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贵长猕猴桃追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1235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贵长猕猴桃追肥及其制备方法,该追肥由质量百分比的有机肥53.65~74.75%、氮肥8~12%、磷肥6~12%、钾肥10~16%、硼肥0.25~1.0%、钙肥0.5~0.25%、镁肥0.25~1.0%、铁肥0.05~0.2%、锌肥0.1~0.6%和硒肥0.1~0.6%组成。制备时称取各组份粉碎过筛后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过筛制成粉末并筛分烘干,最后包装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贵长猕猴桃需肥规律和贵长猕猴桃对微量元素需求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可提高贵长猕猴桃经济效益、营养品质、风味品质和贮藏品质,增加有益元素积累和降低重金属元素在果实中的积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猕猴桃栽培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猕猴桃,也称狐狸桃、猕猴梨、藤梨、羊桃、木子、毛木果,奇异果、麻藤果等,广泛分 布于中国南方山岭之间。猕猴桃为雌雄异株的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雄株多毛叶小,雄 株花也较早出现于雌花;雌株少毛或无毛,花叶均大于雄株。花期为5-6月,果熟期为8- 10月。其中,贵长猕猴桃是一种常见的猕猴桃品种,其主要产自贵州省修文县地区,在西南 地区其它省份也有一定分布。贵长猕猴桃果体长圆柱形,果肉呈翠绿色,具有果肉细嫩,肉 质多浆,果汁丰富,清甜爽口,酸甜适中的独特品质,深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显示出很好的 经济效益。 然而,不同果园的贵长猕猴桃栽培管理不一致,导致目前贵长猕猴桃的单位面积 产量、产值不高和丰欠高低悬殊等现象,使得贵长猕猴桃难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栽培,宄 其原因,猕猴桃的基肥和追肥的施用对猕猴桃的产量等影响很大。 猕猴桃一年有三个需肥高峰期,一是秋季采摘后到休眠期,这个时期猕猴桃地上 部分处于休眠状态,植株养分开始向地下部分转移,根系开始吸收养分供第二年开花结果, 这个时期需肥量大概占全年养分60?70%,主要以氮主,吸收部分磷钾。二是春季萌芽期, 大概占全年养分20%,主要以氮钾为主,吸收部分磷肥。三是果实膨大期,大概占全年养分 20%,主要以磷钾为主。经调查,目前很多种植贵长猕猴桃的果园土壤碱解氮营养含量虽然 适宜,但果园土壤普遍缺磷和钾,而果农在栽培猕猴桃中因为没有适宜的贵长品种猕猴桃 栽培专用追肥而盲目施用不适宜的肥料,更容易破坏果园土壤的环境,造成猕猴桃低产、低 质、土壤面源污染等问题。因此,专门研制一种用于贵长猕猴桃栽培的追肥是十分有必要 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猕猴桃栽培的追肥及其 制备方法,以改善猕猴桃栽培土壤环境,提高猕猴桃产量。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猕猴桃追肥,它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组成: 有机肥53. 65?74. 75%、氮肥8?12%、磷肥6?12%、钾肥10?16%、硼肥0· 25?L 0%、 钙肥0· 5?0· 25%、镁肥0· 25?L 0%、铁肥0· 05?0· 2%、锌肥0· 1?0· 6%和硒肥0· 1? 0. 6%〇 优选的,该猕猴桃追肥,它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组成:有机肥64. 7%、氮肥 10%、磷肥8%、钾肥14%、硼肥0. 5%、钙肥1. 5%、镁肥0. 5%、铁肥0. 1%、锌肥0. 3%和硒肥0. 4%。 在前述的猕猴桃追肥的各组份中: 有机肥是以畜禽排泄物为基础原料,加入农作物秸杆、油柏、泥炭土、酒糟、药渣并经腐 熟发酵而成的。优选的,有机肥是将畜禽排泄物、农作物秸杆、油柏、泥炭土、酒糟、药渣按质 量比为5:2:1:1:0. 5:0. 5均匀混合,并将水分保持在45?55%,pH为6. O?6. 8,加入质量 百分比为2?3%的EM发酵菌剂,腐熟10?12天后加工制成。 有机肥加工制成后加入0. 1?0. 3%有效活性菌,该有效活性菌代谢产物富含生长 素、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素,有效活性菌数多2. 0亿个/g,选择市场中常用的 微生物菌剂即可。 另外,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氮肥是指铵态氮肥、硝态氮肥或酰胺态氮肥中的一种或两种 以上的组合;磷肥是指五氧化二磷、天然磷肥(海鸟粪、兽骨粉和鱼骨粉等)或化学磷肥(过 磷酸钙、钙镁磷肥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钾肥是指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泻 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硼肥是指硼酸、硼砂、偏硼酸钠、四硼酸钾或聚硼酸钾中的 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钙肥是指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粉或钙镁磷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 上的组合;镁肥是指硫酸镁、氯化镁、钾镁肥、磷酸镁铵或钙镁磷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 组合;铁肥是指硫酸亚铁;锌肥是指硫酸锌、磷酸锌、硫化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硒肥是指亚硒酸钠。 本专利技术的猕猴桃追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原料称量:按质量百分比比例称取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硼肥、钙肥、镁肥、铁肥、 锌肥和硒肥; 2) 混合:将称取的追肥成分物质粉碎过筛后充分混合; 3) 筛分: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过筛径为小于或等于3mm的筛,制成肥料粉末; 4) 烘干:将筛分好的肥料粉末烘干,含水量保持在小于或等于12% ; 5) 包装:用防潮肥料专用袋进行包装。 在果园使用时,果园使用时,于每年3月中旬施追肥一次,占肥料总量的40%,猕猴 桃每株每年施本专利技术的贵长猕猴桃追肥1?2Kg。果园使用时,施用方法可采用穴施、环状 沟施、放射状沟施、两侧沟施(每年轮换东西或南北)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果园土壤类 型为黄红壤、黄棕壤、黄壤、暗棕壤、黑壤、石灰土、水稻土等的猕猴桃果园中适用于本专利技术 的贵长猕猴桃追肥。 本专利技术结合贵长猕猴桃需肥规律和贵长猕猴桃对微量元素需求适当添加微量元 素,可极大提高贵长猕猴桃经济效益、营养品质、风味品质和贮藏品质,还可增加有益元素 积累和降低重金属元素在果实中的积累。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良好,能明显改善猕猴桃品质、延长猕猴桃贮藏时间、增加果农经 济收入、提高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锌硒含量、降低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镉铅在猕猴桃果 实中的积累,对猕猴桃产业发展具有良好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 贵长猕猴桃追肥制备: 原料称量:按质量配比称取有机肥(畜禽排泄物:农作物秸杆:油柏:泥炭土:酒 糟:药渣=5:2:1:1:0. 5:0. 5) 647Kg、氮肥 lOOKg、磷肥(P2O5) 80Kg、钾肥(KC1:K2S04=1:1) 140Kg、硼肥(Na2B 4O7 ·IOH2O) 5Kg、钙肥(CaCl2) 15Kg、镁肥(MgSO4) 5Kg、铁肥(FeSO4) lKg、锌 肥(ZnSO4) 3Kg和硒肥(Na2SeO4) 4Kg ;将所称成分物质粉碎过筛后充分混合;将混合物过筛 径为< 3_的筛,制成肥料粉末后烘干,控制含水量< 12%。,最后用防潮肥料专用袋进行包 装。 追肥使用:果园土壤类型为暗棕壤,使用时,每年3月中旬每株猕猴桃施本专利技术的 猕猴桃追肥一次1?2Kg,占该株猕猴桃所施肥料总量的40%,施用方法为环状沟施。 技术效果: 如表1?表4所示,与不施肥比较,本专利技术的贵长猕猴桃追肥使用后能显著提高猕猴桃 产量,亩产达2026. 78Kg、产值达2. 84万元、肥料成本仅为0. 04万元/亩、纯收益比对照增 加0. 79万元/亩;提高猕猴桃14. 90%的维生素 C含量、51. 24%的可溶性总糖含量、59. 77% 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10. 80%的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高4. 29,并能明显提高平均单 果重和改善果形指数;使猕猴桃失重率降低26. 53%、延长贮藏时间26天;还能增加猕猴桃 锌含量59. 39 ug · kg-1、增加猕猴桃硒含量28. 90 ug · kg-1、降低18. 53%的重金属镉在猕 猴桃果实中积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贵长猕猴桃追肥,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组成:有机肥53.65~74.75%、氮肥8~12%、磷肥6~12%、钾肥10~16%、硼肥0.25~1.0%、钙肥0.5~0.25%、镁肥0.25~1.0%、铁肥0.05~0.2%、锌肥0.1~0.6%和硒肥0.1~0.6%。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贵长猕猴桃追肥,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组成:有机肥 53. 65?74. 75%、氮肥8?12%、磷肥6?12%、钾肥10?16%、硼肥0? 25?1. 0%、钙肥0? 5? 0? 25%、镁肥0? 25?1. 0%、铁肥0? 05?0? 2%、锌肥0? 1?0? 6%和硒肥0? 1?0? 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长猕猴桃追肥,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 份组成:有机肥64. 7%、氮肥10%、磷肥8%、钾肥14%、硼肥0. 5%、钙肥1. 5%、镁肥0. 5%、铁肥 〇? 1%、锌肥〇? 3%和硒肥0? 4%。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贵长猕猴桃追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是以畜禽排 泄物为基础原料,加入农作物秸杆、油柏、泥炭土、酒糟、药渣并经腐熟发酵而成的。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贵长猕猴桃追肥,其特征在于:有机肥是将畜禽排泄物、农作 物秸杆、油柏、泥炭土、酒糟、药渣按质量比为5:2:1:1:0. 5:0. 5均匀混合,并将水分保持在 45?55%,pH为6. 0?6. 8,加入质量百分比为2?3%的EM发酵菌剂,腐熟10?12天后 加工制成。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贵长猕猴桃追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加工制成后加入 0.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友华张承王梅李添群黄亚欣尹显慧吴小毛胡安龙王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