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暖棚捕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8661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业暖棚捕虫方法,由风机箱(1)、风机(2)、风叶(3)、蛇形管(4)、收虫袋(5)、连接卡槽(6)、吸虫口光圈(7)、吸虫口(8)、扇叶架(9)、扇叶(10)、气味圈(11)构成,利用气味驱虫和灯光,利用吸气收集虫子,利用吸气风力驱动扇叶驱赶趴伏在植物上的虫子,吸风风力驱动和吹气味的扇叶间距设置,吹气味的扇叶吸入气味,吸风风力吸入飞虫。可以工业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制造成器,适用于各种设施农业和封闭环境创所的诱虫、捕虫、处理蝗虫全过程无污染物和不安全隐患,贮存的捕虫可作为饲料、肥料的原料,改善人文环境,改善动物、植物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 ,由风机箱(1)、风机(2)、风叶(3)、蛇形管(4)、收虫袋(5)、连接卡槽(6)、吸虫口光圈(7)、吸虫口(8)、扇叶架(9)、扇叶(10)、气味圈(11)构成,利用气味驱虫和灯光,利用吸气收集虫子,利用吸气风力驱动扇叶驱赶趴伏在植物上的虫子,吸风风力驱动和吹气味的扇叶间距设置,吹气味的扇叶吸入气味,吸风风力吸入飞虫。可以工业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制造成器,适用于各种设施农业和封闭环境创所的诱虫、捕虫、处理蝗虫全过程无污染物和不安全隐患,贮存的捕虫可作为饲料、肥料的原料,改善人文环境,改善动物、植物生长环境。【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气味和灯光驱虫,利用吸气收集虫子,利用吸气风力驱动扇叶驱赶趴伏在植物上的虫子,适用于封闭环境下设施农业植物生长场所,属于农学和灾害预防领域。
技术介绍
现在的设施农业大都是采用熏烟驱虫,熏烟气味影响植物口感和危害植物生长,利用气味驱虫和灯光,利用吸气收集虫子,利用吸气风力驱动扇叶驱赶趴伏在植物上的虫子方法的研宄报道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利用气味驱虫和灯光,利用吸气收集虫子,利用吸气风力驱动扇叶驱赶趴伏在植物上的虫子,可工业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制造成便携设备,人工携带,方便操作,可以工业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制造成器,适用于各种设施农业和封闭环境创所的诱虫、捕虫、处理蝗虫全过程无污染物和不安全隐患,贮存的捕虫可作为饲料、肥料的原料,改善人文环境,改善动物、植物生长环境。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征:1.由风机箱(I)、风机(2)、风叶(3)、蛇形管(4)、收虫袋(5)、连接卡槽(6)、吸虫口光圈(7)、吸虫口(8)、扇叶架(9)、扇叶(10)、气味圈(11)构成,利用气味驱虫和灯光,利用吸气收集虫子,利用吸气风力驱动扇叶驱赶趴伏在植物上的虫子。 2.吸风风力驱动和吹气味的扇叶间距设置,吹气味的扇叶吹气味驱赶趴伏的虫子,吸风风力吸入飞起的虫子。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吸虫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的I是风机箱、2是风机、3是风叶、4是蛇形管、5是收虫袋、6是连接卡槽、7是吸虫口光圈、8是吸虫口、9是扇叶架、10是扇叶、11是气味圈。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如下:风机箱用金属外壳或者塑料外壳,可做成背包式,推动式,定点式,方便移动的便携箱。 风机利用普通离心风机作为动力。 风叶位于风机近蛇形管端口的部位,对外产生一股吸力,对虫子进行吸入。 蛇形管材料选取塑料,可进行多段曲折,对大棚不同位置不同死角进行处理。 收虫袋采用孔眼结构或者纱布结构,固定于吸虫管道内壁。 收虫袋可以进行替换清洗。 连接卡槽固定连通吸虫口光圈,导线通过卡槽进行供电。 吸虫口光圈分布于吸虫口一圈,发亮,作为诱虫光源对飞虫进行吸引。 吸虫口采用塑料材质,呈漏斗形位于管道前端。 吸虫口可根据不同环境进行更换大口或者小口。 扇叶架采用金属构架结构,对吸虫口外端扇叶进行支撑固定。 扇叶,通过风极带动的内风叶转动产生的吸力而带动扇叶转动。 气味圈位于吸虫口与扇叶之间。 可涂抹或者放置吸引虫子的香块,对虫子进行吸引结构分布:风机箱(I)、风机(2)、风叶(3)、蛇形管(4)、收虫袋(5)、连接卡槽(6)、吸虫口光圈 (7)、吸虫口(8)、扇叶架(9)、扇叶(10)、气味圈(11)依照图1所示的顺序对接安装。 利用气味圈(11)和吸虫口光圈(7)驱赶趴伏的虫子。 利用吸气收集虫子。 利用吸气风力驱动扇叶驱赶趴伏在植物上的虫子。 吸风风力驱动和吹气味的扇叶间距设置。 吹气味的扇叶吸入气味,吸风风力吸入飞虫。 风机箱可移动,或者类似于便携式吸尘器方式人工便携操作。 风机与风叶位于风机箱内。 风机箱连接蛇形管,蛇形管连接手持吸虫管。 收虫袋位于手持吸虫管尾部,可进行定期清理更换。 吸虫口光圈位于手持吸虫官肖Lli而,手持吸虫官肖Lli而连接漏斗形吸虫口。 吸虫口连接扇叶架,扇叶通过扇叶架进行固定。 作用原理:利用吸虫口光圈对虫子进行吸引,利用气味圈对虫子进行吸引。 落在物体上的虫子利用扇叶对其进行吹落。 将虫子引到吸风口前,通过风机箱中风叶产生的吸力对虫子进行收取。 扇叶利用风机箱内风叶产生的吸力而形成一股向吸虫口方向吹风的转动。 手持吸虫管可通过蛇形管的改变而进行任何位置的收虫处理。 应用捕虫原理:应用本专利技术,在农业暖棚内附落在果实花草上的虫类。 利用香味,光源手段将虫类驱赶到吸虫口前进行回收。 对于落附在物体上不被驱赶的虫子,风力自然吸入。 采用风扇进行强制驱赶到吸虫口前进行回收,也可采用前置动力风扇驱赶。【权利要求】1.,由风机箱(1)、风机(2)、风叶(3)、蛇形管(4)、收虫袋(5)、连接卡槽(6)、吸虫口光圈(7)、吸虫口(8)、扇叶架(9)、扇叶(10)、气味圈(11)构成,利用气味驱虫和灯光,利用吸气收集虫子,利用吸气风力驱动扇叶驱赶趴伏在植物上的虫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以下特征:吸风风力驱动和吹气味的扇叶间距设置,吹气味的扇叶吸入气味,吸风风力吸入飞虫。【文档编号】A01M1/08GK104488841SQ201410816512【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5日 【专利技术者】臧今楠, 彭天原, 田联达, 臧筑华, 曾万, 陈小聪, 刘善兵, 张洪生, 魏德立, 张丽然, 刘嘉星, 姚凯, 雷斌, 郭鑫, 石海莲 申请人:天津天星电子有限公司, 恩泽人除虫服务有限公司, 江门市奥托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亮源照明设计院, 天津滨海管理科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农业暖棚捕虫方法,由风机箱(1)、风机(2)、风叶(3)、蛇形管(4)、收虫袋(5)、连接卡槽(6)、吸虫口光圈(7)、吸虫口(8)、扇叶架(9)、扇叶(10)、气味圈(11)构成,利用气味驱虫和灯光,利用吸气收集虫子,利用吸气风力驱动扇叶驱赶趴伏在植物上的虫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今楠彭天原田联达臧筑华曾万陈小聪刘善兵张洪生魏德立张丽然刘嘉星姚凯雷斌郭鑫石海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星电子有限公司恩泽人除虫服务有限公司江门市奥托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亮源照明设计院天津滨海管理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