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伟安专利>正文

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260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2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管,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引流管包括主管和两根分支管;其中,所述两根分支管一端与所述主管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流管,解决了传统的引流技术在对液气胸患者进行引流或冲洗时,对患者造成创伤大、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管,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引流管包括主管和两根分支管;其中,所述两根分支管一端与所述主管一端连通。本技术的引流管,解决了传统的引流技术在对液气胸患者进行引流或冲洗时,对患者造成创伤大、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专利说明】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引流管。
技术介绍
当胸腔内同时有异常积气和积液(液气胸)时,为引流出胸腔内的积液和积气,往往需要分别引流管进行引流。传统技术采用上、下两根引流管,其中上引流管用于引流胸腔积气;下引流管用于引流胸腔内积液。因为积液一般在胸腔下部积聚,而积气多往胸腔上部聚集。 上述的传统技术存在以下缺点:需同时留置两根引流管,因此要在患者胸壁上切开两个引流口,并在患者体外连接两套引流装置(引流箱、引流瓶或引流袋等),不但对患者造成创伤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使用和携带很不方便。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管,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管,以解决传统引流和冲洗技术对患者造成创伤大、使用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包括主管和两根分支管;其中,所述两根分支管一端与所述主管一端连通。 可选的,所述主管内设有内管,所述内管与其中一根所述分支管连通,所述内管与所述主管之间的腔与另一根所述分支管连通;所述主管上设置有主管开关,用于同时控制所述主管与所述内管的开合;所述主管上设置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内管,另一端设置有外接管开关,所述外接管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外接管的开合;所述外接管位于所述主管开关和所述分支管之间。 可选的,所述主管开关设为夹子,所述夹子夹持在所述主管上。 可选的,所述外接管开关设为夹子,所述夹子夹持在所述外接管上。 可选的,所述内管长度短于所述主管长度。 可选的,所述两根分支管设置侧孔,所述侧孔远离所述主管。 可选的,所述引流管采用医用弹性材料。 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管,包括主管和两根分支管;其中,所述两根分支管一端与所述主管一端连通。当对于液气胸患者使用所述引流管时,医生可在患者胸壁上切开一个单一切口,将两跟所述分支管经过单一切口任意分别放置在胸腔上、下两处相应位置。所述主管经过胸壁的单一切口自胸腔引出体外,与胸腔引流装置连接。由此,胸腔上部的积气可以依次经引向胸腔上部的所述分支管及所述主管,顺利排出体外,进入引流装置;而胸腔下部的积液则可以依次通过引向下后肋膈角的所述分支管及所述主管,顺利排出体外,进入引流装置。基于此,本技术较之传统的引流管,患者胸壁上只需切开单一开口、连接一套引流装置,即可完成引流操作。因而,本技术的引流管,具有对患者造成创伤小,使用方便等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技术引流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引流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包括主管1和两根分支管2 ;其中,所述两根分支管2 —端与所述主管1一端连通。当对于液气胸患者使用所述引流管时,医生可在患者胸壁上切开一个单一切口,将两根所述分支管2经过所述单一切口任意分别放置在胸腔上、下两个相应的位置:其中一根所述分支管引向胸腔上部,即为图中所示位于上部的所述分支管2 ;另一所述分支管则引向下后肋膈角,即为图中所示位于下部的所述分支管2。所述主管1经过胸壁的单一切口自胸腔引出体外,与一个胸腔引流装置连接。由此,胸腔上部的积气可以经引向胸腔上部的所述分支管2及所述主管1,顺利排出体外,进入引流装置;而胸腔下部的积液则可以通过引向下后肋膈角的所述分支管2及所述主管1,顺利排出体夕卜,进入引流装置。 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为方便胸腔内积气与积液的引流,以及药物溶液的注入,所述两根分支管2设置侧孔7,所述侧孔远离所述主管。 在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为了方便放置所述引流管于胸腔各处,所述引流管采用可弯曲有弹性的医用弹性材料。 实施例二: 参见图2,该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引流管, 具体而言,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所述主管1内设有内管3,所述内管3与其中一根所述分支管2连通,即为图中所述位于上方的所述分支管;所述内管3与所述主管1之间的腔与另一根所述分支管2连通,即为图中位于下方的所述分支管2。所述主管上设置有主管开关4,用于同时控制所述主管1与所述内管3的开合。所述主管上设置有外接管5,所述外接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内管3,另一端设置有外接管开关6,所述外接管开关6用于控制所述外接管的开合;所述外接管5位于所述主管开关4和所述分支管2之间。 该实施例的引流管用于引流时,将所述主管开关4开启、所述外接管开关6关闭,引流的原理和操作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的引流管还可以用于胸腔冲洗。具体而言,在需要进行胸腔冲洗时,医生在患者胸壁上切开单一切口,将两个所述分支管2经过单一切口任意分别放置在胸腔上、下两个相对位置:其中一根所述分支管引向胸腔上部,即为图中所示位于上部的所述分支管2 ;另一所述分支管则引向下后肋膈角,即为图中所示位于下部的所述分支管2。所述外接管开关6开启、所述主管开关4闭合,即可通过外接管5反向往胸腔内推送药物溶液(抗生素、粘连剂、生理盐水、化疗药物等)。推送时,药物溶液将经过在图示高位的引流分枝2的管口灌入胸腔顶部,然后借重力作用自上而下充分的冲洗胸腔。药物溶液完成胸腔冲洗后,打开主管开关4,冲洗液即会经处于低位的引流分枝2,排到体外引流装置中,从而完成整个胸腔冲洗过程。 在该实施方式的可选方案中,为了方便所述主管开关4的开闭,所述主管开关4设为夹子,所述夹子夹持在所述主管上。 在该实施方式的可选方案中,为了方便所述外接管开关6的开闭,所述外接管开关6设为夹子,所述夹子夹持在所述外接管上。 在该实施方式的可选方案中,为了便于引流装置的连接,所述内管3长度短于所述主管1长度,引流装置只需连接到所述主管1上即可,便于该引流管与引流装置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和两根分支管,所述两根分支管一端与所述主管一端连通;所述主管内设有内管,所述内管与其中一根所述分支管连通,所述内管与所述主管之间的腔与另一根所述分支管连通; 所述主管上设置有主管开关,用于同时控制所述主管与所述内管的开合; 所述主管上设置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内管,另一端设置有外接管开关,所述外接管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外接管的开合; 所述外接管位于所述主管开关和所述分支管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开关设为夹子,所述夹子夹持在所述主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管开关设为夹子,所述夹子夹持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和两根分支管,所述两根分支管一端与所述主管一端连通;所述主管内设有内管,所述内管与其中一根所述分支管连通,所述内管与所述主管之间的腔与另一根所述分支管连通;所述主管上设置有主管开关,用于同时控制所述主管与所述内管的开合;所述主管上设置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内管,另一端设置有外接管开关,所述外接管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外接管的开合;所述外接管位于所述主管开关和所述分支管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安
申请(专利权)人:宋伟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