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976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该中药制剂是由黄芪、怀山药、熟地、枸杞子、菟丝子、白术、阿胶、杜仲、山萸肉、续断、砂仁、陈皮、当归、桑寄生、升麻、益母草、肉苁蓉、香附、白芍、甘草等中药材,经过专用的制备工艺加工而成。该中药制剂对习惯性流产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开发成方便服用的成品制剂后,普遍适用性好,疗效依然显著,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该中药制剂是由黄芪、怀山药、熟地、枸杞子、菟丝子、白术、阿胶、杜仲、山萸肉、续断、砂仁、陈皮、当归、桑寄生、升麻、益母草、肉苁蓉、香附、白芍、甘草等中药材,经过专用的制备工艺加工而成。该中药制剂对习惯性流产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开发成方便服用的成品制剂后,普遍适用性好,疗效依然显著,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应用。【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所谓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3次以上者,每次流产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 份。近年常用复发性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2次及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 对女性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不仅身体因反复流产遭受重创,也会给怀孕者带来巨大的心理 压力,有些甚至对怀孕产生恐惧心理,不敢再次怀孕。 目前,西医多采用激素、手术等治疗手段,疗效差,副作用大,患者的体质没有改善 甚至更差,部分患者造成永久性不孕。 中医将习惯性流产称为"滑胎"。如《明医杂著》:"若前次三个月而堕,则下次必如 期复然,盖先于此时受伤,故后至期必应,乘期虚也。"一般认为"滑胎"的发生与先天不足, 肾气受损;或脾胃虚弱,生化无权;或素体阴虚,内热虚旺等因素有关。凡有肾气不足、气血 亏虚、阴伤内热等病理改变者,均可直接损伤胎气,使之无以为系,屡孕屡堕。故治宜补肾固 元,健脾益气,养血调冲等法 本专利技术正是在以上对习惯性流产的辨证认知基础上,经过临床实践的反复摸索而产生 的。 【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两个,其一是专利技术一种中药,使其对习惯性流产有较 好的治疗效果;其二是为这种中药量身打造一套制造工艺,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将传 统中药制成普适性强、易于携带服用的成品制剂。 为了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依据自己从已多年的临床经验,将传统验方和 祖传秘方充分改造和利用,并根据当代人的患病特点和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进行增减药 材和药量,重新科学配伍药材,并经临床反复验证摸索,终于获得一个治疗习惯性流产效果 十分显著的中药组方,该中药组方为(以重量份计): 黄芪11-25份、怀山药11-29份、熟地12-24份、枸杞子7-23份、菟丝子7-19份、白术 7-15份、阿胶7-17份、杜仲8-22份、山萸肉16-28份、续断12-24份、砂仁6-14份、陈皮 4-10份、当归8-20份、桑寄生7-13份、升麻4-10份、益母草12-26份、肉苁蓉7-19份、香附 6-14份、白芍8-16份、甘草8-15份。 在实践中发现的三个具有优异治疗效果的配比分别为(以重量份计): 1、黄芪18份、怀山药20份、熟地18份、枸杞子15份、菟丝子13份、白术11份、阿胶12 份、杜仲15份、山萸肉22份、续断18份、砂仁10份、陈皮7份、当归14份、桑寄生10份、升 麻7份、益母草19份、肉苁蓉13份、香附10份、白芍12份、甘草12份。 2、黄芪20份、怀山药22份、熟地17份、枸杞子14份、菟丝子15份、白术10份、阿 胶13份、杜仲15份、山萸肉24份、续断16份、砂仁11份、陈皮8份、当归16份、桑寄生11 份、升麻8份、益母草21份、肉苁蓉12份、香附10份、白芍13份、甘草13份。 3、黄芪19份、怀山药23份、熟地18份、枸杞子13份、菟丝子14份、白术12份、阿 胶14份、杜仲13份、山萸肉23份、续断17份、砂仁12份、陈皮9份、当归13份、桑寄生12 份、升麻9份、益母草20份、肉苁蓉14份、香附9份、白芍13份、甘草12份。 为了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药方调整,反复试验各味药材的炮制工艺 和提取工艺,并结合现代制药技术专利技术了一套制备工艺,该工艺操作简便、制剂稳定、保证 药效、易于推广应用。该制剂工艺为以下步骤: 步骤1、取黄芪用蜜炙法,炒至不粘手,备用;取白术、杜仲用麸炒,备用; 步骤2、按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称取黄芪、熟地、枸杞子、菟丝子、白术、杜仲、升麻、白芍等8 味药材,分别粉碎,混合,加入6-10倍重量的50-65%的乙醇,浸泡12-24小时,加热回流2-3 小时,过滤;滤渣加入5-8倍初始药材重量的50-6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过滤;将两 次滤液混合,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获得提取液A,备用; 步骤3、按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称取怀山药、阿胶、山萸肉、续断、砂仁、陈皮、当归、桑寄生、 益母草、肉苁蓉、香附、甘草等12味药材,分别粉碎,混合,加入5-11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 煎煮2-4小时,过滤;滤渣加入4-9倍初始药材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2小时,过滤,将 两次滤液混合,浓缩为原体积的1/5,即为提取液B ; 步骤4、将提取液A、B混合,浓缩至密度为1.25-1.36 (70-80°C测),即为中药浸膏; 步骤5、将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制成成品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可以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散剂等多种剂型。 本专利技术中药所用原料的来源、性状及功用: 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补气固 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怀山药: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莖。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 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熟地: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 髓。 枸杞子: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滋补 肝肾,益精明目。 菟丝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性温;归肝、肾、脾经; 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白术: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 湿利水,止汗,安胎。 阿胶:本品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味甘,性平;归肺、肝、 肾经;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杜仲: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 骨,安胎。 山萸肉: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 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续断: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肝 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砂仁: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归 脾、胃、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 气健脾,燥湿化痰。 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 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桑寄生: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味、甘,性平;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 升麻: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味辛、微甘,性 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瘆,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益母草: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味苦、辛,性微寒;归 肝、心包经;活血调经,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为(以重量份计):黄芪11‑25份、怀山药11‑29份、熟地12‑24份、枸杞子7‑23份、菟丝子7‑19份、白术7‑15份、阿胶7‑17份、杜仲8‑22份、山萸肉16‑28份、续断12‑24份、砂仁6‑14份、陈皮4‑10份、当归8‑20份、桑寄生7‑13份、升麻4‑10份、益母草12‑26份、肉苁蓉7‑19份、香附6‑14份、白芍8‑16份、甘草8‑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凤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