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2852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8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笔结构,包括:外壳,包括笔杆,笔杆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笔尖穿设通孔,笔结构包括:发光装置(10),包括发光元件(11)和供电元件(12),发光装置(10)设置在外壳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笔结构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笔结构,包括:外壳,包括笔杆,笔杆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笔尖穿设通孔,笔结构包括:发光装置(10),包括发光元件(11)和供电元件(12),发光装置(10)设置在外壳上。本专利技术的笔结构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专利说明】笔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书写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笔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事故处理和正常停电需要对一、二次设备倒闸操作。这就需要运行人员根据调度命令,正确填写倒闸操作票并进行倒闸操作。工作票是运行人员向检修人员交代停电范围、停电措施、检修设备的书面材料,每交代清楚一项就在相应的地方划勾,双方表示认同。倒闸操作或检修工作场所现场经常会出现在某些照明状况不良的位置,看不清操作票或工作票,使倒闸操作或交代工作执行不畅,容易出现误操作,造成事故或扩大事故。同样,运行人员向检修人员交代工作票措施时,也经常存在着现场照明不良,影响运行人员在工作票上的记录,造成与检修人员交代不清停电设备、带电设备等,甚至由此引起人员误入带电间隔或误碰带电设备。上述过程降低了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提高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的笔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笔结构,包括:外壳,包括笔杆,笔杆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笔尖穿设通孔,笔结构包括: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和供电元件,发光装置设置在外壳上。 进一步地,外壳还包括:笔帽,具有环形侧壁,笔结构具有使笔帽套设在第一端上的携带状态和使该笔帽套设在第二端上的书写状态。 进一步地,当笔结构处于携带状态或书写状态时,笔帽均与笔杆卡接。 进一步地,发光装置固定在笔帽上。 进一步地,笔帽还具有顶壁,顶壁具有容纳供电元件的且朝向环形侧壁的内部延伸的凹入部。 进一步地,发光装置还包括:感光元件;控制电路,分别与发光元件、感光元件和供电元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地,感光元件为光敏三极管。 进一步地,供电元件为纽扣电池。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和感光元件均位于发光元件和供电元件之间。 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外壳上设置有发光装置,因此,当光线照度不够时,可以启动发光装置,并使发光装置发光进而照亮工作票或操作票,便于工作人员正确书写,并且同时照亮周围的环境,避免误入带电间隔或误碰带电设备,又由于发光装置包括供电元件,因此,无需使用固定电源,提高了适应性。由上述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的笔结构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笔结构的实施例中笔帽与发光装置相配合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发光装置;11、发光元件;12、供电元件;13、感光元件;14、控制电路;20、笔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如图1所不,本实施例的笔结构包括外壳和发光装置10。外壳包括笔杆,笔杆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笔尖穿设通孔。发光装置10包括发光元件11和供电元件12,发光装置10设置在外壳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笔结构,由于外壳上设置有发光装置10,因此,当光线照度不够时,可以启动发光装置10,并使发光装置10发光进而照亮工作票或操作票,便于工作人员正确书写,并且同时照亮周围的环境,避免误入带电间隔或误碰带电设备,又由于发光装置10包括供电元件12,因此,无需使用固定电源,提高了适应性。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笔结构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笔帽20,笔帽20具有环形侧壁,笔结构具有使笔帽20套设在第一端上的携带状态和使该笔帽20套设在第二端上的书写状态。通过设置笔帽20,能够避免笔尖误画,并且便于携带。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笔结构处于携带状态或书写状态时,笔帽20均与笔杆卡接。通过采用卡接结构,能够使笔结构稳定地处于携带状态或书写状态。当然,作为可行的其他实施方式,笔帽20与笔杆过盈配合实现固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0固定在笔帽20上。采用上述结构,不会对笔帽20与笔杆的配合方式产生影响。当然,作为可行的其他实施方式,发光装置10也可以固定在笔杆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笔帽20还具有顶壁,顶壁具有容纳供电元件12的且朝向环形侧壁的内部延伸的凹入部。采用上述结构,凹入部对供电元件12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发光装置10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0还包括感光元件13和控制电路14。控制电路14分别与发光元件11、感光元件13和供电元件12电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当光线不足时,感光元件13通过控制电路14自动启动发光元件11。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1为发光二极管。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感光元件13为光敏三极管。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供电元件12为纽扣电池。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4和感光元件13均位于发光元件11和供电元件12之间。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发光元件11影响感光元件13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笔结构,包括: 外壳,包括笔杆,所述笔杆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笔尖穿设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结构包括: 发光装置(10),包括发光元件(11)和供电元件(12),所述发光装置(10)设置在所述外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 笔帽(20),具有环形侧壁,所述笔结构具有使所述笔帽(20)套设在所述第一端上的携带状态和使该笔帽(20)套设在所述第二端上的书写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笔结构处于所述携带状态或所述书写状态时,所述笔帽(20)均与所述笔杆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10)固定在所述笔帽(20)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帽(20)还具有顶壁,所述顶壁具有容纳所述供电元件(12)的且朝向所述环形侧壁的内部延伸的凹入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10)还包括: 感光元件(13); 控制电路(14),分别与所述发光元件(11)、所述感光元件(13)和所述供电元件(12)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11)为发光二极管。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13)为光敏三极管。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结构,包括:外壳,包括笔杆,所述笔杆具有在其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笔尖穿设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结构包括:发光装置(10),包括发光元件(11)和供电元件(12),所述发光装置(10)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瑞平赵胜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