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8468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0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目前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化学治疗药物肝毒性较大,疗效不佳的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当归10-50份,白芍10-20份,葛根5-20份,薄荷5-15份,蒲公英5-10份,黄芩5-15份,槐花5-15份,川芎1-10份,乳香5-15份,桃仁9-15份,青黛9-15份,栀子5-15份,小蓟1.5-9份,荆芥5.5-15份,侧柏叶6-9份,甘草10-1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或预防子宫内膜增生症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副作用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目前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化学治疗药物肝毒性较大,疗效不佳的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当归10-50份,白芍10-20份,葛根5-20份,薄荷5-15份,蒲公英5-10份,黄芩5-15份,槐花5-15份,川芎1-10份,乳香5-15份,桃仁9-15份,青黛9-15份,栀子5-15份,小蓟1.5-9份,荆芥5.5-15份,侧柏叶6-9份,甘草10-1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或预防子宫内膜增生症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副作用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子 宫内膜炎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呈酸性环境,宫颈有粘液栓,这是人体的生理屏障,可以 抵御细菌的侵入。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经期,分娩,流产后及各种宫腔操作时,这种屏障 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易引起细菌的侵入,造成子宫内膜炎,所以日常清洗私处用娇妍PH4弱 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可以维护阴道的自洁功能,另外,不注意个人卫生,经期性交及与患有 性病的异性性交,也易发生此病,老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下降,阴道内酸度下降及宫颈粘 液栓减少,易出现老年性阴道炎,并进一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很常见的疾病。子宫内膜炎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发展至严重阶段时 可影响子宫肌层,成为子宫肌炎,后者是内膜炎的延伸,无子宫内膜炎的单纯子宫肌炎基本 上不存在。不论是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所导致的宫颈阻塞,如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能 外流或引流不畅,即可形成宫腔积脓。但由于是慢性子宫内膜炎而逐渐形成的,宫腔积脓也 可以无明显症状。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增大,柔软,有触痛,宫旁结缔组织可有明显增厚, 并可有附件的炎性包块同时存在。在临床的实践中,子宫内膜炎往往同时伴有子宫内膜增 生症,子宫内膜增生症如果治疗不好,往往会影响着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被列为癌前病变。但根据长期观察,绝大数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或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仅少数病例在较长的时间 间隔以后可能发展为癌。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原因,若 伴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应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对诊断为子 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即刻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后复发 率高达38%-51%,且医药费用昂贵,尤其对于要求生育的妇女会带来巨大挑战。临床上迄今 尚无特异有效而副作用小的理想的治疗药物。目前应用的西药主要为激素类药物如GnRHa 类、丹那唑、内美通、三苯氧胺、米非司酮等,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并且停药后复 发率高,且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大(例如影响患者的肝功能及血小板、血红蛋白的产生等)、费 用高等的实际问题,患者的接受度不高。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其在治疗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 内膜增生症方面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中药治疗的药物目前有活血化瘀 方中成药、补肾祛瘀方中成药、棉酚等,但大多效果不十分明显,且大多适应范围小,不适合 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治疗,其疗程长,见效慢,患者难以坚持。因此,寻找一种新的针对子宫内 膜炎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中药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子宫内膜增生症激素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大、治疗效果难以持续,而 手术治疗接受度不高的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内膜 增生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它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当归 10-50份,白芍10-20份,葛根5-20份,薄荷5-15份,蒲公英5-10份,黄芩5-15份,槐花 5_15份,川弯1_10份,乳香5_15份,桃仁9_15份,青黛9_15份,振子5_15份,小蓟1.5-9 份,荆芥5. 5-15份,侧柏叶6-9份,甘草10-15份。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在中药组分选择上以活血通经、散瘀消癥、破血逐瘀为主要标 准,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组合后具有显著的养肾补气、镇痛和活血化淤效果。本专利技术对上述诸 味中药的重量份数进行了优选,优选的条件是中药配伍使用后药物对子宫内膜增生症治疗 效果的增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制得:当归30份,白芍15份,葛根15份,薄荷10份,蒲公英8份,黄芩10份,槐花10份, 川弯6份,乳香10份,桃仁12份,青黛12份,桅子10份,小蓟5. 5份,荆芥10份,侧柏叶8 份,甘草12份。 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还进一步含有细辛7份,白术5份,枳实2份,连翘8 份。上述四味中药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增强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对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治疗效 果。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中药组合物是基于 中医对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从祖国 医药宝库中,筛选出活血通经、散瘀消癥、破血逐瘀的天然植物药,按中医理论组方和现代 制药技术,提取精华,可制成临床上常用剂型,如其可以是散剂、水剂、片剂或胶囊剂。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含下述步骤:取 处方量上述中药材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4?9倍加入体积浓度为40%?95%的乙 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5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干燥 后即得中药浸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该制备方法技术上制备得到临床上常用中药药物剂 型,如片剂、胶囊剂等。 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症 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9研究了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对子宫内膜增生症大鼠模型的 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内膜异位模型大鼠 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其降低幅度不仅与模型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与阳性对照 药物丹那唑组相比也具有显著差异。而药物组合物对大鼠子宫异位内膜腺体的影响结果显 示,与模型(空白)对照组相比,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各组和阳性对照组均可以使异位内膜 囊壁和平滑肌层变薄,假腺体减少,表面上皮和间质细胞稀少。其中中药高、中、低组异位内 膜囊壁和平滑肌层明显变薄,假腺体明显萎缩,表面上皮和间质细胞增生明显减轻。由此显 示,本专利技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疾病的作用。实施例20 结果显示给予阳性药物和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均能取得显著的抗炎效果,其中本专利技术中药组 合物高剂量组的抗炎效果与阳性对照组具有极显著差异,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 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抗炎效果要显著优 于阳性对照组。实施例21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对大多数的致病菌均具有很好的抑 菌效果,这对于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治疗意义。 总之,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症方面,与现有技 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当归10‑50份,白芍10‑20份,葛根5‑20份,薄荷5‑15份,蒲公英 5‑10份,黄芩5‑15份,槐花5‑15份,川芎 1‑10份,乳香5‑15份,桃仁 9‑15份,青黛9‑15份,栀子5‑15份,小蓟1.5‑9份,荆芥5.5‑15份,侧柏叶6‑9份,甘草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凤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