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128061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备UE由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切换时,所述源基站将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和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和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位置相同。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避免在UE从使用扩展的PDCP SN的源基站切换至使用常规的PDCP SN的目标基站时存在的数据包丢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介绍
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如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可以提升数据传输速度,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LTE一般由接入层和非接入层构成的,大部分情况下,接入层提供按序递交的功能。其中按序递交是指发送方的接入层从上层收到包,经过传输后,以相同的顺序将这些包传到接收方的高层,请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接入层和上层的序递交的示意图。接入层又细分为PDCP(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RLC(RadioLink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MAC(Medium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物理层等几个层次。通常情况下,按序递交功能是由RLC层提供的。发送方的RLC将每个包都加上编号,交给MAC层处理,如果MAC层和物理层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乱序,则接收方的RLC会将先收到的包存储起来,等到其它包到达后,再按顺序递交给PDCP层。请参阅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基站切换时的RLC层的按序递交的示意图。发送方一共发出了5个包,接收方已经成功收到1、3、5号包,2、4号包尚未成功收到。接收方的接入层把1号包送交上层,3、5号包则存储在自己的缓存中,等着2、4号包的到来。如果先收到2号包,则接收方的接入层将按顺序向上层分别递交2、3号包,并继续等待4号包,4号包到来后,再按顺序向上层分别递交4、5号包;如果先收到4号包,收方的接入层将4号包存到缓存中,继续等待2号包,等到2号包到来后,按顺序向上层分别递交2、3、4、5号包。正常情况下,RLC就可以保证按序递交了,但是在基站切换时,因为RLC要做重置,会导致RLC存储的数据包全部清空,所以RLC的按序递交功能就不再生效了,这时就需要用到PDCP的按序递交功能。接收方的RLC先将自己收到的包先送交给PDCP,再将自己的缓存清空。切换后,接收方的PDCP继续接收包,再把这些包按序递交给上层。由于无线通信中无线接口是一个传输瓶颈,为了减少切换前后空口的重传,提升空口效率,3GPP使用了数据前送(Dataforwarding)的方式,即源基站将PDCP层存储的一些包通过X2接口传给目标基站,这样,目标基站就提前复原了源基站的状态,这些通过X2接口传过的包,就不需要在空口传输了。现有的数据前送方法中,要求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使用相同长度的PDCP序号(PDCPSN),同时,PDCP的窗口大小也是由PDCP序号长度决定的。现有系统中,PDCP的序号最长是12位,相应地,PDCP的窗口大小为2(12-1),即最多可以有2048个包存储在PDCP的缓存中,超出2048,则必然有两个包的PDCPSN相同,无法识别。为了适应不同业务模型的需求,3GPP已经同意从第11版开始延长PDCPSN,即基站可支持扩展的PDCPSN。如果用户设备(UE)从使用扩展的PDCPSN的基站切换至不支持扩展的PDCPSN的基站时,现有的数据前送方法存在数据包丢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解决用户设备在不同版本的基站间进行切换时存在的数据包丢失的问题。第一方面,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备UE由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切换时,所述源基站将下行常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和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和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位置相同。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源基站将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所述源基站已接收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丢弃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包括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和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位置相同。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源基站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具体包括:所述源基站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的PDCP序列号转换成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UE确认的数据包对应的PDCP业务数据单元SDU和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源基站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的PDCP序列号转换成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并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对应的PDCPSDU和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其中,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源基站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具体包括:所述源基站将所述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去掉所述源基站分配的PDCP序列号,并将所述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对应的PDCPSDU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源基站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去掉所述源基站分配的PDCP序列号,并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对应的PDCPSDU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其中,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第二方面,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备UE由源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后,所述UE在切换后将上行常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包,和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数据包;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包括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和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位置相同。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UE丢弃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所述下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保护点】
PCT国内申请,权利要求书已公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备UE由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切换时,所述源基站将下行常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和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和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位置相同;所述源基站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具体包括:所述源基站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的PDCP序列号转换成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UE确认的数据包对应的PDCP业务数据单元SDU和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源基站将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所述源基站已接收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源基站丢弃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包括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和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位置相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源基站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的PDCP序列号转换成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并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对应的PDCPSDU和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其中,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未被所述UE确认的数据包。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序列号为13比特,所述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的序列号为14比特。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标识确定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边界和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的边界;和所述源基站根据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标识确定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边界和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的边界;其中,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标识为上行数据中所述源基站未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标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标识为下行数据中所述源基站向所述UE传送且未被所述UE确认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标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源基站向所述UE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具有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标识和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标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所述源基站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所述切换响应具有所述目标基站不支持所述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的信息。8.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用户设备UE由源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后,所述UE将上行常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包,和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包括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和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位置相同。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UE丢弃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数据包;其中,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包括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所述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和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位置相同。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将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具体包括:所述UE将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包的PDCP序列号转换成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所述UE根据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重新构造所述上行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包对应的PDCP业务数据单元PDU,并将所述重新构造的PDCPPDU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UE将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的PDCP序列号转换成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根据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重新构造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对应的PDCPPDU,并将所述重新构造的PDCPPDU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其中,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未被所述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包。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UE将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的PDCP序列号转换成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根据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的序列号重新构造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对应PDCPPDU,并将所述重新构造的PDCPPDU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其中,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数据包。13.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将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具体包括:所述UE将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包去掉所述UE分配的PDCP序列号,并根据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重新为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包分配PDCP序列号,采用所述重新分配的PDCP序列号重新构造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未被所述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包对应的PDCPPDU,并将所述重新构造的PDCPPDU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UE将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去掉所述UE分配的PDCP序列号,并根据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重新为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分配PDCP序列号,采用所述重新分配的PDCP序列号重新构造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对应的PDCPPDU,并将所述重新构造的PDCPPDU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其中,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未被所述源基站确认的数据包。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UE将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去掉所述UE分配的PDCP序列号,并根据所述目标基站使用的PDCP序列号长度重新为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分配PDCP序列号,并采用所述重新分配的PDCP序列号重新构造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对应的PDCPPDU,并将所述重新构造的PDCPPDU发送至所述目标基站;其中,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剩余数据包不包括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内的数据包。16.如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UE根据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标识确定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边界和下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的边界;和所述UE根据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标识确定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边界和所述上行扩展PDCP序列号窗口的边界;其中,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标识为上行数据中所述源基站未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标识,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标识为下行数据中所述源基站向所述UE传送且未被所述UE确认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标识。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UE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或重配置请求,所述切换命令或所述重配置请求具有所述下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标识和所述上行常规PDCP序列号窗口的起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曲芳常俊仁张宏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