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溶血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具有养阴清热、补气生血、滋阴健脾的功效。
技术介绍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包括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陷、珠蛋白异常;免疫性因素、非免疫性因素;红细胞破坏可发生于血循环中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别称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临床表现:虽然溶血性贫血的病种繁多,但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与溶血过程持续的时间和溶血的严重程度有关。慢性溶血多为血管外溶血,发病缓慢,表现贫血、黄疸和脾大三大特征。因病程较长,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往往对贫血有良好的代偿,症状较轻。由于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在慢性溶血过程中,某些诱因如病毒性感染,患者可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治疗溶血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选择的中药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阿胶25份、当归15份、鸡血藤20份、三七20份、玄参30份、牡丹皮15份、麦门冬25份、藕节45份、沙参25份、山药30份、黄芪30份、大枣5份;其制备方法:取阿胶25份、当归15份、鸡血藤20份、三七20份、玄参30份、牡丹皮15份、麦门冬25份、藕节45份、沙参25份、山药30份、黄芪30份、大枣5份;分别制成饮片,置适宜煎煮器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保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约25~30分钟),分离煎出液,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按规定煎煮2~3次后,合并煎出液,过滤或沉降分离煎出液供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治疗溶血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选择的中药原料及重量份
分别是:阿胶25份、当归15份、鸡血藤20份、三七20份、玄参30份、牡丹
皮15份、麦门冬25份、藕节45份、沙参25份、山药30份、黄芪30份、大
枣5份;
其制备方法:取阿胶25份、当归15份、鸡血藤20份、三七20份、玄参3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