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识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260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21:12
一种鉴识灯,包含一个基座、一个设置于该基座顶面的提把,及一个光源单元。该基座界定一个具有一个狭长形出光口的容置空间。该光源单元包括一个对应该出光口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一个设置于该提把并可用拨动旋动方式输入一种预定的操作指令的操作单元,及一个设置于该提把内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依该操作指令使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预定强度的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拨动旋动方式调整出光亮度的鉴识灯,避免鉴识取证过程中因为光线亮度固定而致细微残留物取证不全的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鉴识灯,包含一个基座、一个设置于该基座顶面的提把,及一个光源单元。该基座界定一个具有一个狭长形出光口的容置空间。该光源单元包括一个对应该出光口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一个设置于该提把并可用拨动旋动方式输入一种预定的操作指令的操作单元,及一个设置于该提把内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依该操作指令使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预定强度的光。本技术提供一种用拨动旋动方式调整出光亮度的鉴识灯,避免鉴识取证过程中因为光线亮度固定而致细微残留物取证不全的状况发生。【专利说明】鉴识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鉴识的鉴识灯。
技术介绍
参阅图1,现有的鉴识灯I包含一个基座11、一个提把12、一个光源单元13,及一个开关14。该基座11大概呈长形立方体并界定出一个具有一个狭长形出光口 112的容置空间111。该提把12设置于该基座11顶面。该光源单元13包括一个对应该出光口 112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11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131。该开关14装设于该提把12上并电连接于该光源单元13,用于控制该光源单元13的开启及关闭。 现有的鉴识灯I的该发光二极管光源131在开启后发出亮度、强度不变的光,并再经该出光口 112后呈现扁平且宽广的光场,通过光照均匀、照明幅度大的光场,提供鉴识人员搜集例如足迹、指纹、车胎胎纹痕迹、生物样本痕迹、车辆刮碰痕迹等迹证。 大致说来,现有的鉴识灯I确实可以借该开关14开启该光源单元13后产生亮度、强度不变且呈现扁平宽广的光场,而使例如足迹、指纹、车胎胎纹痕迹、生物样本痕迹、车辆刮碰痕迹等部分显现出来,供鉴识人员搜集取证。 此外,鉴于人极容易在长时间单一强度、亮度的环境中习惯环境亮度,而忽略周遭细微差异,而现有的鉴识灯I仅能通过开启及关闭而提供亮度和强度不变的光场供鉴识人员鉴别取证,因此极容易出现较细微残留物无法显现而疏漏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光强度的鉴识灯。 于是,本技术的鉴识灯包含一个基座、一个提把,及一个光源单元。 该基座界定一个具有一个狭长形出光口的容置空间。 该提把设置于该基座顶面。 该光源单元包括一个对应该出光口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一个设置于该提把并可用转动方式输入一种预定的操作指令的操作单元,及一个设置于该提把内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依该操作指令使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预定强度的光。 本技术所述的鉴识灯,该提把包括一个长向实质平行于该出光口的法线方向的手提部,且该操作单元具有一个设置于该手提部邻近该出光口的一端并旋动的旋钮。 本技术所述的鉴识灯,该旋钮的轴心线平行于该手提部的长边。 本技术所述的鉴识灯,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及一个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与该出光口间的光学透镜。 本技术所述的鉴识灯,该鉴识灯还包含一个供预定波长范围的光通过的滤光单元,该滤光单元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基座,且设置于该基座时封闭该出光口。 本技术所述的鉴识灯,该滤光单元包括至少一片滤光片,及一个与该滤光片连接的磁力件,且该基座还包括一个与该磁力件相互以磁力相吸引的基座磁铁。 本技术所述的鉴识灯,该鉴识灯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并将该容置空间的热排至外界的散热单元,且该基座顶面还包括一组对应该散热单元地连通外界和该容置空间的散热口组。 本技术所述的鉴识灯,该散热单元包括一个风扇,及多个邻近该风扇设置的散热片。 本技术所述的鉴识灯,该鉴识灯还包含一个提供电能于该光源单元和该散热单元其中至少一者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包括一可重复充/放电的电池,及一个设置于该提把并可脱离地与电源连接的充电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让鉴识人员较为容易地借由旋动该操作单元发出该操作指令,使该控制单元依该操作指令使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调整出不同光强度的光,提高痕迹与背景的影像对比度,让鉴识人员较为容易地拍照搜集完整痕迹证据。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一现有的鉴识灯;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第一实施例;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的该第一实施例; 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 参阅图2、图3,本技术鉴识灯的一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基座2、一个提把3、一个散热单元4、一个电池单元5,及一个光源单元6。 该基座2大概呈扁平状长方体,包括一个容置空间21,及一组连通外界和该容置空间21的散热口组22。该容置空间21具有一个狭长形状的出光口 211。该散热口组22具有一个位于该基座2中央处的入风口 221,及两个位于该基座2顶面两旁的出风口 222。 该提把3设置于该基座2的顶面,该提把3包括一个长向实质平行于该出光口 211的法线方向的手提部31,以利鉴识人员以该出光口 211朝前的方式提拿,进行取证。 该散热单元4设置于该容置空间21,用于导离该电池单元5、该光源单元6动作时产生的废热。该散热单元4包括一个对应该入风口 221设置的风扇41,及多个邻近该风扇41设置的散热片42。该风扇41由该入风口 221吸入手提部31附近的冷空气而形成通过所述散热片42的气流,该气流往所述出风口 222的方向流去,通过所述散热片42时,带走所述散热片42的热,并再经所述出风口 222笔直地向上排离至该基座2两侧以外,特别地,所述出风口 222位于该基座2顶面,而避免该风扇41带动并自所述出风口 222离开该容置空间21的热风破坏现场的痕迹。 该电池单元5包括一个可重复充/放电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21的电池51,及一个设置于该提把3的充电端52,该电池51提供电能于该光源单元6和该散热单元4供其动作,该充电端52外接一个电源供该电池51充电。 该光源单元6包括一个对应该出光口 211设置于该容置空间21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61、一个设置于该提把3并可用转动方式输入一种预定的操作指令(图未示)的操作单元62,及一个设置于该提把3内的控制单元63。该控制单元63依该操作指令使该发光二极管光源61发出预定强度的光,亦即该控制单元63依该操作单元62的操作使该发光二极管光源61发出预定强度的光。 该发光二极管光源61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611,及一个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611与该出光口 211的柱状透镜612,其中,该柱状透镜612属于长形的光学透镜,目的在于导引光线,因此,并不限于柱状外形。所述发光二极管611发光后通过该柱状透镜612,再经该出光口 211呈现扁平且宽广的光场源。 该操作单元62具有一设置于该手提部31邻近该出光口 211的一端并旋动的旋钮622,该旋钮622的轴心线平行于该手提部31的长边。当旋动该旋钮622时,以无级转动的方式输入例如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611的部分或全部发光,从而产生不同亮度、强度的光。本实施例的该旋钮622也可以其他形式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鉴识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基座,界定一个具有一个狭长形出光口的容置空间,一个提把,设置于该基座顶面,及一个光源单元,包括一个对应该出光口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一个设置于该提把并可用拨动旋动方式输入一种预定的操作指令的操作单元,及一个设置于该提把内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依该操作指令使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预定强度的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晃铭许仕政陈浩铭
申请(专利权)人:曜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