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石墨烯汇流线和汇流条提高输电量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本技术涉及用石墨烯汇流线和汇流条提高输电量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属于石墨烯太阳能电池应用
。
技术介绍
在人类社会工业化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石能源煤炭和石油,在长时间燃烧大量煤炭和石油的过程中,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污染的颗粒物、污染的细颗粒物,污染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体健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人类越来越多地使用非化石能源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光伏电力是人类成功使用的非化石能源之一,在光伏发电的过程中,不向空气中排放任何污染物。人类已在沙漠中、农用大棚上、屋顶面上建造了许多光伏电站,一些国家的政府制订了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发展光伏发电项目。 光伏发电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太阳光照射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内的晶体硅晶片的表面时、内部重新产生的电子或空穴等光生载流子。光生载流子在pn结界面处所具有的内电压作用下发生移动,电子向η型一侧的电极移动,空穴向P型一侧的电极移动,P型呈正极,η型呈负极。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人员在长度为156毫米,宽度为156毫米 ...
【技术保护点】
用石墨烯汇流线和汇流条提高输电量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是,由晶体硅太阳能电池(1)、晶体硅晶片(2)、石墨烯汇流线(3)、带石墨烯芯线的铝质窄型汇流条(4)、竖条状的石墨烯引出电极(5)、带石墨烯芯线的背电极(6)共同组成;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1)内包含有晶体硅晶片(2),晶体硅晶片(2)的长度为156毫米、宽度为156毫米,在晶体硅晶片(2)的受光面上分布有85条粘贴的、横向的、栅格状的宽度为2微米的石墨烯汇流线(3),两条平行的石墨烯汇流线(3)之间的间距为2毫米,在晶体硅晶片(2)的受光面上焊粘有三条带石墨烯芯线的铝质窄型汇流条(4),带石墨烯芯线的铝质窄型汇流条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石墨烯汇流线和汇流条提高输电量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是,由晶体硅太阳能电池(1)、晶体硅晶片(2)、石墨烯汇流线(3)、带石墨烯芯线的铝质窄型汇流条(4)、竖条状的石墨烯引出电极(5)、带石墨烯芯线的背电极(6)共同组成; 在晶体娃太阳能电池(I)内包含有晶体娃晶片(2),晶体娃晶片(2)的长度为156晕米、宽度为156毫米,在晶体硅晶片(2)的受光面上分布有85条粘贴的、横向的、栅格状的宽度为2微米的石墨烯汇流线(3),两条平行的石墨烯汇流线(3)之间的间距为2毫米,在晶体硅晶片(2)的受光面上焊粘有三条带石墨烯芯线的铝质窄型汇流条(4),带石墨烯芯线的铝质窄型汇流条(4)的宽度为I毫米,两条平行的、竖向的、带石墨烯芯线的铝质窄型汇流条(4)之间的间距为50毫米,受光面上的三条带石墨烯芯线的铝质窄型汇流条(4)各伸出晶体硅晶片(2)的边沿外面15毫米长,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同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同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