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南方滨海沙地营建近自然植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7029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南方滨海沙地营建近自然植被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根据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筛选出适合滨海沙地种植的厚藤、草海桐、鬣刺、单叶蔓荆、长春花、假马鞭等6种植物,并形成2种组合种植,再通过挖种植穴、放农家基肥、放保水剂、种植穴周边放稻草形成草方格(其作用是为苗生长改善小环境(遮光挡风等)、稻草腐烂后作肥料)、袋苗泡水、放复合肥、回填沙或客土,维护,2个月左右6种植物的生长效果较好,可形成近自然植被,且管护相对简单,存活率均达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本专利技术首先根据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筛选出适合滨海沙地种植的厚藤、草海桐、鬣刺、单叶蔓荆、长春花、假马鞭等6种植物,并形成2种组合种植,再通过挖种植穴、放农家基肥、放保水剂、种植穴周边放稻草形成草方格(其作用是为苗生长改善小环境(遮光挡风等)、稻草腐烂后作肥料)、袋苗泡水、放复合肥、回填沙或客土,维护,2个月左右6种植物的生长效果较好,可形成近自然植被,且管护相对简单,存活率均达90%以上。【专利说明】
: 本专利技术属于滨海沙地植被恢复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 滨海沙地相当于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其土壤或基质条件极差(缺少土壤及有机质,稳定性和保水性差),同时面临高温、高盐、强光、多台风和雨旱交替明显等恶劣气候环境条件下,通常植物很难存活及定居,进行植被新建(或恢复)极其困难。随着滨海沙地开发力度大加,许多地方面临在滨海沙地新建植被进行固沙、绿化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但在滨海沙地上进行植被重建,相当于在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上恢复半自然植被,以达到固沙及改良小生境的效果,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撑。 滨海沙地建设近自然植被的方法要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是:找出滨海沙地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科学的方法解除这些限制因子;再通过科学的物种筛选、繁育、驯化、种植、配置及养护管理方法,建设沙地近自然植被及其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固沙目的,同时实现景观优化和美化。在滨海沙地营建近自然植被,可用的3种骨干植物如下。 厚藤(Ipomoea pes-caprae):又名马鞍藤,为旋花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全株光滑;茎极长而匍匐地面;叶互生,厚革质,叶片的先端则是明显凹陷或是接近2裂,形如马鞍,叶长4?8cm,宽4?10cm,具长柄,长达12cm。花期全年不断,以夏季最盛;聚伞花序,花冠紫红色,直径约8cm。花萼多数是5片,宿存、离生,椭圆形或是宽卵形;花冠辐射对称,粉红色至浅紫红色,漏斗状,5浅裂,长3.0?6.5mm。蒴果球形,2室,光滑无毛,直径9?16mm,刚开始呈黄绿色,成熟时则转为棕褐色。种子4枚,黑褐色。性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盐性佳,抗风、耐旱性佳,而耐寒性和耐阴性稍差,具有美化海岸及固沙功能。多生长在海滨沙滩上及路边。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太平洋岛屿。 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也称羊角树,是草海桐科多年生常绿亚灌木植物(或小乔木),高l-3m,枝直径0.5-lcm,常中空。叶螺旋状排列,大部分集中于分枝顶端,无柄或具短柄,匙形至倒卵形,长10-22cm,宽4-8cm,基部楔形,顶端圆钝,平截或微凹,全缘,或边缘波状,稍肉质。聚伞花序腋生,长1.5-3cmo苞片和小苞片小;花梗与花之间有关节;花萼无毛,筒部倒卵状,裂片条状披针形,长2.5mm ;花冠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cm。核果卵球状,白色而无毛或有柔毛,直径7-10_。花果期4-12月。分布于华南及太平洋岛屿的沿海沙滩,石砾地。性喜高温、潮湿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盐性佳、抗强风、耐旱、耐寒,耐强光;抗污染及病虫危害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典型的滨海植物,常倚在珊瑚礁岸或与其他滨海植物聚生于海岸边,迎着大海生长,是滨海沙地(特别是南海诸岛)常见植物。 鬣刺(Spinifex littoreus):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强硬如刺,内卷;花单性异株;雄小穗有1-2小花,近无柄,生于具长柄的穗状花序上,花序复结成伞形花序,为刺状的苞片所围绕;雌小穗集结成一大圆头状花序,有放射状、长芒状的穗状花序,每一穗状花序仅有一小穗在基部;雌雄小穗的颖和外稃均膜质,惟雌性的较大。产热带亚洲和大洋洲,在我国南部至台湾的滨海沙地上有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利用该方法能够建设南方滨海沙地近自然植被及其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固沙目的,同时实现景观优化和美化。 本专利技术的在南方滨海沙地营建近自然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植物品种:厚藤(Ipomoea pescaprae)、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鬣刺(Spinifex littoreus)、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var.simplicifolia Cham.)、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和假马鞭(Verbena officinalis); b、种植空间:在靠海边位置开始先种植厚藤2行以上,往内再种植草海桐或鬣刺,然后再搭配单叶蔓荆、长春花和假马鞭点缀其中; c、植物的种植方式都采取先挖种植穴,然后在种植穴内放农家基肥,再放保水剂,沿种植穴周边放一层稻草形成草格,然后将植物袋苗泡水后,放袋苗到种植穴,剪袋,再回填部分沙,在种植穴两边放复合肥,最后回填沙或客土,浇水至饱和; d、种植完成后,首次浇水至饱和含水量,之后逐步减少浇水,至植物生长形成近自然植被。 一般种植完成后,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可形成近自然植被,存活率可达90 %以上。 优选,所述的种植穴呈圆锥形,圆锥面直径为30cm,高为30cm,苗距30cmX30cm,苗高为15cm及以上,种植穴中按2/3所种植的植物袋苗的营养袋体积放基肥(农家肥),再放保水剂5g/株;所述的草格的稻草厚为1cm,地上和地下比例为1:2。 本专利技术首先根据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筛选出适合滨海沙地种植的厚藤、草海桐、鬣刺、单叶蔓荆、长春花、假马鞭等6种植物,再通过挖种植穴、放农家基肥、放保水剂、种植穴周边放稻草形成草方格(其作用是为苗生长改善小环境(遮光挡风等)、稻草腐烂后作肥料)、袋苗泡水、放复合肥、回填沙或客土,维护,2个月左右6种植物的生长效果较好,可形成近自然植被,且管护相对简单,存活率均达90%以上。 本专利技术的利用袋苗泡水、稻草形成草方格的种植方式,远比一般在滨海沙地种苗方法简单有效,管护成本低(少浇水、稻草遮光挡风,腐烂后可作肥料),存活率高,节省时间和成本,而且可以大规模种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特别对环境恶劣的岛礁植被新建或恢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1: 地点:在某南方滨海沙地: 1、植物品种:厚藤、草海桐、鬣刺、单叶蔓荆、长春花和假马鞭等6种植物。 2、种植空间上,靠海边位置开始先种植厚藤2行,在2行厚藤之后再往内种植草海桐或鬣刺,然后再搭配种植单叶蔓荆、长春花和假马鞭等植物点缀其中。 3、挖穴与放基肥:植物的种植方式都采取先挖种植穴,种植穴呈圆锥形,圆锥面直径为30cm,高为30cm,苗距约30cmX30cm,苗高约15cm及以上,种植穴内放农家基肥(其量为2/3所种植的植物袋苗的营养袋体积),再放保水剂5g/株。 4、铺稻草格:沿种植穴周边放一层约1cm厚的稻草形成草方格,地上地下比约为1:2。其作用是为苗生长改善小环境(遮光挡风等)、稻草腐烂后作肥料。 5、种植与施肥:植物袋苗泡水(起汽泡,手捏不出水),放植物袋苗到种植穴,用剪刀剪袋,以免影响土球与植物根间的接触,再回填沙约10cm高后,在种植穴两边放复合肥(离根远些,以免肥多伤根)。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南方滨海沙地营建近自然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植物品种:厚藤(Ipomoea pescaprae)、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鬣刺(Spinifex littoreus)、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var.simplicifolia Cham.)、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和假马鞭(Verbena officinalis);b、种植空间:在靠海边位置开始先种植厚藤2行以上,往内再种植草海桐或鬣刺,然后再搭配单叶蔓荆、长春花和假马鞭点缀其中;c、植物的种植方式都采取先挖种植穴,然后在种植穴内放农家基肥,再放保水剂,沿种植穴周边放一层稻草形成草格,然后将植物袋苗泡水后,放袋苗到种植穴,剪袋,再回填部分沙,在种植穴两边放复合肥,最后回填沙或客土,浇水至饱和;d、种植完成后,首次浇水至饱和含水量,之后逐步减少浇水,至植物生长形成近自然植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简曙光张倩媚王俊石守侠唐军务刘锦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南中科绿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