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善达专利>正文

一种消除强光污染的方法及其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113507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除强光污染的方法和其产品(新型的通行器、眼镜、强光照明灯、安全头盔及眼镜),驾驶员夜间行驶遇到迎面车辆灯光,眼睛常为此受刺激而睁不开,搅乱视线,以至造成车祸,产生车毁人亡的悲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是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分别种类的物体上,而且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中的偏振镜片都能通过重锤(5)的重力作用自动调正偏振面到最佳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扩大了产品功能的使用范围,并使通行器和人员即使左右摇晃运动也使能消光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境保护的方法及其产品,特别是消除强光污染环境的一种方法及其产品。环境中的强光照明射进人眼的强烈刺激,经常造成各种事故,如在交通上,车辆大光灯的强烈刺激使驾驶员驾驶失误,交通警察指挥失误,行人过路判断失误从而造成车毁人亡重大交通事故;工地上探照灯的强烈刺激使现场工程指挥员指挥失误和操作工人操作失误从而造成重大工程事故.....等等。本专利技术目的消除环境中强光污染对人眼的强烈刺激,保障工程,车辆,人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总的专利技术构思使强光灯发出的自然光成为偏振光,即在发光处设置起偏振器,并在人眼前设置检偏振器,并使检偏振器中的偏振面与射入偏振光的偏振面相互垂直,同时为了避免人和物体在运动时产生的晃动对偏振面角度的影响,通过重锤的重力作用对偏振面的角度自动调正,以保证偏振面的角度相互垂直,这样就能消除强光对人眼的刺激。方便和理想的方法是使偏振光的偏振面与地平面成45度角(或135度或225度或315度),即在发光处设置起偏振器,并使其偏振片的偏振面与地平面成45度角(或135度或225度或315度),光线通过此偏振片即成与地平面成45度角(或135度或225度或315度)的偏振光;在人眼前设置检偏振器(如装有偏振镜片的眼镜),检偏振器中的偏振面也与地平面成45度角(或135度或225度或315度),但在不同的象限(相邻象限,使其偏振面与射入偏振光的偏振面相垂直),这样当面对该偏振光光源时人眼就不会再受强光刺激,又因为人是直立的,与地平面成90度,因此,当人转身背对此偏振光光源时,却能看到该偏振光照亮的物体,因为此时人体转了180度,检偏振器中的偏振面已与该偏振光的偏振面平行了,故可以看到该偏振光照亮的物体。(当然,偏振面也不一定非与地平面成45度角不可,可以正负相差几度,但消光效果不及45度那么好)为了保证物体(如通行器)和人员在左右摇晃运动中也能使起偏振器发出偏振光的偏振面角度和检偏振器内偏振镜的偏振面角度始终保持互相垂直,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都用重锤的重力来自动调正偏振面的角度,使其始终处在最佳位置,使消除光污染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具体的方法和结构,配合下面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一)本专利技术的无光污染通行器在其车灯的光源前装有起偏振器,附图说明图1和图1A分别是车灯的正视图和侧视剖面图,图中车灯内有一硬板,硬板固定在灯壳上,硬板上有一圆孔,圆孔内装有一圆环,圆环与圆孔之间留有空隙,使圆环在圆孔内能自由旋转活动,在圆环的一侧固定一重锤,圆环内固定有偏振镜片,并使偏振镜片的偏振面与重锤和圆环的圆心连线的夹角为45度角(或135度或225度或315度),这样当通行器在左右晃动时,固定有偏振片的圆环在重锤的重力作用下,就能在隔板的圆孔内转动,使偏振镜片的偏振面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始终保持成45度角(或135度或225度或315度),这样光源经过偏振镜片射出的偏振光,其偏振面即能始终保持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成45度角(或135度或225度或315度)。同理,把这一方法和结构用予工地上的强光照明灯,手电筒等,这样普通的强光照明灯,手电筒也就成为一种新型的无光污染的强光照明灯和无光污染的手电筒了(图略,可参考图1和图1A)。(二)本专利技术的消强光污染眼镜是由眼镜架,偏振片,活动圆环和重锤组成,图2是驾驶员戴的消强光污染检偏振器眼镜,眼镜框内装有硬板,硬板上有一圆孔,圆孔内装有一圆环,圆环与圆孔之间留有空隙,使圆环在圆孔内能旋转活动,在圆环的一侧固定一重锤,圆环内固定有偏振片,并使偏振片的偏振面与重锤和圆环的圆心连线的夹角为45度角(如偏振光的偏振面和地平面保持成45度角在第一相限,则本专利技术眼镜的偏振面的45度在第二相限,总之,此两偏振面始终互相垂直),这样当戴眼镜的头在左右晃动时,固定有偏振镜片的圆环在重锤的重力作用下,就能在隔板的圆孔内转动,使偏振镜片的偏振面始终和地平面保持成45度角(或135度或225度或315度),这样偏振光经过偏振镜片时,偏振光即不能通过,达到消除强光污染的目的。同理,把这一方法和结构用予安全头盔和风镜等,这样普通的安全头盔和风镜和消强光污染眼镜一结合,也就成为一种新型的消光污染的安全头盔和消光污染的风镜(图略,可参考图2)。本专利技术消强光污染眼镜的特征是它不同于普通眼镜,架内装的不是普通镜片,而是偏振镜片,但是它也不同于观看立体电影用的装偏振片的眼镜,观看立体电影用的眼镜,其眼镜框内装的左右两块偏振片的偏振面是互相垂直的,而且偏振片是固定不能转动的,而本专利技术的眼镜,其特征是左右两块偏振镜片的偏振面不是互相垂直,而是互相平行并保持和地平面成45度角,而且偏振镜片在眼镜架内不是固定不动,而是在重锤的作用下可以转动的,以保持在规定的角度,阻止偏振光的通过。功能不同,特征也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是1.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不按置在同一种类的物体上,如通行器起偏振器按装在通行器上,检偏振器就不按装在通行器上,而是按装在眼镜上,附设在驾驶员眼前随人行动,这样就使得消光污染通行器的结构变得简单,只要起偏振器一个品种也就能成为无光污染通行器(不再需要同时再按装检偏振器),这就使得消光污染通行器的造价降低,而且检偏振器随人行动,使得驾驶员即使离开车辆也可不受强光污染的刺激,增强了它的功能,并且使得交通警察、过路行人.....等只要戴上检偏振器(如装有偏振镜片的眼镜),就也能不受通行器强光污染的刺激,扩大了应用范围。2.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都有利用重力来自动调正偏振面角度的装置,重锤使物体(如通行器)和人员即使是在左右摇晃运动中也能使偏振面角度处在最佳位置,使起偏振器发出偏振光的偏振面角度和检偏振器内偏振镜的偏振面角度始终保持互相垂直,使消除光污染的效果处在最佳状态。上面,本文对消除强光污染的方法和结构,做了详细的描述,以保障通行器夜间安全行驶和人员的安全,但必须指出,对于上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说明的是,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变体和改进,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下列权项所限定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消强光污染的方法,其特征是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这一对消光器不按置在同一件同一种类的物体上,而是分别按置在不同种类的物体上。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其特征是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都是用重锤的重力来自动调正偏振面的角度。3.本专利技术的无强光污染通行器是由通行器、车灯、起偏振器组成,其特征是通行器只有起偏振器而无检偏振器。4.本专利技术的无光污染强光照明灯是由强光照明灯和起偏振器组成,其特征是强光照明灯内有起偏振器。5.本专利技术的无强光污染手电筒是由手电筒和起偏振器组成,其特征是手电筒内有起偏振器。6.按权利要求3、4、5所述的起偏振器,其特征是起偏振器内的偏振镜片能自由转动。7.按权利要求3、4、5所述的起偏振器,其特征是起偏振器内有重锤来调正偏振面的角度。8.本专利技术的消强光污染的眼镜是由眼镜架和检偏振器组成,其特征是眼镜架内有检偏振器。9.本专利技术的消强光污染的安全头盔是由安全头盔和检偏振器组成,其特征是安全头盔内有检偏振器。10.本专利技术的消强光污染的风镜是由风镜和检偏振器组成,其特征是风镜内有检偏振器。11.按权利要求8、9、10所述的检偏振器,其特征是检偏振器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消强光污染的方法,其特征是起偏振器和检偏振器这一对消光器不按置在同一件同一种类的物体上,而是分别按置在不同种类的物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善达
申请(专利权)人:田善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