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不同曲度及弹性伸缩力的无车缝束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2286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不同曲度及弹性伸缩力的无车缝束衣,包括:一圆编式主体,该圆编式主体界定形成有一穿伸空间;呈向内束缩形态的缩径部,形成于该圆编式主体中间区段,令该束衣具有如沙漏状的结构;二穿套部,形成于圆编式主体上、下二侧;该缩径部利用不同于两穿套部的编织方法,令其弹性伸缩力大于两穿套部的弹性伸缩力,能通过该缩径部而能加强束紧躯体的预定位置,进而能以单一束衣产品形态为前提下,达到兼具有如马甲一般的束紧、塑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不同曲度及弹性伸缩力的无车缝束衣
本技术涉及一种束衣,尤指一种通过不同编织张力而具不同曲度及弹性伸缩力的创新束衣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年龄渐长或生产过后的女性,多半都容易有小腹隆起、腰部肥胖等困扰,为了能保持身形曲线的窈窕,许多女性会透过穿着束衣等束缚塑型产品,藉以使腰、腹等躯体部位能透过束缚作用以达到塑型效果。 束衣固然能达到塑型效果,但就其功能性而言仍旧有进一步突破改良的空间,概因束衣多半是利用相同的编织张力而形成具有弹性且呈单一筒径的直筒状套体形态,令束衣整体仅具有单一弹性伸缩力,因此当束衣套束于使用者躯体时难免存在束紧力、塑型效果未臻理想的缺弊,亦无法针对特定部位加强塑型,又若要增进塑型效果则必须搭配穿戴一马甲,透过紧拉马甲调整绳的手动式束紧形态才得以针对躯体局部位置加强塑型,由此可知束衣产品的功能性仍难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不同编织张力而具不同曲度及弹性伸缩力的无车缝束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不同曲度及弹性伸缩力的无车缝束衣包括:一圆编式主体,由至少两根线材呈环状依序编织所构成无拼接部位的圆编式沙漏状套体形态,该圆编式主体界定形成有一穿伸空间,能供使用者穿伸而将圆编式主体至少套束对应于使用者躯体的腰、腹位置处;一呈向内束缩形态的缩径部,形成于该圆编式主体中间区段;以及二穿套部,形成于圆编式主体上、下二侧,所述两穿套部利用不同的编织方式,令其线材编织张力低于该缩径部,藉以降低该穿套部的弹性伸缩力而构成该穿套部相对于缩径部呈扩径形态。 藉此独特创新结构,使本技术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当所述圆编式主体套束于使用者躯体时,能通过该缩径部而能加强束紧躯体的预定位置,进而能以单一束衣产品形态且无需手动调整束紧功能为前提下,而兼具有如马甲一般的束紧、塑身效果,藉以达到一体多功、大幅提升塑型效果、产品附加价值以及便利性等实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圆编式主体常态下未拉伸状态的平面图。 图3为本技术圆编式主体的线材编织形态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穿套部编织延伸形成有穿伸部的实施形态平面图。 图6为本技术穿套部编织延伸形成有穿伸部的另一实施形态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技术具不同曲度及弹性伸缩力的无车缝束衣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所述的束衣05包括: 一圆编式主体10,由至少两根线材11 (此处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呈环状依序编织所构成无拼接部位的圆编式筒状套体形态,该圆编式主体10界定形成有一穿伸空间12 (仅标示于图1),能供使用者穿伸而将圆编式主体10至少套束对应于使用者躯体的腰、腹位置处,亦能套束至用户躯体的上臀位置,此部分不局限;呈向内束缩形态的缩径部20,形成于该圆编式主体10中间区段,所述缩径部20利用编织时增加横向线材11的编织针数,或缩短横向线材11的编织长度而提升圆编式主体10中间区段的弹性伸缩力,以使该缩径部20呈向内束缩的缩径形态;二穿套部30,形成于圆编式主体10上、下二侧,所述穿套部30的线材11编织张力低于该缩径部20,藉以降低该穿套部30的弹性伸缩力而构成该穿套部30相对于缩径部20呈扩径形态; 通过该缩径部20与穿套部30利用线材11不同编织张力所构成的结构,使得圆编式主体10于常态未拉伸状态下即具有不同曲度及弹性伸缩力。 承上述结构配合参阅图2、4所示,当所述圆编式主体10套束于使用者(如图4标示箭号A)躯体时,能通过该缩径部20而能束紧躯体的腰部位置,又由于该穿套部30的弹性伸缩力低于该缩径部20,故仅腰部位置的束紧力特别加强,相较于仅具单一弹性伸缩力以及直筒形态的束衣而言,本技术能以单一束衣05形态且无需手动调整束紧功能为前提下,能兼具有如马甲一般的束紧、塑身效果,藉以达到一体多功、提升塑型效果等实用效益。 又本技术实施上该圆编式主体10由上而下一体编织成形,且当上方穿套部30编织至缩径部20时逐渐增加线材11的编织张力,复于编织缩径部20至下方穿套部30时逐渐递减线材11的编织张力,构成该圆编式主体10的曲度呈渐进滑顺形态。 此外,本技术圆编式主体10实施上能于至少一穿套部30编织延伸形成有一穿伸部40,所述穿伸部40可为预定的束裤(如图5所示,以韵律裤形态为例,但不局限于此)或束身衣(如图6所示,以内衣形态为例,此部分亦不局限)任其中一种形态,藉以令用户能于穿伸后而具有塑型躯体其他部位效果,例如穿伸部40为束裤形态时,能加强塑型大腿、臀部等下半身躯体,而当穿伸部40为束身衣形态时,则能加强塑型胸部等上半身躯体,进而能大幅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多元性。 功效说明: 本技术具不同曲度及弹性伸缩力的无车缝束衣主要通过圆编式主体、呈向内束缩形态的缩径部以及穿套部所共构而成的创新结构,使本技术对照先前技术而言,能利用线材不同编织张力所构成的具不同弹性伸缩力的缩径部以及穿套部,当所述圆编式主体套束于使用者躯体时,即能通过该缩径部而能加强束紧躯体的预定位置,进而能以单一束衣产品形态而具有如马甲一般的束紧、塑身效果,藉以达到一体多功、大幅提升塑型效果、产品附加价值以及便利性等实用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不同曲度及弹性伸缩力的无车缝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编式主体,由至少两根线材呈环状依序编织所构成无拼接部位的圆编式沙漏状套体形态,该圆编式主体界定形成有一穿伸空间,能供使用者穿伸而将圆编式主体至少套束对应于使用者躯体的腰、腹位置处;一呈向内束缩形态的缩径部,形成于该圆编式主体中间区段;以及二穿套部,形成于圆编式主体上、下二侧,所述二穿套部利用不同的编织方式,令其线材编织张力低于该缩径部,藉以降低该穿套部的弹性伸缩力而构成该穿套部相对于缩径部呈扩径形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02 TW 1022225661.一种具不同曲度及弹性伸缩力的无车缝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圆编式主体,由至少两根线材呈环状依序编织所构成无拼接部位的圆编式沙漏状套体形态,该圆编式主体界定形成有一穿伸空间,能供使用者穿伸而将圆编式主体至少套束对应于使用者躯体的腰、腹位置处; 一呈向内束缩形态的缩径部,形成于该圆编式主体中间区段;以及 二穿套部,形成于圆编式主体上、下二侧,所述二穿套部利用不同的编织方式,令其线材编织张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龙黄彦嘉
申请(专利权)人:衣衫衣舞股份有限公司黄金龙黄彦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