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正付专利>正文

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688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晾衣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使用者在晾晒衣物的时候无需借助他物就可以轻松的将衣物挂在衣架上,而且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能增加阳台的使用空间。铰链Ⅰ的一端安装在墙体上,另一端与折叠杆Ⅰ的一端活动连接,折叠杆Ⅰ的另一端与折叠杆Ⅱ活动连接。套筒Ⅰ套在折叠杆Ⅱ上。铰链Ⅱ的下端与折叠杆Ⅱ活动连接,上端与框架相连接。框架的一侧与铰链Ⅲ活动连接,另一侧与铰链Ⅳ活动连接。铰链Ⅲ和铰链Ⅳ安装在墙体上。铰链Ⅴ的下端与折叠杆Ⅲ活动连接,上端与框架相连接。套筒Ⅱ套在折叠杆Ⅲ上。折叠杆Ⅳ的一端与折叠杆Ⅲ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铰链Ⅵ的一端活动连接。铰链Ⅵ的另一端安装在墙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晾衣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
技术介绍
晾衣架作为人们每天使用的家居用品,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人们晾晒衣物时要经常使用到晾衣架,特别是城市居民对晾衣架的使用频率就更高,传统的晾衣架都在屋子的顶部,晾晒衣物时必须借助晾衣杆向上将衣物挂在晾衣架上,这种方式十分不方便,向上举送湿衣物的时候,湿衣物会落下水滴,落到使用者的身上,而且一旦晾衣杆没撑好会导致湿衣物掉落在使用者身上,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使用者在晾晒衣物的时候无需借助他物就可以轻松的将衣物挂在衣架上,而且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晾衣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包括墙体、铰链I、折叠杆I、折叠杆II、套筒I、铰链II、框架、铰链III、铰链IV、铰链V、套筒II、折叠杆III、折叠杆IV和铰链VI,使用者在晾晒衣物的时候无需借助他物就可以轻松的将衣物挂在衣架上,而且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 铰链I的一端安装在墙体上,另一端与折叠杆I的一端活动连接,折叠杆I的另一端与折叠杆II活动连接。套筒I套在折叠杆II上。铰链II的下端与折叠杆II活动连接,上端与框架相连接。框架的一侧与铰链III活动连接,另一侧与铰链IV活动连接。铰链III和铰链⑶安装在墙体上。铰链乂的下端与折叠杆III活动连接,上端与框架相连接。套筒II套在折叠杆III上。折叠杆⑶的一端与折叠杆III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铰链VI的一端活动连接。铰链讥的另一端安装在墙体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铰链I、铰链III、铰链IV和铰链讥均通过螺钉安装在墙体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铰链III和铰链IV在同一水平面上,铰链I和铰链VI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铰链I位于铰链III的正下方,铰链VI位于铰链1乂的正下方。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铰链II焊接连接于框架的下表面,铰链V焊接连接于框架的下表面。 本技术的优点是:使用者在晾晒衣物的时候无需借助他物就可以轻松的将衣物挂在衣架上,而且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后视图。 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框架图。 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折叠杆I的侧视图。 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折叠杆I的俯视图。 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折叠杆II的侧视图。 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折叠杆II的俯视图。 图中:墙体1;铰链I 2;折叠杆I 3 ;折叠杆II 4;套筒I 5 ;铰链II 6 ;框架7 ;铰链 III8 ;铰链IV 9 ;铰链V 10 ;套筒II 11 ;折叠杆III 12 ;折叠杆IV 13 ;铰链VI 14。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3中,本技术涉及一种晾衣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包括墙体1、铰链I 2、折叠杆I 3、折叠杆II 4、套筒I 5、铰链II 6、框架7、铰链1118、铰链IV 9、铰链V 10、套筒II 11、折叠杆III12、折叠杆IV 13、铰链VI14,使用者在晾晒衣物的时候无需借助他物就可以轻松的将衣物挂在衣架上,而且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 铰链I 2、铰链III 8、铰链IV 9和铰链VI 14靠螺钉安装在墙体上,铰链III 8和铰链 IV9在同一水平面上,铰链I 2和铰链VI 14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铰链I 2位于铰链III 8的正下方,铰链VI14位于铰链IV 9的正下方。这样四个铰链构成一个矩形,起支撑着作用。 折叠杆I 3与铰链I 2相连接,折叠杆I 3能绕铰链I 2旋转一定角度,同样,折叠杆IV 13和铰链VI 14相连接,折叠杆IV 13能绕铰链讥14旋转一定角度。折叠杆I 3与折叠杆II 4相连接,同样折叠杆IV 13和折叠杆III 12相连接,套筒I 5套在折叠杆II 4上,并能在折叠杆II 4与折叠杆I 3连成的直线上滑动,由于折叠杆I 3的结构为中间粗两端细,当晾衣架使用时套筒I 5线下滑动到折叠杆I 3的中间位置时就会止住,从而阻止折叠杆II 4与折叠杆I 3的相互转动,同样套筒II 11套在折叠杆III12上,并能在折叠杆III12与折叠杆IV 13连成的直线上滑动,由于折叠杆IV 13的结构为中间粗两端细,当晾衣架使用时套筒II 11线下滑动到折叠杆IV 13的中间位置时就会止住,从而阻止折叠杆III12与折叠杆IV 13的相对转动。铰链II 6的上端焊接固定于框架7的下表面,下端与折叠杆II 4活动连接,且折叠杆II 4能够绕铰链II 6旋转一定角度,同样,铰链铰链V 10的上端焊接固定于框架7的下表面,下端与折叠杆折叠杆III12活动连接,且折叠杆折叠杆III12能够绕铰链 V10旋转一定角度。 框架7—端与铰链II 6和铰链V 10相连接,铰链II 6和铰链V 10焊接于框架7下表面的两侧,框架7另一端与铰链III8和铰链IV 9活动连接并能够绕铰链III8和铰链IV 9旋转,框架7与墙体1的距离最大时,可以用来晒晾衣物,不用时整个装置处于折叠状态。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包括墙体(1)、铰链Ⅰ(2)、折叠杆Ⅰ(3)、折叠杆Ⅱ(4)、套筒Ⅰ(5)、铰链Ⅱ(6)、框架(7)、铰链Ⅲ(8)、铰链Ⅳ(9)、铰链Ⅴ(10)、套筒Ⅱ(11)、折叠杆Ⅲ(12)、折叠杆Ⅳ(13)、铰链Ⅵ(14),其特征在于:铰链Ⅰ(2)的一端安装在墙体(1)上,另一端与折叠杆Ⅰ(3)的一端活动连接,折叠杆Ⅰ(3)的另一端与折叠杆Ⅱ(4)活动连接;套筒Ⅰ(5)套在折叠杆Ⅱ(4)上;铰链Ⅱ(6)的下端与折叠杆Ⅱ(4)活动连接,上端与框架(7)相连接;框架(7)的一侧与铰链Ⅲ(8)活动连接,另一侧与铰链Ⅳ(9)活动连接;铰链Ⅲ(8)和铰链Ⅳ(9)安装在墙体(1)上;铰链Ⅴ(10)的下端与折叠杆Ⅲ(12)活动连接,上端与框架(7)相连接;套筒Ⅱ(11)套在折叠杆Ⅲ(12)上;折叠杆Ⅳ(13)的一端与折叠杆Ⅲ(1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铰链Ⅵ(14)的一端活动连接;铰链Ⅵ(14)的另一端安装在墙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可折叠式晾衣架,包括墙体(I)、铰链I (2)、折叠杆I (3)、折叠杆II (4)、套筒I (5)、铰链II (6)、框架(7)、铰链III (8)、铰链IV (9)、铰链V (10)、套筒II (11)、折叠杆III (12)、折叠杆IV (13)、铰链VI (14),其特征在于:铰链I⑵的一端安装在墙体⑴上,另一端与折叠杆I (3)的一端活动连接,折叠杆I (3)的另一端与折叠杆II (4)活动连接;套筒I (5)套在折叠杆II (4)上;铰链II (6)的下端与折叠杆II (4)活动连接,上端与框架(7)相连接;框架(7)的一侧与铰链III⑶活动连接,另一侧与铰链IV (9)活动连接;铰链III (8)和铰链IV (9)安装在墙体(I)上;铰链V (10)的下端与折叠杆III (12)活动连接,上端与框架(7)相连接;套筒I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浩鑫黄贵阳沈承浩袁亚飞彭笙洋夏正付
申请(专利权)人:夏正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