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丙烯酰胺40%~60%;胺及其衍生物8%~20%;咪唑及其衍生物2%~10%;吡啶及其衍生物1%~10%;偶联剂5%~15%;季铵盐3%~12%;活化剂3%~10%。偶联剂对石油中的极性基团有很强的化学吸附能力,附着在表面的偶联剂可以避免石油组分的紧密堆积,提高分散性,被预活化,配置过程中操作简便,不需要借助外力;使用过程中加入量小,提炼效率高,采用原料更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丙烯酰胺40%~60%;胺及其衍生物8%~20%;咪唑及其衍生物2%~10%;吡啶及其衍生物1%~10%;偶联剂5%~15%;季铵盐3%~12%;活化剂3%~10%。偶联剂对石油中的极性基团有很强的化学吸附能力,附着在表面的偶联剂可以避免石油组分的紧密堆积,提高分散性,被预活化,配置过程中操作简便,不需要借助外力;使用过程中加入量小,提炼效率高,采用原料更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油用化学助剂,尤其涉及一种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三次采油是指用来提高油田原油采收率的技术,通过气体注入、化学注入、超声波 刺激、微生物注入或热回收等方法来实现。通常把利用油层能量开采石油称为一次采油; 向油层注入水、气,给油层补充能量开采石油称为二次采油;而用化学的物质来改善油、气、 水及岩石相互之间的性能,开采出更多的石油,称为三次采油。又称提高采收率(EOR)方 法。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注表面活性剂;注聚合物稠化水;注碱 水驱;注C02驱;注碱加聚合物驱;注惰性气体驱;注烃类混相驱;火烧油层;注蒸汽驱等。 用微生物方法提高采收率也可归属三次采油,也有人称之为四次采油。 现有的化学助剂虽然公开了多种不同原理的提高采油效率的方法,但是大多存在 问题,如对后续的过程造成污染、采油效率不够高或者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三次采油助剂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 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宄创新,以期创设一种 新型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宄、设计, 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三次采油助剂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 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提高才有效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 的利用价值。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 的一种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丙烯酰胺 40%?60%; 胺及其衍生物 8%?20%; 咪唑及其衍生物 2%?10%; 吡啶及其衍生物 1%?10%; 偶联剂 5%?15%; 季铵盐 3%?12%; 活化剂 3%?10%。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所述胺及其衍生物为三烷基胺或 苄基胺,所述三烷基胺中烷基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异丙基、异丁基或异戊基;苄 基胺为N,N-二甲基苄胺、N,N-二苄基乙醇胺、N-苄基乙醇胺或邻苄基苯胺。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所述咪唑及其衍生物为咪唑、N-烷 基咪唑或1,3-二烷基-咪唑,其中N-烷基咪唑中的烷基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所述吡啶及其衍生物为吡啶、烷基 吡啶或卤代烷基吡啶,其中烷基为甲基、乙基、丙基或丁基,卤代基为氯基或溴基。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所述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钛 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锆酸酯偶联剂、铝钛偶联剂、铝锆偶联剂、锌酸酯偶联剂、铬酸 酯偶联剂或者任意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所述活化剂为极性活化剂。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所述极性活化剂为甲醇、乙醇、碳 酸丙烯酯、丙酮或者其中任意两种或以上的混合物,或者其中任意一种与水的混合物。 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其中各组分以质量 份数计,称取40?60份丙烯酰胺加热至40°C?80°C,保温IOmin?20min,加入8?20份 胺及其衍生物搅拌均匀,升温到60°C?120°C,依次加入2?10份咪唑及其衍生物和1? 10份吡啶及其衍生物,加热到130°C?150°C,保温20min?60min,逐渐加入5?15份偶 联剂、3?12份季铵盐和3?10份活化剂,超声搅拌IOmin?20min,静置12?15h得到 目标产物。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胺及其衍生物为 三烷基胺或苄基胺,所述三烷基胺中烷基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异丙基、异丁基或 异戊基;苄基胺为N,N-二甲基苄胺、N,N-二苄基乙醇胺、N-苄基乙醇胺或邻苄基苯胺。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偶联剂为氨基硅 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锆酸酯偶联剂、铝钛偶联剂、铝锆偶联剂、锌酸酯 偶联剂、铬酸酯偶联剂或者任意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及其制备方法至少具有下列 优点: 本专利技术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在配置过程中加入季铵盐,可以交换部分是由中 的阳离子改性剂,提高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的亲油性,并且增大石油组分中各成分的 离析,使溶剂更好的进入,更易形成凝胶,形成的凝胶具有更强的锁油能力,获得更高的粘 度,有利于采油过程进行;偶联剂对石油中的极性基团有很强的化学吸附能力,附着在表面 的偶联剂可以避免石油组分的紧密堆积,提高分散性,被预活化,配置过程中操作简便,不 需要借助外力;使用过程中加入量小,提炼效率高,采用原料更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 影响。 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 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称取45份丙烯酰胺加热至50°C,保温lOmin,再加入14份邻苄基苯胺搅拌均匀, 再继续升温到60°C,依次加入7份1,3-二烷基-咪唑和8份甲基吡啶,加热到135°C,保温 30min,逐渐加入10份氨基娃烧偶联剂、8份季按盐和8份碳酸丙稀醋,超声搅拌lOmin,静 置12h得到目标产物。经实验室验证,制备的助剂可以提高采收率25. 5%?27%左右。 实施例2 称取48份丙烯酰胺加热至55°C,保温lOmin,再加入13份1,3-二甲基苄胺搅拌 均匀,再继续升温到65°C,依次加入6份3-甲基咪唑和9份丁基吡啶,加热到140°C,保温 35min,逐渐加入8份钛酸酯偶联剂、10份季铵盐和6份丙酮,超声搅拌15min,静置14h得 到目标产物。经实验室验证,制备的助剂可以提高采收率24%?26%左右。 实施例3 称取52份丙烯酰胺加热至50°C,保温13min,再加入1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搅拌均匀,再继续升温到65°C,依次加入7份2-戊基咪唑和7份丁基吡啶,加热到145°C, 保温40min,逐渐加入6份铝锆偶联剂、9份季铵盐和9份乙醇,超声搅拌12min,静置13h得 到目标产物。经实验室验证,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田用三次采油化学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艳,林长庆,谢晓媛,高红枫,叶文刚,黎宁,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郭晓艳,林长庆,谢晓媛,高红枫,李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