因此对于绿篱的修剪多采用车载式绿篱修剪机,其工作效率高且修剪质量好,但车载式绿篱修剪机较于人工修剪的灵活性差,其修剪刀具没有进行自动避障的功能,对于一些位于绿篱中的电线杆或灯杆等障碍,其避开主要依靠驾驶员的观察以提前避开,当有些断枝或树干等障碍物无法观察到或驾驶员疏忽大意时,修剪刀具不能灵活地进行自动避障,从而容易导致修剪刀具直接撞到障碍物上,造成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发生。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篱修剪刀具的避障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车载式绿篱修剪机的修剪刀具不能灵活地进行自动避障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篱修剪刀具的避障装置,其中,包括:刀架,其呈圆弧状,且该刀架内凹的一侧朝向前方;该刀架用于安装若干个修剪刀具;测力杆,其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测力装置与所述刀架的左右两端连接,以横设于所述若干个修剪刀具的前方;每个所述测力装置包括:一固定设置于所述刀架的端部上的套筒,该套筒的前部设置有一滑槽,所述测力杆的端部穿过所述滑槽并延伸入该套筒的内孔中;一固定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后端的压力传感器;以及一夹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测力杆的端部之间的弹簧;以及转动装置,其与所述刀架的一端连接,该转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刀架绕着与该转动装置连接的一端转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一底座,所述刀架的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底座上;一与所述刀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摆动齿轮;一与所述摆动齿轮啮合连接的摆动齿条;以及一用于驱动所述摆动齿条进行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摆动齿轮为一扇形齿轮。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丝杆箱;一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丝杆箱内的丝杆;一与所述丝杆啮合连接的丝杆螺母,所述摆动齿条固定设置于该丝杆螺母上;以及一通过减速器与所述丝杆连接的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测力杆通过两个测力装置设置于刀架上,在修剪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测力杆先与障碍物接触,两个测力装置的压力传感器分别测出测力杆两端的压力大小,根据压力差可以计算出障碍物与测力杆接触的位置,然后由转动装置驱动刀架向后转动到合适的位置以避开障碍物,并延时一定的时间使刀架完全离开障碍物后,转动装置重新驱动刀架复位。本专利技术能够使修剪刀具及时避开障碍物,从而避免撞坏修剪刀具或意外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绿篱修剪刀具的避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测力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摆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要附图标记说明:1-刀架;2_修剪刀具;3_测力装置,31-套筒,32-后盖,33-前盖,34-弹簧,35-压力传感器,36-滑槽;4_测力杆;5_转动装置,51-电机,52-减速器,53-丝杆箱,54-底座,55-丝杆,56-丝杆螺母,57-摆动齿条,58-摆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实施例为:一种绿篱修剪刀具的避障装置,其包括:刀架1、测力杆4、测力装置3以及转动装置5,其中:如图1所示,刀架I呈圆弧状,且该刀架I内凹的一侧朝向前方,刀架I用于安装若干个修剪刀具2,刀架I的左右两端相对于修剪刀具2向前凸出。测力杆4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测力装置3与刀架I的左右两端连接,以横设于若干个修剪刀具2的前方,且测力杆4高于修剪刀具2。如图2所示,每个测力装置3包括套筒31、压力传感器35以及弹簧34,套筒31固定设置于刀架I的端部,套筒3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33和后盖32,且套筒31的前部设置有一与测力杆4对应的滑槽36。测力杆4的端部穿过滑槽36并延伸入套筒31的内孔中,测力杆4的两端能够分别沿着两个套筒31上的滑槽36进行前后滑动。压力传感器35固定设置于套筒31的后端。弹簧34套设于套筒31内,且其夹设于压力传感器35与测力杆4的端部之间,当测力杆4受到障碍物的挤压时,测力杆4的两端分别沿滑槽36向后滑动并压缩弹簧34,弹簧34把压力传递给压力传感器35,靠近于障碍物作用在测力杆4上的位置的一端的弹簧34受到的压力大于远离障碍物作用在测力杆4上的位置的一端的弹簧34的作用力,故两个测力装置3的压力传感器35所检测到的压力值不同,根据两个压力传感器35的压力差便可计算出障碍物与测力杆4接触的位置。转动装置5与刀架I的一端连接,转动装置5能够驱动刀架I绕着与转动装置5连接的一端转动。当检测到遇到障碍物的位置后,通过转动装置5把刀架I向后转动到合适的位置,以使修剪刀具2避开障碍物。优选地,如图3所示,转动装置5包括底座54、摆动齿轮58、摆动齿条57以及驱动机构,刀架I的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底座54上,摆动齿轮58与刀架I设置于底座54上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摆动齿轮58为一扇形齿轮。摆动齿条57与摆动齿轮58啮合连接,通过摆动齿条57的前后移动来驱动摆动齿轮58转动,以使刀架I能够进行前后摆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摆动齿条57进行前后移动。进一步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箱53、丝杆55、丝杆螺母56、减速器52以及电机51,丝杆箱53与底座54固定连接,丝杆5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丝杆箱53内;丝杆螺母56与丝杆55啮合连接,摆动齿条57固定设置于丝杆螺母56上,丝杆55进行正反转时,能够驱动丝杆螺母56进行前后移动,以驱使摆动齿条57进行前后移动。电机51为一伺服电机,其通过减速器52与丝杆55连接,以驱动丝杆55进行转动。在对绿篱的修剪过程中,如果因遇到障碍物而对压力杆4产生较大的阻力时,压力杆4的两端便会向后压缩两个测力装置3的弹簧34,控制系统通过两个压力传感器35检测到的压力差值来判断障碍物所在的位置,然后启动电机51驱动丝杆55转动,丝杆螺母56带动摆动齿条57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摆动齿轮58带动刀架I向后摆动,并根据障碍物所在的位置来决定刀架I向后摆动的角度并停留一定的时间,以使修剪刀具2能够完全躲开障碍物,然后重新通过电机51的反转,使刀架I重新向前摆动到原位置,且弹簧34和测力杆4也复位,以重新进行正常的绿篱修剪工作,。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测出树干、电线杆等障碍物在测力杆4上对应位置来精确驱动刀架I进行偏转避障,其能够灵活地实现自动避障,以保护修剪刀具2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篱修剪刀具的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其呈圆弧状,且该刀架内凹的一侧朝向前方;该刀架用于安装若干个修剪刀具;测力杆,其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测力装置与所述刀架的左右两端连接,以横设于所述若干个修剪刀具的前方;每个所述测力装置包括:一固定设置于所述刀架的端部上的套筒,该套筒的前部设置有一滑槽,所述测力杆的端部穿过所述滑槽并延伸入该套筒的内孔中;一固定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后端的压力传感器;以及一夹设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测力杆的端部之间的弹簧;以及转动装置,其与所述刀架的一端连接,该转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刀架绕着与该转动装置连接的一端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艳玫于宁梁祥园董振韦锦陈庆伟孙玉玺沈道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