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1042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贯流空调器,包括:机壳,该机壳内形成至少两个风道;换热单元,换热单元设置在机壳内并与风道对应;风机单元,该风机单元具有多个分别设置在相应风道内的风机;以及控制单元,分别独立的控制各风机以控制各风道送风的风量。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多贯流空调器通过控制单元分别独立的控制各风机的转速,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各风道的风量,因而可以节约能源、提高送风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多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多贯流空调器因具有多个风道而可以实现多角度送风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现有的多贯流空调器的各个风道的风机都是通过统一的控制的,在多贯流空调器开启时,各个风机都开启,在多贯流空调器关闭时,各个风机都关闭,然而这在送风区域有要求的情况下或者当房间温度已经比较舒适时,多贯流空调器的多个送风口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因而会造成能源浪费和送风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节约能源和提高送风的舒适性。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贯流空调器,包括:机壳,该机壳内形成至少两个风道;换热单元,换热单元设置在机壳内并与风道对应;风机单元,该风机单元具有多个分别设置在相应风道内的风机;以及控制单元,分别独立的控制各风机以独立控制各风道送风的风量。优选地,所述机壳内设有隔出所述风道的隔板,所述隔板之靠近换热单元的一端设有抵接换热单元的海绵块。优选地,所述换热单元具有多个分别与相应风道对应的换热器以及与多个换热器连接的自动调节阀,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自动调节阀以控制进入各换热器内的冷媒的流量。相应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多贯流空调器包括形成至少两个风道的机壳、多个分别设置在相应风道内的风机以及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具有信号生成模块和信号输出模块,该方法包括:S1,通过信号生成模块生成分别独立控制各风机的风机调节信号;以及S2,通过信号输出模块接收风机调节信号,并根据风机调节信号分别独立控制各风机的转速以独立控制相应风道送风的风量。优选地,在S1中,设置多个分别与相应风道对应的换热器以及与各换热器连接的自动调节阀,信号生成模块还生成调节进入各换热器内冷媒流量的冷媒调节信号;在S3中,输出单元接收冷媒调节信号,并根据冷媒调节信号调节自动调节阀的开度以调节进入各换热器内冷媒的流量。优选地,所述冷媒调节信号是由信号生成模块根据各风机的转速生成,以根据各风机的转速调节进入各换热器内冷媒的流量。优选地,所述冷媒调节信号是由信号生成模块根据各风机的转速的比值生成,以根据各风机的转速的比值调节进入各换热器内冷媒的流量。优选地,所述冷媒调节信号是由信号生成模块根据各风机送风的风量与风机为最高速时送风的风量的比例生成,以使根据各风机送风的风量与风机为最高速时送风的风量的比例调节进入各换热器内冷媒的流量。优选地,所述冷媒调节信号是由信号生成模块根据各风机送风的总风量以及根据各风机送风的风量生成,以根据各风机送风的总风量调节进入自动调节阀内的冷媒的流量以及将进入自动调节阀内的冷媒的流量根据各风机送风的风量在各换热器之间进行分配。优选地,根据各风机总风量与各风机均为最高速时的总风量的比值调节进入自动调节阀内的冷媒的流量。由于本专利技术多贯流空调器以及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单元分别独立控制各风机的转速,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各风道的风量,因而可以节约能源和提高送风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贯流空调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贯流空调器之控制单元的方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贯流空调器之换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多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贯流空调器,请参阅图1至图3,其揭示了本专利技术多贯流空调器的一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多贯流空调器包括:机壳100、设置在机壳100内的换热单元200、风机单元300和控制单元400。机壳100具有后面板110、两侧板120、前面板130以及隔板140,其中后面板110、两侧板120和前面板130围城一容纳空间150。后面板110上开设有进风口111。隔板140置于容纳空间140内并垂直前面板130设置,该隔板140在容纳空间150内隔出左右两个风道160,每一风道160均具有起始端161和送风端162。前面板130上设有左右两个风口131,该两个风口分别对应着两风道160的送风端162。为防止在两风道160中只有一个送风时造成该风道160的送风从另一风道160回流,机壳100还在两风口131处分别设置一风门170,从而通过关闭相应的风门170即可关闭相应风道160以避免送风的回流。为调节每一风道160的送风角度,每一风道160的送风端162还设置有导风装置180,通过导风装置180可实现相应风道160送风角度的调节。换热单元200具有自动调节阀210和两换热器,该两换热器别定义为第一换热器220和第二换热器230,第一换热器220和第二换热器230左右并排的设置在容纳空间150内并分别位于相应风道160的起始端16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20和第二换热器230均为平行流换热器。自动调节阀210用于控制冷媒流入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流量,该自动调节阀210可以为具有两个输出端的三通阀,两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连接,从而通过调节三通阀各输出端的开度即可调节流入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内冷媒的流量;该自动调节阀210也可以为两个电子膨胀阀,两个电子膨胀阀分别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连接,从而分别控制两个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即可调节流入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内冷媒的流量。风机单元300具有两个风机,其分别定义为第一风机310和第二风机320,第一风机310和第二风机320分别设置在相应的风道160内,以分别将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相应的风道160和风口131送出。控制单元400具有信号生成模块410和信号输出模块420。信号生成模块410生成风机调节信号、风门调节信号、导风调节信号和冷媒调节信号。信号输出模块420分别与自动调节阀210、第一风机310、第二风机320、两风门170和两导风装置180连接,以根据信号生成模块410生成的风机调节信号分别独立控制第一风机310和第二风机320的转速、根据风门调节信号分别独立控制两风门170的开启和闭合、根据导风调节信号分别独立调节两导风装置180的送风角度以及根据冷媒调节信号调节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内的冷媒的流量。由于本专利技术多贯流空调器的第一风机310和第二风机320分别独立控制,为减小因第一风机310和第二风机320的转速不同造成气流在两个风道160之间来回流动而出现抢风现象,在隔板140和换热单元200之间还设有海绵块190,从而海绵块190抵接再隔板140和换热单元200上以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而使各风道160完全隔开。在本专利技术多贯流空调器工作时,信号生成模块410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或预定的工作模式生成分别控制第一风机310和第二风机320的风机调节信号,从而通过信号输出模块420分别独立控制第一风机310和第二风机320的转速,以将从进风口111吸进的空气经与换热单元200换热后分别从不同的风道160送出,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各风道160送风的风量,进而可以节约能源和提高送风的舒适性;信号生成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贯流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该机壳内形成至少两个风道; 换热单元,换热单元设置在机壳内并与风道对应; 风机单元,该风机单元具有多个分别设置在相应风道内的风机;以及 控制单元,分别独立的控制各风机以独立控制各风道送风的风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该机壳内形成至少两个风道;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并与所述风道对应;风机单元,该风机单元具有多个分别设置在相应风道内的风机;以及控制单元,分别独立的控制各风机以独立控制各风道送风的风量;所述换热单元具有多个分别与相应风道对应的换热器以及与多个所述换热器连接的自动调节阀,所述控制单元生成冷媒调节信号,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冷媒调节信号控制自动调节阀以控制进入各对应的所述换热器内的冷媒的流量;其中,所述冷媒调节信号根据各风机送风的总风量以及根据各风机送风的风量生成,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各所述风机送风的总风量调节进入相对应的所述自动调节阀内的冷媒的流量以及将进入所述自动调节阀内的冷媒的流量根据对应所述风机送风的风量在各所述换热器之间进行分配;或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各所述风机送风的风量与对应所述风机为最高速时送风的风量的比例生成冷媒调节信号,以使根据各所述风机送风的风量与该所述风机为最高速时送风的风量的比例调节进入各对应所述换热器内冷媒的流量;或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各所述风机的总风量与各对应所述风机均为最高速时的总风量的比值调节进入所述自动调节阀内的冷媒的流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贯流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隔出所述风道的隔板。3.一种多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