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任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痄腮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593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痄腮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升麻7-11、蝉蜕10-14、羌活1-5、夏枯草4-8、醉鱼草1-5、七叶一枝花13-17、山豆根7-11、金果榄10-14、板蓝根13-17、抱树莲4-8、红藤10-14、五托莲4-8、柴胡7-11、小果雪兔子7-11。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镇痛、解郁散结的功效,对治疗痄腮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痄腮的中药
技术介绍
:痄腮又称为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在冬春两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也可见于成人。其主要表现为发热,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究其发病原因,中医学认为是风温邪毒从鼻口入侵,内袭少阳,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耳下腮部,终成此病。经过专利技术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痄腮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痄腮的中药,它具有疗效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痄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升麻7-11、蝉蜕10-14、羌活1-5、夏枯草4-8、醉鱼草1-5、七叶一枝花13-17、山豆根7-11、金果榄10-14、板蓝根13-17、抱树莲4-8、红藤10-14、五托莲4-8、柴胡7-11、小果雪兔子7-11。一种治疗痄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升麻9、蝉蜕12、羌活3、夏枯草6、醉鱼草3、七叶一枝花15、山豆根9、金果榄12、板蓝根15、抱树莲6、红藤12、五托莲6、柴胡9、小果雪兔子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镇痛、解郁散结的功效,对治疗痄腮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r>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治疗痄腮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升麻9、蝉蜕12、羌活3、夏枯草6、醉鱼草3、七叶一枝花15、山豆根9、金果榄12、板蓝根15、抱树莲6、红藤12、五托莲6、柴胡9、小果雪兔子9。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为证明本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病例一:王某,男,10岁。主诉: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漫肿2天,有弹性感,局部肤色潮红,中心部位触痛明显。还伴有张口及咀嚼困难、发烧、头痛等症状。诊断为痄腮。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3天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一周,痊愈。病例二:钱某,女,13岁。主诉:以侧耳下为中心,右腮肿大,中心部位触痛明显,伴有咽部略红,吞咽困难、低烧等症状。诊断为痄腮。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2天后,低烧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一周,痊愈。病例三:汪某,女,17岁.主诉:左侧耳下肿硬疼痛,还伴有发烧,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诊断为痄腮。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2天后,发烧,呕吐等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10天,患者治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痄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升麻7‑11、蝉蜕10‑14、羌活1‑5、夏枯草4‑8、醉鱼草1‑5、七叶一枝花13‑17、山豆根7‑11、金果榄10‑14、板蓝根13‑17、抱树莲4‑8、红藤10‑14、五托莲4‑8、柴胡7‑11、小果雪兔子7‑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痄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升麻7-11、
蝉蜕10-14、羌活1-5、夏枯草4-8、醉鱼草1-5、七叶一枝花13-17、山豆
根7-11、金果榄10-14、板蓝根13-17、抱树莲4-8、红藤10-14、五托莲4-8、
柴胡7-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任
申请(专利权)人:李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