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轮和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789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波轮,所述波轮包括波轮本体、设于波轮本体上表面的多个拨水凸筋,所述多个拨水凸筋由所述波轮本体的周缘向波轮本体的轴心线呈漩涡状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波轮的洗衣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波轮具有高洗净比和低耗电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轮和洗衣机
本技术涉及波轮和洗衣机。
技术介绍
波轮结构的旋转能够带动液体随之旋转,例如波轮洗衣机,其包括容纳水和衣物的洗涤桶和安装于洗涤桶的底面并向桶内凸出的波轮。但是现有的波轮通常采用形态所带来的洗涤效果较差,具体地,波轮在转动时,波轮的拨水凸筋所带来的水流搅动很小,则波轮转动转化为水搅动的效率低而产生能耗高的问题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得波轮洗衣机达到高洗净比、低耗电量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波轮,所述波轮包括波轮本体、设于波轮本体上表面的多个拨水凸筋,所述多个拨水凸筋由所述波轮本体的周缘向波轮本体的轴心线呈漩涡状延伸。 优选地,所述拨水凸筋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拨水凸筋相对于所述波轮本体的轴心线对称地设于波轮本体的表面,至少两个拨水凸筋呈绕所述轴心线逆时针旋转的漩涡状收敛。 优选地,所述拨水凸筋包括第一迎水面、第二迎水面和顶面;所述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与波轮本体的上表面连接并位于波轮本体径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相向倾斜延伸;所述顶面与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的延伸末端连接以形成拨水凸筋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顶面为曲面,从所述波轮本体的轴心线朝向周缘的方向上,所述顶面距离波轮本体的高度逐渐增高。 优选地,所述拨水凸筋的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30°至50°,且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与轴心线之间的夹角相同。 优选地,所述拨水凸筋的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之间在顶面处的间距为13mm至15_ ;从所述波轮本体周缘到波轮本体的轴心线的方向上,所述拨水凸筋的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之间在波轮本体的上表面处的间距逐渐从50mm减窄到20mm ;拨水凸筋的顶面与波轮本体的表面的最大距离为47mm至52mm。 优选地,所述波轮本体在多个拨水凸筋之间形成有多个排水孔,所述波轮本体上开设的排水孔的面积占整个波轮本体平面投影面积的2%至2.5%。 优选地,所述波轮本体形成所述拨水凸筋的上表面为中心高周缘低的锥面状;所述波轮本体形成拨水凸筋的表面与垂直于轴心线的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β为4°至8°。 此外,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还提供了一种洗涤桶,所述洗涤桶包括不锈钢洗涤桶体、波轮和内桶底座;所述不锈钢洗涤桶体和波轮安装于内桶底座上,不锈钢洗涤桶体、波轮和内桶底座共同形成容纳衣物和液体的洗衣腔,所述波轮为上述的波轮 优选地,所述洗涤桶还包括平衡圈和搓衣板;所述平衡圈连接于不锈钢洗涤桶体的背离内桶底座的一端,所述搓衣板凸设洗衣腔内并与不锈钢洗涤桶体的内表面连接,且所述搓衣板的下端插到内桶底座中,所述搓衣板的上端插到平衡圈中。 本技术所提供的波轮,由于所述拨水凸筋由所述波轮本体的周缘向波轮本体的轴心线呈逆时针漩涡状收敛延伸,使得波轮在洗涤过程中作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时形成的液流强度是有差异的,从而不会形成缠绕,进而可以快速洗净衣物,达到较短的时间洗净衣物的效果,进而达到高洗净比、低耗电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技术波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波轮在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C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2中D-D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A方向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波轮在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洗衣机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洗衣机的洗涤桶去除了波轮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波轮I。 请结合参看图1、图2和图7,图1示出了本技术波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波轮在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波轮在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波轮I包括波轮本体11、拨水凸筋12和叶片13。所述拨水凸筋12和叶片13分设与波轮本体11的相对两侧。 波轮本体11大致呈圆形,波轮本体11的中心处具有一轴心线1111。波轮本体11上形成有中心通孔111和沿中心通孔111周向分布的多个排水孔112。具体地,中心通孔111的轴线与波轮本体11的轴心线1111共线,中心通孔111可用于穿过搅拌棒(图未示出),以使得搅拌棒带动波轮I绕轴心线1111转动。 所述波轮本体11的上表面上设有四条拨水凸筋12,四个拨水凸筋12相对于轴心线1111对称地设于波轮本体11的上表面。所述拨水凸筋12由所述波轮本体11的周缘向波轮本体11的轴心线1111呈逆时针漩涡状收敛延伸。即拨水凸筋12呈弯曲状从波轮本体11的轴心线1111向波轮本体11的周缘延伸。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拨水凸筋逆时针在本实施例中是从波轮本体11的设有拨水凸筋12的一侧观察而定义,在后文中出现的顺时针和逆时针继续采用该定义。 波轮本体11在相对于形成拨水凸筋12的下表面凸设有多个叶片13,这些叶片13沿波轮本体11的径向延伸。 拨水凸筋12包括第一迎水面121、第二迎水面122和顶面123。所述第一迎水面121和第二迎水面122与波轮本体11的上表面连接并位于波轮本体11径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迎水面121和第二迎水面122相向倾斜延伸。所述顶面123与第一迎水面121和第二迎水面122的延伸末端连接以形成拨水凸筋12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在波轮I顺时针转动时,第一迎水面121用于抵开液体,第二迎水面122处产生负压而吸引液体;在波轮I逆时针转动时,第二迎水面122用于抵开液体,第一迎水面121处产生负压而吸引液体。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拨水凸筋12由所述波轮本体11的周缘向波轮本体11的轴心线1111呈逆时针漩涡状收敛延伸,使得波轮I在洗涤过程中作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时形成的液流强度是有差异的。具体地,第一迎水面121呈拱起状,则在抵开液体时阻力较小,从而传导给液体的力较小,形成液流强度也较低;而第二迎水面122呈凹陷状,则在抵开液体时阻力较大,从而传导给液体的力较大,形成液流强度也较高。则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波轮1,顺时针转动产生的水流比逆时针转动产生的液流强度更高。而现有的洗涤桶,在波轮I顺时针转动时会跟着顺时针转动(简称跟转),则波轮I的跟转会导致波轮I在顺时针转动时所带来的液流强度降低。本实施例中的波轮1,刚好可以与现有的洗涤桶的跟转形成补偿,使得在洗衣机在实际洗涤时形成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液流接近相等。使得衣物在顺时针转动阶段形成的缠绕在接下来的逆时针阶段刚好能完全解开,从而不会形成缠绕,进而可以快速洗净衣物,达到较短的时间洗净衣物的效果,进而达到高洗净比、低耗电量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拨水凸筋12的顶面123与第一迎水面121、第二迎水面122以及波轮本体11的上表面圆滑连接。即顶面123为曲面,顶面123在波轮本体11径向上的相对两端与波轮本体11的上表面圆滑连接。并且,从波轮本体11的轴心线1111朝向周缘的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轮包括波轮本体、设于波轮本体上表面的多个拨水凸筋,所述多个拨水凸筋由所述波轮本体的周缘向波轮本体的轴心线呈漩涡状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轮包括波轮本体、设于波轮本体上表面的多个拨水凸筋,所述多个拨水凸筋由所述波轮本体的周缘向波轮本体的轴心线呈漩涡状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凸筋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拨水凸筋相对于所述波轮本体的轴心线对称地设于波轮本体的表面,至少两个拨水凸筋呈绕所述轴心线逆时针旋转的漩涡状收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凸筋包括第一迎水面、第二迎水面和顶面;所述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与波轮本体的上表面连接并位于波轮本体径向的两侦U,所述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相向倾斜延伸;所述顶面与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的延伸末端连接以形成拨水凸筋的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为曲面,从所述波轮本体的轴心线朝向周缘的方向上,所述顶面距离波轮本体的高度逐渐增高。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凸筋的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30°至50°,且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与轴心线之间的夹角相同。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凸筋的第一迎水面和第二迎水面之间在顶面处的间距为13mm至15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楠赵兴王霖恺彭沃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创维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