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晶专利>正文

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634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内服药物和外敷药物,内服药物的原料药包括栀子、板蓝根、红花、卷柏、熟地黄、鸡血藤、地菍根、白侧耳、山药、玄参、薏苡仁、槲寄生、益母草、虎杖和甘草,外敷药物的原料药包括云苔草、宝盖草、苏木、荆芥、冬凌草、桑白皮、海风藤、蒲黄、龙胆草和茯苓。通过使内服药物和外敷药物并用,患儿无痛苦,资源丰富、经济,且给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药 物。
技术介绍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全身其他腺组织也可受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由患 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大约每 2?5年发生一次流行,多数患者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 可再次感染。腮腺炎症状较轻,5?9岁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常发生脑膜炎、睾丸炎和卵巢炎 等并发症,而脑炎和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为罕见并发症,全球大多数地区,若未开展疫苗 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100 /1〇万?1000 /1〇万。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 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西医学上治疗中较多使用病毒唑,其能抑制病毒聚合酶活性,阻断DNA的病毒复 制,对多种DNA和RNA病毒有效,但副反应较多。 祖国医学称本病为痄腮,金代窦杰《疮疡经验全书.腮腺毒》:"腮腺毒受在耳根、 耳聍,通过肝肾,气血不流,壅滞颊腮,此是风毒症。"该病病因为感受腮腺病毒,邪侵肝胆两 经,治疗当以标本兼治。本病病因为外感风温邪毒,从口鼻而入,壅阻足少阳胆经,郁而不 散,结于腮部而发病;少阳与足厥阴互为表里,足厥阴之脉循少腹络阴器,若受邪较重,较 大儿童可并发少腹痛,睾丸肿痛,在防治上以清热解毒,散结化瘀,利湿消肿为原则。中药治 疗此病预后较好,并形成抗体,终身免疫。 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无痛苦,资源丰富、经济,且给药期 间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内 服药物和外敷药物,患儿无痛苦,资源丰富、经济,且给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内服药物,其 原料药包括桅子、板蓝根、红花、卷柏、熟地黄、鸡血藤、地莶根、白侧耳、山药、玄参、薏苡仁、 槲寄生、益母草、虎杖和甘草。 其中,所述内服药物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桅子35g~45g、板蓝根50g~60g、红 花25g~35g、卷柏25g~35g、熟地黄10g~20g、鸡血藤20g~30g、地莶根10g~20g、白侧耳 15g~25g、山药 20g~30g、玄参 15g~25g、薏该仁 20g~30g、槲寄生 15g~25g、益母草 20g~30g、 虎杖30g~40g和甘草15g~25g。 其中,所述内服药物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桅子38g~42g、板蓝根53g~57g、红 花28g~32g、卷柏23g~27g、熟地黄13g~17g、鸡血藤23g~27g、地莶根13g~17g、白侧耳 18g~22g、山药 23g~27g、玄参 18g~22g、薏苡仁 23g~27g、槲寄生 18g~22g、益母草 23g~27g、 虎杖33g~37g和甘草18g~22g。 所述内服药物制备成汤剂。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上述原料药加入容器中,向容器 中倒入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6?8倍量的水,浸泡2?3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 取,再次加入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4?6倍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相 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3?5倍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 得滤液,减压除去部分水,获得lg(生药)/ml的汤剂。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于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外敷药物,其原料药包括云苔草、宝盖 草、苏木、荆芥、冬凌草、桑白皮、海风藤、蒲黄、龙胆草和茯苓。 其中,所述外敷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云苔草15g~25g、宝盖草20g~30g、 苏木15g~25g、荆芥lg~10g、冬凌草10g~20g、桑白皮15g~25g、海风藤10g~20g、蒲黄 35g~45g、龙胆草 15g~25g和获考:20g~30g。 其中,所述外敷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云苔草18g~22g、宝盖草23g~27g、 苏木18g~22g、荆芥3g~7g、冬凌草13g~17g、桑白皮18g~22g、海风藤13g~17g、蒲黄 38g~42g、龙胆草 18g~22g和获考:23g~27g。 所述外敷药物制备制备成贴膜。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贴膜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第一步,将各原料药加入容器中,加相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3?5倍的醇浓度为 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相 对于各原料药质量之和2?4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1?2小时 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9? 1.32(70°C)的浸膏; 第二步,在第一步制备的浸膏中,加入白凡士林,搅拌均匀,调成膏剂,浸膏与白凡士林 的质量之比为1 :1。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防治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内服药物和外敷药物,使患儿无痛 苦,资源丰富、经济,且给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内服用的药物和外敷 用的药物,通过内外配合治疗,使患儿无痛苦,资源丰富、经济,且给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值 得推广应用。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内服药物,其原料药包括桅 子、板蓝根、红花、卷柏、熟地黄、鸡血藤、地莶根、白侧耳、山药、玄参、薏苡仁、槲寄生、益母 草、虎杖和甘草。 进一步,所述内服药物仅由上述原料药构成。 所述内服药物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桅子35g~45g、板蓝根50g~60g、红花 25g~35g、卷柏25g~35g、熟地黄10g~20g、鸡血藤20g~30g、地莶根10g~20g、白侧耳 15g~25g、山药 20g~30g、玄参 15g~25g、薏该仁 20g~30g、槲寄生 15g~25g、益母草 20g~30g、 虎杖30g~40g和甘草15g~25g。 进一步优选,所述内服药物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桅子38g~42g、板蓝根 53g~57g、红花 28g~32g、卷柏 23g~27g、熟地黄 13g~17g、鸡血藤 23g~27g、地莶根 13g~17g、 白侧耳18g~22g、山药23g~27g、玄参18g~22g、薏苡仁23g~27g、槲寄生18g~22g、益母草 23g~27g、虎杖 33g~37g和甘草 18g~22g。 最优选,所述内服药物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桅子40g、板蓝根55g、红花30g、卷 柏25g、熟地黄15g、鸡血藤25g、地莶根15g、白侧耳20g、山药25g、玄参20g、薏苡仁25g、槲 寄生20g、益母草25g、虎杖35g和甘草20g。 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桅子:拉丁名garofefliae/rwctes,味苦,性寒,入心、肺、三焦,有除烦泻火、疏肝解郁、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温热病热郁胸脘之心烦不安、烦扰不宁;肝郁不舒或 肝经有热之头晕目眩,胸胁疼痛,目赤咽干;湿热黄疸;气滞血瘀之脘腹胀痛等证。板蓝根:拉丁名Wii味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栀子、板蓝根、红花、卷柏、熟地黄、鸡血藤、地菍根、白侧耳、山药、玄参、薏苡仁、槲寄生、益母草、虎杖和甘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晶
申请(专利权)人:林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