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863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套筒扳手,具体是一种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套筒扳手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包括带六角孔的套筒、L形筒状连接杆、筒状扶手轴承、L形筒状把手、筒状把套;其中,L形筒状连接杆的水平边端部插接固定于套筒的孔腔后部;筒状扶手轴承的内圈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的水平边上;L形筒状把手的垂直边端部可拆卸地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的垂直边端部;筒状把套转动套接于L形筒状把手的水平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装卸螺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
本技术涉及套筒扳手,具体是一种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
技术介绍
传统的套筒扳手通常由带六角孔的套筒和L形把手组成。此种套筒扳手由于自身结构所限,存在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具体而言,当采用此种套筒扳手装卸螺丝时,操作者先将套筒套在螺丝上,并沿正向扳转L形把手。每扳转一定角度后,操作者便需要将套筒从螺丝上卸下,并沿反向将L形把手复位,然后继续正向扳转L形把手。如此反复,直至完成螺丝的装卸。基于上述过程,此种套筒扳手显然存在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为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套筒扳手,以解决传统套筒扳手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传统套筒扳手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 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包括带六角孔的套筒、L形筒状连接杆、筒状扶手轴承、L形筒状把手、筒状把套;其中,L形筒状连接杆的水平边端部插接固定于套筒的孔腔后部;筒状扶手轴承的内圈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的水平边上;L形筒状把手的垂直边端部可拆卸地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的垂直边端部;筒状把套转动套接于L形筒状把手的水平边上。 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套筒的孔腔前部套在螺丝上。然后,一手握住筒状扶手轴承,另一手握住筒状把套,并沿正向摇转筒状把套,筒状把套由此依次通过L形筒状把手、L形筒状连接杆、套筒带动螺丝进行正向转动,由此一次性完成螺丝的装卸。在此过程中,筒状扶手轴承的内圈随着L形筒状连接杆进行正向转动,筒状扶手轴承的外圈保持不转,由此防止了 L形筒状连接杆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歪斜,从而保证了螺丝装卸的稳定性。当螺丝所处的空间狭小时,可将L形筒状把手从L形筒状连接杆上卸下,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由此变形为传统套筒扳手,以适应狭小的空间。基于上述过程,与传统套筒扳手相比,本技术所述的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采用L形筒状连接杆、筒状扶手轴承、L形筒状把手、筒状把套组成了摇把式结构。基于摇把式结构的特点,操作者无需将套筒从螺丝上卸下,也无需进行复位操作,便可一次性完成螺丝的装卸,由此使得操作更加省时省力,从而有效提尚了螺丝的装卸效率。 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传统套筒扳手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适用于装卸螺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带六角孔的套筒,2-L形筒状连接杆,3-筒状扶手轴承,4-L形筒状把手,5-筒状把套。 【具体实施方式】 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包括带六角孔的套筒1、L形筒状连接杆2、筒状扶手轴承 3、L形筒状把手4、筒状把套5 ;其中,L形筒状连接杆2的水平边端部插接固定于套筒I的孔腔后部;筒状扶手轴承3的内圈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2的水平边上;L形筒状把手4的垂直边端部可拆卸地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2的垂直边端部;筒状把套5转动套接于L形筒状把手4的水平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六角孔的套筒(1)、L形筒状连接杆(2)、筒状扶手轴承(3)、L形筒状把手(4)、筒状把套(5);其中,L形筒状连接杆(2)的水平边端部插接固定于套筒(1)的孔腔后部;筒状扶手轴承(3)的内圈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2)的水平边上;L形筒状把手(4)的垂直边端部可拆卸地套接固定于L形筒状连接杆(2)的垂直边端部;筒状把套(5)转动套接于L形筒状把手(4)的水平边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型摇把式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六角孔的套筒(I)、L形筒状连接杆(2 )、筒状扶手轴承(3 )、L形筒状把手(4 )、筒状把套(5 );其中,L形筒状连接杆(2 )的水平边端部插接固定于套筒(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键王沁勇侯沁波李敏苏军飞董沁芳琚辉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